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晉寧區創建為2020年度「中國天然氧吧」(供圖)
昆明市晉寧區創建為2020年度「中國天然氧吧」(供圖)
昆明市晉寧區創建為2020年度「中國天然氧吧」(供圖)
昆明市晉寧區創建為2020年度「中國天然氧吧」(供圖)
11月24日,2020年「中國天然氧吧」創建活動發布會暨第二屆產業發展大會在雲南紅河州舉行。昆明市晉寧區喜獲2020「中國天然氧吧」稱號,成為昆明市2020年度唯一一家獲此殊榮的縣區。
位於滇池南岸的昆明市晉寧區坐擁53公裡滇池湖岸線,歷史悠久,文化資源豐富,名人名賢眾多。多年來,晉寧突出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作為生態環境建設的重要抓手,不斷推進滇池治理、湖河生態修復和美麗鄉村建設,著力打造國際康養旅遊示範區、古滇歷史文化風貌區。由於晉寧湖光山色,空氣清新,環境優美,人文風情濃鬱,晉寧已經成為很多省內外遊客自駕遊、騎行遊、徒步遊的首選地,年接待遊客逾數百萬人次。
為 COP 15 添彩 助力昆明辦好盛會
據了解,中國天然氧吧是國家氣候標誌的子品牌。中國天然氧吧創建活動旨在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發展理念和國家生態文明發展戰略,目的是通過評價旅遊氣候及生態環境質量,發掘高質量的旅遊憩息資源,倡導綠色、生態的生活理念,發展生態旅遊、健康旅遊。
近年來,通過長期以來的籌備、宣傳,結合全國文明城市創建、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等工作,形成了全區各級各部門和廣大群眾積極倡導、參與綠色健康生活,爭創「中國天然氧吧」的氛圍。
目前,晉寧區共有3個負氧離子監測站點:晉寧核桃園村監測站點,為晉寧遠郊監測站點代表,屬於二類監測站點;晉寧古滇溼地公園監測站點,位於晉寧區七彩雲南·古滇名城項目景區溼地公園內,為晉寧景區監測站點代表,屬於一類監測站點;晉寧鄭和公園,站點位於城區昆陽月山上,為晉寧城區監測站點代表,屬於二類監測站點。晉寧區城區空氣負氧離子年均濃度達到2252個/cm,景區空氣負氧離子年均濃度達到2295個/cm,郊區空氣負氧離子年均濃度達到2541個/cm。結合晉寧整體氣候條件分析可見,晉寧區整體氣候條件優越,負氧離子濃度含量高,空氣品質好。
為環境加分 助力生態文明建設
近年來,晉寧區把滇池保護治理作為「一把手」工程,作為「頭等大事、頭號工程」來抓,按照「科學治滇、系統治滇、集約治滇、依法治滇」的治理思路,全面推進滇池治理工作。累計投入資金約40億元,完成「退田退塘」、「退人」、「退房」工作;建成沿湖溼地25塊總面積19782畝;建設完成5個集鎮汙水收集處理設施和410個村莊生活汙水收集處理系統;完成水源地退耕2069.926畝。滇池保護治理「三年攻堅」專項行動啟動以來,投資近10億元,組織實施了村莊支次管網、環湖截汙南岸配套收集系統、水源地保護治理等項目,截止2019年底,全區8條入滇河道年度綜合水質均達到或優於考核目標,滇池南岸整體水環境得到持續改善,水質逐步提升。
晉寧以生態溼地建設為主題,以倡導生態文明,提升生態文化為目標,遵循「城鄉一體,林水相依,生態和諧」和「讓森林、生態溼地走進城市,讓城市擁抱森林」的理念,以城區森林生態體系為中心,郊區森林生態體系為屏障,生態廊道與防護林網生態體系為支撐,建設以鄉土樹種為主體,總量適宜、分布合理、植物多樣、綠樹成林、具有歷史文化品位、特色鮮明的生態溼地、森林公園。全區累計完成25塊、19782畝生態溼地建設。
晉寧南滇池國家溼地公園作為滇池溼地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湖泊溼地、河流溼地、沼澤溼地、庫塘溼地等自然溼地和人工溼地構成的複合溼地生態系統,是依照國家相關規定劃建的以鄭和文化和古滇文化為特色,以改善和淨化入湖水質、維護滇池水生態安全和保育滇池溼地生物多樣性為重點,突出溼地科普宣教功能的國家級溼地公園。2014年12月31日由國家林業局批准建設,規劃建設總面積1220公頃。
近年來,晉寧先後獲得「2014最美中國旅遊目的地城市」「2016百佳深呼吸小城」「2016中國最美麗縣城」、連續兩次獲得「中國避暑休閒十佳縣」、「2020年度中國天然氧吧」等榮譽稱號。
為旅遊賦能 助力發展全域旅遊
晉寧是滇池生態圈、文化圈、旅遊圈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前期獲得多項國家省市榮譽的基礎上,2020年又獲評「雲南省旅遊強區」「中國天然氧吧」。
自開展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工作以來,晉寧區超前謀劃,積極作為,始終堅持把文化旅遊康養產業作為戰略性支柱產業來培育,全面推進全域旅遊穩步發展。圍繞晉寧的發展定位,以提升基礎設施為基石,以發展產業為支撐,以盤活現有資源為依託,以旅遊轉型升級為主線,全面推進「旅遊資源全域統籌、旅遊產業全域聯動、旅遊發展全民共享」的發展路徑。制定印發《晉寧區省級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工作實施方案》,明確創建工作時間表、路線圖,做到創建有目標、任務有落實,深入挖掘文化旅遊資源,著力打造獨具地域特色的旅遊品牌,推動旅遊業駛入高質量發展快車道。2019年實現接待遊客882.77萬人次,同比增長22.07%,實現旅遊收入26284.06萬元,同比增長29.4%。其中,鄉村旅遊接待遊客266.76萬人次,同比增長35.1%;實現鄉村旅遊收入9322.43萬元,同比增長18.93%;七彩雲南·古滇文化名城接待遊客235.6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1.26億元。
晉寧將進一步充分利用「中國天然氧吧」品牌影響力,加強「中國天然氧吧」相關宣傳推介,豐富稱號內涵,不斷構建全域旅遊發展新格局。按照「資源全利用、規劃全覆蓋、產業全連結、文化全滲透、行業全聯動」的規劃指導原則,圍繞晉寧區發展定位和「一帶、雙城、兩廊、三區」的全域發展格局,引領旅遊要素從環滇池向晉寧全區縱深推進,著眼於文化康養旅遊產業發展,以「一盤棋」的思維統籌謀劃,形成以總體規劃為龍頭,詳細規劃、景點控制性規劃為一體的較為完整的規劃體系。以「城旅互促、全域一體」的大景區式發展,統籌城鄉、古滇鄭和文化、山水田林等文旅康養等要素,形成與產城融合、文旅融合發展的空間規劃布局。依託知名企業對環滇池旅遊產業轉型發展的戰略引領、輻射帶動作用,緊盯大健康等重點文旅產業項目的招商引資和項目落地建設。建設以康體運動、生態養生、休閒度假為導向,著力推進生態養生、溫泉養生、文化養生、鄉村養生、運動養生、避寒養生於一體的七彩雲南·古滇文化旅遊名城項目。
為產業提效 助力構建美麗產業
晉寧區屬低緯高原亞熱帶季風氣候,具有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四季如春、乾濕季分明氣候特點。全年平均氣溫 15.6℃,極端最低氣溫-4.5℃,極端最高氣溫 33.3℃;年均降水量 870.6mm,多集中於 6、7、8 三個月,佔全年降水量的一半以上;全年無霜期約為 240 天,日照時數為 2325 小時,風向多為西南風。境內共有森林面積1017275.4畝,森林蓄積量達到3475328立方米,森林覆蓋率約為50.66%,是真正的「天然綠色氧吧」。
自上世紀90年代始,30年風雨兼程,晉寧花卉從無到有,由弱至強,「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一鄉一村一品」的產業格局卓然成形。2019年底,全區花卉園藝種植面積5.43萬畝,其中鮮切花種植面積5.1萬畝。花卉農業產值22.4億元,加工產值32.8億元。晉寧是全球溫帶花卉最佳產地,中國鮮切花生產第一縣,2018年晉寧被雲南省認定為雲南省特色農產品優勢區,2019年成功入選全省「一縣一業」花卉產業示範縣,2020年被列為花卉產業集群項目建設縣。2019年建成的6個「一村一品」專業村,有2.2萬戶花農,5.2萬人從事花卉生產,並建立了緊密利益聯結機制。有花卉企業116家,花卉合作社75家,已形成林奇玫瑰等品牌348個,「林奇玫瑰」榮獲2020年雲南省十大名花。形成了以昆陽街道、寶峰街道、上蒜鎮為集中區,二街鎮、晉城鎮、雙河鄉為輻射區的產業布局,以玫瑰為主,康乃馨、非洲菊、百合和繡球花為輔的發展格局。一大批經過市場洗禮和磨練的優質花卉品牌脫穎而出。這些優質品牌不僅擦亮了「晉寧花卉」名片,更加快了「晉寧花卉」走向全國、走出國門的步伐。
隨著國家觀賞園藝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磷資源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雲南花卉從業者培訓基地植物新品種測試中心、國家花卉植物新品種測試站、國際花卉新品種展示圃、中國農業大學張福鎖院士工作站和科技小院落戶晉寧。晉寧花卉病蟲害防治、水肥循環利用等方面有了脫胎換骨的改變,無土基質栽培及綠色環保高效生產、環境調控等技術普遍運用,成為行業標杆,標準化成為常態化,標準化邁向專業化,專業化成就品牌化,讓晉寧花卉產業因提質增效和轉型升級而一舉佔據了產業鏈的制高點。
近年來,花企及部分花農積極適應市場和營銷模式轉變,瞄準電商平臺這一新興領域,紛紛組建直播賣花及營銷團隊,線上線下有機結合,將晉寧的高品質鮮花在多個電商平臺上向國內外網友直播銷售,對晉寧鮮花走出去香起來起到良好的推動作用。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晉寧花卉全面推開網絡銷售,銷量不僅沒有萎縮,反而量價齊升,許多花農花企都賺得盆滿缽滿。
在今後的發展中,晉寧將鞏固「中國天然氧吧」創建的成果,全面保持優質空氣品質和生態環境,全面提升城市管理、社區治理能力與水平,建設宜居城市。
關注同花順財經(ths518),獲取更多機會
責任編輯:w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