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深圳,大多數人給它的定位是「中轉站」吧,而且還是前往香港的中轉站。如今的它早已逆襲成走在高科技前沿的一線城市了。許多人認為去一線大城市旅遊無非就是為了滿足自己買買買的揮霍欲,孰不知深圳也有很多不為人知的小眾景點。
從多年前出現頻率最高的「文化沙漠」,再到現在眾多旅行家口中的「創客之都」。即便你生活在大城市中,肯定也會忽略到很多,哪怕是那些亮眼的景點,當你再次回過頭看它的時候,都會發現它不一樣的美。
對於深圳,有哪些值得你回過頭再去觀賞,再去推薦的景點呢?不要以為深圳只有大小梅沙、世界之窗。這裡有我整理了許久的小眾私密景點,送給你,不用擔心周末會出現人擠人的情況,重要的是,隨手一拍就是網紅美圖。
《美人魚》電影取景地-楊梅坑
楊梅坑位於深圳龍崗區,是深圳景色最美的溪谷,還是拍攝婚紗照的最美天堂。《美人魚》電影中的那艘破船場景就是在這裡拍攝的,雖然電影十分精彩,卻很少有人知道楊梅坑這個景點。顯而易見,星爺的這部作品並沒有為這景點帶來多大的知名度。
周末兩日遊,散散心,情侶旅遊再適合不過了。騎著單車沿著環海公路前行,難道這是出現幻覺嗎?感覺連綿山脈都在與我相向而行,瘋狂的向我身後跑去。海天一色的魅力景觀,再加上海浪不時拍打巖石的聲響,一切是多麼的愜意。
迎著海風,邂逅劇中「破船」的懸崖海景,湛藍的海水,蔚藍的天空。在楊梅坑附近,就有一片楊梅樹林的山丘。每年6月份,是楊梅成熟的季節,採摘些楊梅帶回家給家人朋友吃也非常不錯。來這裡旅遊最多的就是情侶,坐在海岸邊,看著遠處拍婚紗即將結婚的情侶,滿眼的羨慕。
深圳工業站-綠皮火車
這裡是深受廣大文藝小青年喜歡的拍照聖地,廢棄的軌道、火車、站臺,卻是最美的拍照背景。火車是建國之後很長一段時間唯一遠行交通工具,通往世界各地的火車軌道就像是身上的血管一樣與人心相連。綠皮火車就是最初的原始火車,也是因為戰時的別樣審美,和當時軍裝的顏色差不多,這便是「綠皮火車」的由來。
深圳清水河火車站,一共停留著兩列火車,但是已經廢棄了。一列是橙色的火車頭,另一列則是綠色的火車頭,兩列火車加起來也不過4-5節車廂,依舊掛著工業風的火車牌照,卻依舊是那樣復古。站在臺階上,仰望著頭頂廣闊無垠的蔚藍色天空,白雲無憂無慮地飄著。曾經有段時間我對白雲十分痴迷,經常坐在屋簷下,看著天上的白雲,有時候真的感覺它們的形態很像動物。卻又很難比擬出到底是什麼,還未看清就已經不知道飄到哪兒去了。
這裡的綠皮火車,有三節車廂始發地是深圳,終點站分別是廣州、上海和北京。每看到一個車牌,都會想起自己當時那個城市旅遊的時光,這真的是個勾人回憶過往的地方。剛剛來到這裡,就給我一種感覺:這裡絕對是個有故事的地方。仿佛電視劇中民國車站離別的場景,站在站臺上,時不時還能看到牆外呼嘯而過的火車身影。
被深圳遺落的角落-海南意庫
這個令人難以重視的街區,就算是行人都很少。道路兩旁除了參天大樹就是商店餐廳,還有一個名為「南海意庫」的地方。請不要被名字所帶偏,這裡沒有南海,只不過是一個稱號罷了。南海意庫其實就是個創意社區,相比遊人眾多的華僑城創意園來說,海南意庫還是比較安靜低調的。即便你是周末來意庫,都很難看到幾個人,在這裡就連遊人都是稀有動物。
在此之前,這裡是三洋廠房。如果追隨歷史的話,恐怕要回顧到上世紀八十年代。三洋廠房是改革開放以來建成時間最早的廠房之一。但是在2005年的時候,這裡經過地產界的整改,並且將其改名換姓為南海意庫。
第一次聽到這個名字的時候,以為是家服裝店,還挺抱歉的,來到之後才發現是一家非常具有文藝範的創意園。安靜且又舒適,非常適合一個人閒逛街拍,坐在街角的咖啡店中,享受著一人的慢生活,別提有多舒適了。
整個園區都被蔥蘢所籠罩,牆壁上種植著許多植物,像是下一代建築的經典標誌。超前的設計綜合了復古建築的格調,最適合女生的審美。馬路邊用橡膠輪胎做成的花盆,輪胎上還做了塗鴉,這又是一種全新的風格。室內依舊保留著工業風的樓梯,在視覺上,不僅沒用衝突,還融合的十分恰當。當你對城市產生厭倦了,不妨來這裡走走,一切又將是美好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