走直營還是推加盟?便利店發展模式之爭背後

2020-12-12 新浪財經

來源:經濟日報

5月25日,便利蜂確認已累計募集資金15億美元,北京門店實現整體盈利,這也給受疫情衝擊的便利店行業帶來信心。便利蜂方面對新京報記者表示,其募集到的資金將全部用於投資中國便利店市場,且堅持直營模式發展,不開放加盟,預計2020年底達成全國整體盈利。

這也引發業內對於便利店發展模式的討論:是選擇模式更輕、成本費用更低、更利於擴張的加盟店?還是選擇重資本、重強體系化運營的直營店?如何平衡資金與擴張、管控與食品安全的關係?對於當下的便利店發展而言,究竟哪個模式更優?

便利店直營與加盟模式引爭議

自2017年2月在北京開出第一家門店,如今便利蜂門店數量已超過1500家,擴張可謂迅速,其堅持直營的發展模式也持續引發外界關注。「公司堅持全部直營,沒有加盟店」,針對網絡上頻繁冒出的虛假加盟信息,便利蜂方面也反覆強調其始終採用直營模式發展。

對於採用直營模式,便利蜂方面認為,加盟所帶來的食品安全風險是中國的便利店做不大的原因之一。對便利店來說,如果不賣鮮食、不賣熱食,單店營收就做不高;如果賣了鮮食、熱食,加盟帶來的利益衝突又很容易滋生食品衛生問題,最終拖累品牌。

新京報記者注意到,便利店投入大、回本慢,是一條長線生意,為了減輕資金壓力,國內主要的日系便利店和本土便利店採取的是加盟模式。日系便利店主要通過區域零售商加盟及個人加盟展開,供貨、選址、門店設備等均由公司總部統一管控;部分本土便利店的加盟方式除統一供貨之外,門店裝修、設備等需要加盟主本人投入。

「加盟應該是在解決人的問題,不是在解決錢的問題。」資深便利店專家林鑫認為,以「解決錢的問題」為前提的開放加盟,使得便利店連鎖品牌不是在與消費者做生意,而是在和加盟商做生意,所以消費者的體驗往往不是品牌方考慮的主要因素。加盟商在財務壓力下,可能出現私自採購行為和食品安全問題,反過來影響便利店品牌形象,而這些最終受害的是消費者。

直營模式進入擴張快車道

和君諮詢合伙人、連鎖經營負責人文志宏在5月26日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直營還是加盟,是連鎖經營的戰略選擇。對於便利店這樣的小店業態而言,短期來看還是以直營方式錘鍊模式和體系更好。「在便利店行業有長遠謀劃、且有足夠實力的企業,在早期要沉澱模式和系統,同時直營模式下有較強的管控力,總部與門店之間出現問題會更容易解決。」同時,直營模式對門店食品安全的管理相對而言更容易執行。

便利店行業投資回報周期長,充足且穩定的資金支撐是連鎖便利店企業存活及發展的保障。新京報記者注意到,便利蜂3年門店數量超1500家,根據其2019年9月對外公布的發展規劃,未來3年內開店目標至1萬家。

據了解,便利蜂門店大部分經營職能交給數位化的「中央大腦」,1500多家門店服務標準一致,訂貨由後臺系統根據商圈位置、銷售數據、天氣等因素綜合決定。便利蜂方面表示,其門店店員僅作為執行者,績效並不與商品銷售與報損等實際經營情況掛鈎,商品過了保質期,會有系統提醒店員廢棄。

「從長期看,想要快速擴張規模,要採取加盟模式,背後的考慮主要是便利店通常要24小時營業,加盟模式有利於激勵門店經營者、降低成本費用、提高運營效率。」文志宏說。但當便利店高度智能化甚至進化到無人便利店時,就能大大降低對門店經營者的依賴,直營可能更為高效。

文志宏進一步解釋,便利店智能化體現在數位化,將前端門店、後臺供應鏈等全產業信息數據打通,為便利店經營管理提供決策依據;同時便利店行業的「去人工化」,便利蜂在自助結算、數位化決策等方面做了一定的探索,數位化能力有待進一步提升。

相關焦點

  • 走直營還是推加盟?便利店模式之爭背後
    來源:新京報原標題:走直營還是推加盟?便利店模式之爭背後5月25日,便利蜂確認已累計募集資金15億美元,北京門店實現整體盈利,這也給受疫情衝擊的便利店行業帶來信心。便利蜂方面對新京報記者表示,其募集到的資金將全部用於投資中國便利店市場,且堅持直營模式發展,不開放加盟,預計2020年底達成全國整體盈利。這也引發業內對於便利店發展模式的討論:是選擇模式更輕、成本費用更低、更利於擴張的加盟店?還是選擇重資本、重強體系化運營的直營店?如何平衡資金與擴張、管控與食品安全的關係?對於當下的便利店發展而言,究竟哪個模式更優?
  • 周黑鴨絕味之爭,做直營還是加盟?
    周黑鴨發展減速與絕味食品的好胃口對比明顯,是自身的模式與市場發展階段不夠匹配? 01 規模效應與利潤率 周黑鴨與絕味食品最大的區別就是自營與加盟的開店模式。
  • COSTA咖啡是直營還是加盟?市場前景如何?
    中國的咖啡市場呈現出巨大的發展潛力,從消費品類和消費當方式來看都有著更加多樣化的趨勢,並且充滿機遇與挑戰。隨著咖啡市場的快速發展,看準這塊大蛋糕的不在少數,COSTA是近來討論比較頻繁的品牌,它擁有超過30年的義大利傳統咖啡工藝,現全國門店400+家,南北區市場分布比較平均。對於該品牌,不少人有疑問COSTA咖啡是直營還是加盟?市場前景如何?接下來就跟隨小編一起來看一下吧。
  • 這7個問題,可以判7-11便利店加盟模式的「死刑」
    曾幾何時,7-11是全球便利店的模範代表。2011年11月中旬,7-11開始改變在華發展的策略,將原有的繁華商圈店擴展到社區點,同時改變以往直營的模式,用開放加盟的方式進行擴張。如今9年過去,7-11便利店加盟模式還行得通嗎?
  • 加盟店成「定時炸彈」,線上線下雙維拓展或成直營便利店勝負手
    實際上,另一個涉及食品安全但卻容易被忽略的連鎖經營領域——便利店,同樣被頻繁曝出加盟店存在食品安全問題。本該是品牌方、經營者及消費者多方共贏的模式,如今卻成了食品安全問題頻發的重災區。這背後是品牌總部的管控不力,還是加盟店模式本身存在缺陷?對零售店而言,如何在正向擴大品牌影響力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市場份額?
  • 便利蜂只做直營不加盟:加碼鮮食業務 資金成命脈
    零售專家劉暉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採訪時稱,直營模式需要雄厚的資本支撐,相比運營層面的風險,直營模式在資本穩定性層面的風險要大得多。「因為運營出現了失誤,後果只是關掉或調整幾個店,但是如果資本出現了問題,有可能整個品牌一瞬間就會有大的問題。」
  • 極兔速遞還在觀望,加盟還是直營
    極兔速遞兇猛異常,再看到了自己短板後,在2019年閃電完成工商註冊以及各地機構的鋪設,經過筆者的核實,大中小城市幾乎全由OPPO的團隊拿下經營權,因為OPPO在實體店體系中是一種趨近於直營的模式,所以在2019年沸沸揚揚的傳言中極兔速遞是直營模式存在的.兔子是在多半年的時間裡完成了全國範圍的布局,不費吹灰之力,可見OPPO自身的員工對新型業務是滿懷自信的
  • 如何選擇培訓機構,直營品牌還是加盟品牌好
    對於一家歷史悠久,並在本地區具有廣泛品牌影響力的培訓機構,通過加盟模式,迅速做大市場規模,獲取更高利潤,這無疑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但是,對於歐文英語這家創辦19年的幼少兒英語培訓機構,19年來,卻保持著極為克制的發展方式,採用直營模式經營至今,面對市場的各種誘惑,堅持初心,保證每一個教學中心的服務品質。
  • 日式料理店加盟怎麼開店 日式料理店是加盟還是直營
    在給人們帶來各種特色美味,提升用餐體驗的同時,也讓創業者們找到了新的發展方向和加盟目標。日式料理在推出之後就深受大家喜愛,加盟熱潮也是十分高漲的,那麼日式料理店加盟怎麼開店?日式料理店是加盟還是直營?日式料理店加盟怎麼開店?
  • 瑞幸咖啡加盟還是直營?開店需要滿足什麼條件?
    茶飲市場的火爆發展是有目共睹的,不僅僅是時尚茶飲,咖啡飲品的需求量也是在不斷增加,新品牌層出不窮。尤其是瑞幸咖啡,實力與名氣兼具,不僅有經典的咖啡店,也推出了小鹿茶新式茶飲線,無論是創業投資者還是消費者都對這個品牌好評不斷。
  • 連鎖、加盟、直營都是什麼?有什麼差別?
    連鎖店之下又分為直營和加盟,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直營直營連鎖(Regular Chain)又叫直營店,指總公司直接出資並直接經營和管理的門店,歸總公司所有,也是很多連鎖店最開始的經營方式。很多國際品牌,在本土會進行直營連鎖,一旦到了國際性的擴張時就會採取加盟(區域)的方式。
  • 茶顏悅色回應開出長沙:仍採用直營模式 不加盟不做代理
    茶顏悅色回應開出長沙:仍採用直營模式 不加盟不做代理 站長之家(ChinaZ.com) 1月19日 消息:昨日晚間,茶顏悅色發布了
  • 7-11將以加盟方式擴張 本土便利店壓力大要轉型
    據經濟之聲《天下公司》報導,這段時間,從美國起家,轉道日本,遍布於全球各居民社區,以店面最小,24小時全天候便利服務著稱的7-11便利店爆出消息,準備在我國國內進行經營轉型。轉型內容是:以加盟的方式進行擴張。與此同時,7-11將從我國繁華商圈向社區型路線發展。可以說,這樣的動態引起了各方的關注。
  • 只做直營不加盟 加碼鮮食業務 資金成便利蜂命脈 攜7-11基因激進擴張
    同時,便利蜂所有門店均為直營。 零售專家劉暉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採訪時稱,直營模式需要雄厚的資本支撐,相比運營層面的風險,直營模式在資本穩定性層面的風險要大得多。「因為運營出現了失誤,後果只是關掉或調整幾個店,但是如果資本出現了問題,有可能整個品牌一瞬間就會有大的問題。」
  • 3年開店近600家,50%門店直營,這家便利店想做中國「全家」
    據有家便利總經理張磊透露,其50%以上門店為直營,35%為員工內加盟,僅有15%為外部加盟店。目的便是以日資便利店標準實行門店強管控,同時藉助本土企業的靈活、機動性進行規模化擴張。數據顯示,有家便利單店面積80平方米左右,單店日銷6800元。「全家在上海虧了10年才實現盈利,背後的頂新集團是重要支撐。這也是我為什麼選擇新力集團作為後盾,而不是依託純粹的資本力量。」
  • 直營VS加盟 海底撈和麥當勞為啥要走上截然相反的路?
    但是他們選擇了截然不同的兩個發展方向:海底撈堅持直營,而麥當勞則在創立之初就是個加盟品牌。弄懂其中的原理,有非常有助於規劃自己的品牌的未來。 表面上看,做直營的品牌通常會標榜自己「堅持品質」。而做加盟的品牌會說自己出於「共享價值」,開放擁抱合作者云云。
  • 我愛我家張霞:加盟和直營的本質在於品牌的價值主張
    來源:金融界「直營和加盟的模式各有優勢,主要在於品牌的價值主張……行業經營本質還是經營人,無論加盟還是直營模式,核心是經營好人,因此對經紀人的知識賦能與門店的管理賦能必不可少,尤其是要提升經紀人的專業技能。只有這樣,消費者體驗才會好。」
  • 瑞思英語CEO遭資本「罷免」,加盟模式還能走多遠?
    來源:商學院瑞思英語CEO遭資本「罷免」,加盟模式還能走多遠?文:趙正近期,瑞思英語宣布任命董事會主席王勵弘為新任CEO,原CEO孫一丁退任後將留任董事會副董事長。2019年年末,瑞思英語受到哈爾濱加盟店停課事件的影響,品牌聲譽受到很大影響,其特許加盟模式也備受輿論的質疑。因此,一個月之後瑞思英語更換CEO被認為是對之前停課事件的一個反應。在過去幾年,支撐瑞思英語高速擴張的加盟模式正是孫一丁一手促成和推動的。看來,一味地追求速度,擴大規模的做法未必適合教育企業,哈爾濱加盟店停課事件也僅僅是加盟模式問題冰山下的一角,其背後或許依然暗流湧動。
  • 快遞業加盟模式增加了業務量 也推高了員工流失率
    不過,快遞行業的發展並沒有因此停下腳步,最新數據顯示,2014年我國快遞業務量達140億件,超越美國躍居世界第一。快遞業一冷一熱。究竟是薪水過低?不受尊重?管理混亂?還是作為物流主力軍的90後怕吃苦?浙江在線記者走訪多家民營快遞公司,採訪數名快遞員、業內者後,做了相關調查。
  • 受困直營模式 麥當勞放開特許加盟
    不過,對傳統的直營擴張模式「改弦易轍」的麥當勞能否藉此打贏翻身仗還難以預料。  擴張之困  4月18日,麥當勞(中國)宣布,將在中國市場進一步開放特許經營,2014年預計會新增300家門店。  此舉似乎與外界印象中的麥當勞並不相稱,在中國市場,麥當勞的擴張一直給人以保守溫和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