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滾滾,大到一個國家,小到一座城市,都會在某個不經意的時刻迎來巨變。在如今市場經濟下,地產開發的熱潮風起雲湧,一個城市板塊從無人問津到趨之若鶩往往只需短短幾年。
孫河板塊是從何時開始頻繁走入我們的眼界的?南海子從默默無聞到聲名鵲起又用了多長時間?幾乎都不超過3年。自2017年始,在北京所有的板塊中,青龍湖格外引人矚目。這個位於內城豐臺的處女湖,不僅佔據主城與山水之間的優良區位,而且成為北京發展新政的重要一環。隨著世界文化會都的確定,青龍湖的區域價值也已悄然發生了巨變。
身份的轉變:從「北京的小海濱」到「世界文化會都」
幾年前的青龍湖,原是一處北京精英人群度假遊樂的地方。因其位於內城六區的豐臺,交通便利,同時自然環境優越,水域面積多達6000畝,是距北京中心區最大、最近的水景資源,因此這裡制定了集養殖、旅遊為一體的娛樂定位,有沙灘浴場、水上飛傘、高速摩託艇等,被稱為「北京的小海濱」。
直到2017年,隨著《北京市總體規劃2016—2035》的提出,「行政向東,文化向西」成為北京城市發展新趨勢,青龍湖區域迎來發展新契機。十二五、十三五相繼將青龍湖發展對標瑞士達沃斯,將於2020年建成青龍湖國際文化會都,屆時將以會展經濟為支柱產業,成為集會議、展覽、休閒為一體的會議會展之都。據統計,青龍湖版塊的已有待建商業體量大概在15萬平米,另外,還有養老跟基礎教育用地配套。昔日休閒小鎮,一躍成為世界會都。
交通的轉變:從「區域自駕」到「輕軌地鐵」
因著優越的山水資源,青龍湖成為富人階層周末度假地,幾個別墅項目,難以聚集更多人氣,因此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青龍湖的交通多以自駕為主。隨著北京新政規劃的實施,2016年,豐臺河西軌道T1、T2線獲得市規委批覆,正式啟動前期各項工作;未來青龍湖交通規劃軌道交通T2線規劃青龍湖公園站,將沿長青路向東與豐臺河西片區的14號線、房山線實現輕軌連接。
2018年,京良路西延線持續修建,將使得青龍湖區域交通路網更加完善。京良路、蓮石路、阜石路三大橫向通道,與西六環路、京港澳高速、西五環路形成縱橫交織的城市交通路網。屆時,通過西六環,往北可以快速到達海澱;南側通過京良路連接京港澳高速,也可往東行至房山長陽商圈、大興西紅門商圈;京港澳連通項目與豐臺科技園和麗澤商圈,可以快速到達西三環;蓮石路和阜石路東西貫穿西六環到西三環,連接石景山和金融街商圈。立體交通逐步完善,將來為在此居住的精英實現半小時通勤生活。
配套的轉變:從「修養棲息地」到「世界新中心」
2013年總建築面積約8.5萬平米的東方美高梅國際會展酒店正式投入使用;2014年世界種子大會成功舉辦;確立了荷蘭人體博物館、中法健康產業園、聯合國青年創業產業園等系列規劃;2015年人大附中豐臺學校正式開工建設;2016年中央民族大學青龍湖校區動工;北京印第600國際賽車道正式開工;河西軌道T1、T2線獲得市規委批覆,正式啟動前期各項工作;2017年,人大附中豐臺學校正式開學。
伴隨著這些國際化現代生活都市配套的規劃與落地,區域活力被激活。屆時青龍湖全方位多立體的交通體系,將無縫銜接城市各核心商圈,構築出京西地區宜居的城市新中心。
價值的轉變:從「純住區」到「世界湖畔小鎮」
在前景利好的區域規劃下,萬科、龍湖、招商、華潤、泰禾、首開房地等一眾優質房企紛紛入駐青龍湖。 然而,往年青龍湖的開發多以單純住宅項目為主,自身業主生活需要藉助區域配套發展,有較大局限性。直到萬科·翡翠西湖的出現,在青龍湖區域山水自然的生態基礎上,整合了城市墅區、醫療、養老、學府、商業、園林、地鐵、科技等多項功能,打造了世界文化小鎮的城市更新典範,讓這片世界級的中國窗口中,也有了匹配世界的湖畔小鎮。
人居的轉變:從「北方別墅」到「江南院墅」
在居住層面,翡翠西湖重塑京西人居模式。將江南墅韻移至京西湖畔,通過意境、空間、形式、禮序、肌理五個層次,將青龍湖、西山生態與城市元素完美結合,將東方美學和當代審美的情趣粘合在一起,成就東魂西技的江南墅區,新中式美學墅作。打造建築面積約330平米精工合院,以及建築面積約89平米的花園洋房,滿足不同城市客戶需求。
最終,萬科世界湖畔文化小鎮將呈現六大中心,近百項核心配套功能,成為一種全新的城市發展形態,並引導城市走向更健康、更生態、更宜居的層面,極大助力青龍湖板塊的發展與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