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2018年「海堤」杯第七屆海峽兩岸茶文化季暨春茶茶王擂臺賽頒獎儀式在廈門隆重舉行,來自兩岸的茶王共聚廈門縱論茶業發展,吸引到眾多媒體進行報導。
這場茶界盛會,不僅引爆廈門,更名揚兩岸。
9省市超2000茶樣來廈 臺灣百家茶企參會
本屆盛會,不僅茶商眾多,前來頒獎的嘉賓還是兩岸茶業界裡的權威人士。他們分別是:海峽兩岸茶業交流協會執行會長楊祖基,龍巖市海峽兩岸茶業交流協會執行會長謝細忠,臺灣阿里山茶葉生產合作社理事主席林育丞,臺灣中華茶藝聯合促進會會長馮文炫,海峽導報社社長、廈門海峽導報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林世雄,漳平市委副書記賴進益,漳平市副市長陳良斌,中茶廈門公司負責人、副總經理及廈門茶葉協會秘書長陳志雄,華安海峽兩岸茶業交流協會會長鄒忠欽,海峽導報社副總編吳建忠,海峽導報社副社長雷光美,廈門臺屬聯誼會會長林劍華,永春縣茶葉協會會長康志亮,龍巖海峽兩岸茶業交流協會榮譽會長林金波,漳平市茶葉協會常務副會長劉建朝,夏商國際商城董事長樂文泉,平和縣白芽奇蘭茶協會秘書長黃俊松,以及來自廣東、雲南、江西等地的兩岸眾多茶協負責人。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有臺灣百家茶企率團來參會。其中,相當部分為年輕一代的茶人。臺灣中華茶藝聯合促進會廈門分會負責人許家菱說,她帶著新生代「臺灣茶農型男」——「天一茗茶」何建丞、「梨山茗博」陳孟智、「貞藏凍頂」何宗政一起來領獎。他們一是出生鹿谷知名茶園,世代囊獲各種大賽特等獎的第三代;一是從小在梨山生活,長大後成為電腦工程師,人生轉折,返鄉繼承父親遺志,幾年努力後,成為橫掃國際大獎的梨山小王子;一是不但擁有制茶工藝技術,還是茶文化經營管理學位的新秀,此次更是獨抱三項大獎。
海峽兩岸茶文化季活動此前已成功舉辦了六屆,今年的茶王擂臺賽參賽情況更是火爆,大陸9省市超過2000個茶樣齊聚鷺島,來自寶島臺灣的茶樣數量更暴增5倍以上。這樣的賽事規模,不僅在福建首屈一指,放眼全國也是名列前茅。
今年兩岸春茶茶王擂臺賽的參賽品種分為六大類,分別為:烏龍茶類的巖茶、清香鐵觀音、濃香鐵觀音、華安濃香鐵觀音、漳平水仙、白芽奇蘭、永春佛手、東方美人茶、臺灣茶;紅茶;綠茶類的武平綠茶、江西綠茶等;白茶;黑茶類的普洱以及黃茶。在6月21日-22日,兩岸8位頂級專家對茶樣進行了公平公正、嚴謹細緻的評鑑,最終評出了六大類十幾個專項的茶王、金獎、銀獎和優質獎。
頒獎現場茶味香濃 兩岸嘉賓共贊「中國茶」
第七屆海峽兩岸春茶茶王擂臺賽由海峽兩岸茶業交流協會、福建日報、臺灣阿里山茶葉生產合作社、臺灣中華茶藝聯合促進會、廈門市茶葉協會、廈門市茶葉學會和海峽導報社等兩岸多家單位、團體聯合主辦。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海峽兩岸茶業交流協會是在福建成立的第一個全國性、綜合性的聯繫海峽兩岸的茶業社團組織,經民政部、農業部、國臺辦批准成立,農業部為協會主管部門。
6月30日的頒獎現場,可謂茶緣深厚、茶味香濃。不僅有來自兩岸的茶王以茶會友、互相切磋,精湛的茶藝表演展示茶道雅韻,更有來自兩岸的多名嘉賓濟濟一堂,從不同角度暢談茶業發展,寄望中國茶能走向世界,香飄全球。
頒獎典禮現場,主辦方還拿出十幾個兩岸茶王讓兩岸千家企業家品鑑。主持者許宏明告訴導報記者,此次春茶茶王賽獲獎的茶王質量都是上乘,不僅在廈門各種茶王賽事中質量最好,在福建乃至全國都是優中選優、名列前茅。
本次活動的冠名商中茶廈門公司,是世界500強中糧集團旗下中國茶葉有限公司控股的國有企業,公司創立於1954年。中茶廈門公司的「海堤」牌,至今已經獲得包括「中華老字號」、「福建省名牌產品」、「福建省著名商標」在內的眾多榮譽。「海堤」茶葉也已經出口全球58個國家和地區,深受國內外消費者的擁戴。
頒獎當天,漳平市人民政府與海峽導報社聯合舉辦了「兩岸茶緣·仙韻漳平」2018漳平市春季茶王(廈門)品鑑推介會。
嘉賓寄語
海峽兩岸茶業交流協會執行會長楊祖基
茶業的春天到來了
兩岸茶葉歷史源遠流長,臺灣茶葉是從福建過去的,後來臺灣茶農又把臺灣培植茶葉的生產技術和銷售經驗傳回大陸。兩岸血脈相連,兩岸的茶產業交流隨著時間的推移、隨著大賽的不斷進行和諧共榮。今年是茶業的重要時刻。大家都知道在廈門的金磚會晤上,習總書記為我們的國茶進行了代言,應該說茶業的春天到來了。
茶葉是中國對世界的重大貢獻,400年前輸出到世界各地,改變了世界各國人民的生活習慣,甚至改變了世界格局。當今盛世,茶人要讓中國的茶葉取得新的輝煌!希望各地政府、各級協會、各位茶人和各個企業,力爭使中國的國茶重新在世界上享有標準制定權、定價權和拍賣權,走向新的輝煌。
臺灣中華茶藝聯合促進會會長馮文炫
第一次參與感受深刻
海峽兩岸茶文化季已經辦到第七屆,但我今年是首次參與,雖是第一次來,卻感受非常深刻。這次除了阿里山以外,還帶來了過去傳統的產茶區包括南投鹿谷等很多地方,還有臺北的茶來參與。就茶的類型來說,有梨山茶業也有凍頂烏龍,主要帶來的是兩個種類,一個清香一個熟香。
其實,兩岸在茶葉製作工藝上面,有很多的相同之處。大概每個月我都會來廈門,每一年都能看到大陸茶葉在進步,所以對茶業的發展感到非常樂觀。我希望最終能把閩臺兩地的烏龍茶和茶葉文化,推廣到更廣泛的區域,比如說大陸北方的市場。要知道廣義的烏龍茶,其實北方很多消費者並不太知道。
海峽導報社社長林世雄
將中國茶推向「一帶一路」
今年聯辦、協辦單位已經增加到了27家,這還只是不完全統計。而來參與茶王賽的茶鄉、茶商和茶人,更是涵蓋了中國主要的產茶省份。不止有北上廣深,從東北的黑龍江到西南地區的廣西、雲南和貴州,還有湖南、福建和臺灣,福建更是主要的茶鄉都來參與了。
中國茶文化源遠流長,現代人更是以茶為禮、以茶會友。去年金磚會晤,全國有20多種茶成為國禮,說明茶葉本身就是盛世的代表和象徵。海峽導報連續七年舉辦茶王賽,就是希望能夠努力推動兩岸的茶文化,發展兩岸的茶產業。今年9月我們還將舉辦海峽兩岸茶文化季的秋茶茶王賽,屆時希望各位朋友能來共襄盛舉。希望下一屆茶王賽,也會有其他種類的茶葉來合作舉辦品鑑會,共同把福建的茶葉、中國的茶葉推向世界、推向「一帶一路」。海峽導報有信心也有能力,可以幫助大家一起推廣茶文化。
廈門積瑞祥茶業林芯羽
人生中第一次獲得茶王
這次在海峽兩岸茶文化擂臺賽上獲得清香鐵觀音茶王,是我人生第一次獲得茶王。
活動本身公平公正,也極具影響力,因此我們繼去年之後,今年再次參賽。記得當時送茶樣的時候,員工就對我說:老闆你很有自信。其實人生就是要有堅定與信念。
好的清香型鐵觀音,茶香高而持久,可謂「七泡有餘香」。我平時喜歡在工作中通過人與茶的互動,在品茶的過程中,先聞其香品其味,讓身心內在安詳、寂靜,達到平衡的狀態。
中茶廈門公司負責人、廈門茶葉協會秘書長陳志雄
達成兩岸茶業合作雙贏
這幾年的國家大事,都有「海堤」的身影,每次的伴手禮,海堤茶葉都是入選的伴手禮之一,感謝廈門市民還有茶商朋友對海堤茶葉的支持。海峽兩岸茶文化界匯集一堂,共同參與的這場兩岸茶界盛事已連續舉辦多年,各方參與的積極性一年比一年高,特別今年已經有9個省市超過2000個茶樣參與比賽,來自寶島臺灣的茶樣數量也增加了很多,有百家茶企參與,這樣的賽事規模在全國也是首屈一指。
另外,這樣的茶文化交流,對臺灣茶進入大陸市場也創造了機遇,也是大陸向臺灣學習先進的茶葉栽培、製作工藝和包裝設計的良好機會,可以說達成了雙贏的目的,也是在引領茶商跟臺灣同業進一步融合,一起把茶賣到全世界,創造更大的商機。
鼎白茶業王傳意
以傳統工藝獲三連冠
我們的白毫銀針基本上是用傳統工藝來製作,所以口感比較甘甜,優勢比較突出。今年是我們第三次參加茶王賽,也是第三次獲得茶王榮譽,已經是三連冠了。
因為我們採用的是傳統工藝製作,所以包括央視在內,每年都有媒體到我們廠裡去踩點報導。從制茶工藝上面,我們等於說是福鼎白茶的一個代表。
連續三年都參加茶王擂臺賽,是因為感覺到賽事得到了很多經銷商的認可,對自己的品牌也有很好的推廣作用。另外主辦方是海峽導報,對茶文化的宣傳推廣都很到位。雖然已是白茶茶王三連冠,但茶道沒有止境,我們願意明年繼續參與。
贊助商風採
風雅茶王賽妙品文化香
今年活動現場有許多茶藝表演和茶席空間布置,特別有文化韻味,堪稱是一屆最風雅的茶王賽。這離不開潘龍茶飾界以及大有智薈等商家對本屆茶王賽的贊助和支持。「打造一個優美、舒適的茶空間,讓環境更加美麗、溫馨,讓喝茶更加快樂、健康!」廈門潘龍家具裝飾設計有限公司總經理羅志龍如是說。為了一杯茶,潘龍企業精心打造了一個又一個美輪美奐、惟妙惟肖的茶空間,為倡導全民飲茶、健康飲茶和豐富人們的飲茶生活增光添彩。潘龍茶飾界以簡約、質樸、主題鮮明的獨特風格,在行業內獨樹一幟,享有盛譽。
大有智薈則始於2005年,旨在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禮儀,打造中國傳統禮儀文化培訓界的標杆品牌。2016年,大有智薈開辦了多元生活美學速養培訓課程,傳播中國傳統禮儀之美,以及東方生活美學中的智慧。其中最受歡迎的,是茶藝遊學項目。在淡淡的茶香中讓心的境界寧靜恬淡,正是大有智薈品牌倡導的茶道美學。
花絮
白茶茶王被1萬元拍走
在頒獎現場,主辦方特別安排了幾個種類茶王的競拍活動,現場氣氛一浪高過一浪。最終,鼎白茶業的白茶茶王以10000元/50克的價格被神秘人拍走,會昌縣莊溪茶業專業合作社的江西綠茶茶王、會昌縣莊溪茶業專業合作社的莊溪茗茶金牡丹、燈河茶廠的漳平水仙茶王皆以6000元/50克被拍走。
以萬元價格拍走白茶茶王的神秘人,名叫李順良,同樣是一位茶人,從事茶業已經有一二十年。他願以這樣的價格競拍今年的白茶茶王,與他的事業發展路線有關。「我本身從事的是其他種類的茶業經營,現在也有涉足白茶行業的想法,所以想了解一下,茶王級別的白茶究竟會有什麼樣的品質。」他也表示,參與海峽兩岸茶王擂臺賽,對廣大茶商、茶人來說,是一個交流促進的學習機會,有比較才能有進步。
導報記者 燕子/文 柳瑞鴻/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