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重點放在「小熊維尼」故事的男主人公、成年後的克裡斯託夫·羅賓身上,派瑞在設定這個角度後被片方選中。克裡斯託夫·羅賓在動畫片中首次登場,是在1966年的《小熊維尼與蜂蜜樹》中。他是百畝森林中所有動物的好朋友,他常常為它們解決難題,比維尼年長一歲。
「小熊維尼」這一角色由英國作家阿蘭·亞歷山大·米爾恩創作,靈感來源於其子克裡斯託夫·羅賓·米恩和他的絨毛玩具熊維尼(Winnie the Pooh)。在《小熊維尼》(1926) 和《小熊維尼的小屋》 (1928)這兩本故事書中,講述了「一個小男孩和他的熊總是在森林頂部玩耍」的故事。 除了小熊維尼外,克裡斯託夫·羅賓的其它玩具小豬、屹耳、袋鼠媽媽、小豆和跳跳虎,也被加入小熊維尼的故事中,這些後來也成為知名動畫形象。
1961年 迪士尼公司被授權製作小熊維尼的動畫片、連環畫和其他商品。之後拍了四部電影《跳跳虎歷險記》、《小豬大行動》、《小熊維尼之長鼻怪大冒險》、 《小熊維尼》。
不僅卡通形象受歡迎,連維尼熊的原型也將「觸電」。去年,布萊特·拉特納(Brett Ratner)的RatPac娛樂公司買下了Lindsay Mattick計劃於2015年秋季出版的繪本圖書《尋找維尼》(Finding Winnie)電影版權,該書由Sophie Blackall繪畫,講述的是小熊維尼(Winnie the Pooh)的原型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