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小紅書重新上架,大概過去兩個月了。
那麼,之前一直被質疑筆記代寫、種草廣告泛濫,甚至涉黃的小紅書最近變成什麼樣了?從種草強推到遺憾拔草,小紅書還值得信任嗎?
帶著這樣的困惑,我又去體驗了一圈小紅書。
1
小紅書的種草都是真實的嗎?
小紅書「發現」這個tag下的筆記,每天大概能獲得上億次的曝光,筆記的點讚和評論數量能表達出用戶的喜愛程度,所以我直接開始刷發現區的筆記。
「標記我的生活」果然名不虛傳,推薦給我的都是穿搭、保養、護膚、健身、書籍、影視等相關內容,刷著刷著我開始覺得不對勁了,套路有點深啊。
穿搭類筆記把店鋪名稱放上去無可厚非,喜歡的就去店鋪看看,不失為一種精準的引流方式,用戶買或者不買全憑自己興趣。
但是,下面這些睜眼說瞎話的種草筆記就太「硬核」了。
(1)大部分是智商稅的20歲+少女保養秘籍
這篇獲贊3萬多的筆記,堪稱智商稅重災區。
據博主所說,魚肝油是熬夜必備,可以提高免疫力,吃這個可以改善視力,緩解眼部疲勞,學生黨或加班族必備。然而,稍微查一查就能發現,魚肝油的真正功效是補充人體所需的維生素A和維生素D,不缺這兩種維生素的成年人根本沒必要吃,吃多了反而不好。
吃抗糖丸能祛痘、抗老還祛黃???連新華網都蓋章認證是交智商稅了。
鈣片長高、魚肝油提視力、抗糖丸祛痘等等,功效全部瞎編,博主只是把20多歲女生恐慌的點拿出來隨便用保健品套一套,就能騙到這麼多點讚和收藏。並且,這樣的筆記在小紅書並不佔少數,全是換湯不換藥。
(2)明面上是減肥寶典,實際是推薦精華霜
該博主分享自己減肥的經歷,跟大家講要堅持運動拉伸,然而真正的目的只是為了推廣一款精華霜,軟文植入的痕跡不要太明顯。
(3)推薦髮型,只是為了植入洗髮水
分享什麼臉型適合什麼髮型,話鋒一轉就變成除了髮型的選擇以外,洗髮水的選擇也很重要。
(4)情感導師,目的是引流漲粉
建議靠不靠譜另說,博主有沒有資歷不說,就靠幾張圖引流漲粉的目的是真的。
話說回來,小紅書上這些筆記種草,軟文廣告的痕跡也不輕,為什麼總會有上當?
2
為什麼明明是廣告,仍有人信?
小紅書這些筆記能夠成功種草,跟其用戶群體的年輕化分不開。
通過2018年針對《偶性練習生》和《創造101》的一系列精準粉絲營銷,小紅書迅速打入了年輕人的市場。
調查報告顯示,在95後年輕人喜愛的移動購物應用中,小紅書排名第二位。在使用小紅書的人群中,24歲及以下已經佔據21.4%。
年輕人在購物時更注重商品品質、高效選品極情感滿足,這類人群對美的需求較大,對於廣告的辨別能力稍弱,更容易相信小紅書筆記博主們這種「閨蜜式種草」,精美的圖片和非常日常的描述進一步降低了心理防線,被種草也更理所當然。
3
想種草,更靠高超的文案套路
種草,高超的文案套路必不可少。
(1)講故事:麥肯錫講故事法則SCQOR流程
可口可樂大中華區內容及創意總監Richard Cotton一直信奉的廣告準則是:講故事始終是營銷和廣告中最有力的武器。
麥肯錫對優秀的故事和講故事者都做出了定義。優秀的故事一般都包括對主角現狀的描述、主角經歷過的掙扎、主角最後得出的結論。每個令人信服的小紅書筆記博主,都是優秀的講故事者,她們會非常生動地描述主角克服困難的過程,基本上每個故事都符合「設定狀況—發現問題—設定課題—克服障礙—解決收尾」。
用美白的一篇舉個例子,故事的設定狀況是:女生從小被媽媽說黑,到日本留學認識了一個巨白的室友,向她學習了美白技巧,號稱天生的黃黑皮都能有用。
既然主題是黃黑皮逆襲,那麼發現問題就是:如何美白。科普任何食物敷臉的方法都是坑,容易滋生細菌,既表明了障礙,又增加了用戶信任感。
接下來,就是重頭戲解決方案。關於解決方案的描述也是一波三折,經過失敗的嘗試,才能突出「真正」好用的方法。
用講故事的方法解決了一個困擾大家的問題,其中捎帶乾貨科普,彎路描述,結果描述,圖片對比,再加上非常生活化的描述,讓整個事件都讓人信服。
(2)增加場景描述
和朋友聚會喝酒不容易醉,喝多了可以加速醒酒,這樣帶入生活場景,更容易種草。
(3)增加感官描述
小紅書的成功的筆記都有這個特點:不管本人用沒用過,都可以營造出一種真人體驗過的感受。膏狀質地,打開有淡淡的植物清香,很好塗開…這些感官描述,也是為了營造真實感。
(4)追加細節描述
「媽媽和我搶著吃」、「頭頂真的炸出好多新毛」等等,這些非常細節的描述,既可以給人意外之喜的感覺,也更容易讓人相信這件事真的發生過。
4
總 結
不管是不是收智商稅,小紅書的這些筆記博主們的種草套路都有值得學習之處。
簡單總結下,他們至少用了4個套路來增加種草成功率。
- 麥肯錫講故事SCQOR流程
- 增加場景描述
- 增加感官描述
- 增加細節描述
話說回來,種草不建立在好產品的基礎上的話,到頭來只會招來口碑反噬。最後也提醒大家一句:在被種草之前,一定要提前考慮清楚自己的需求,動手查清楚這個東西背後的新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