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木匠皇帝,估計很多人第一想到的是明朝的明熹宗朱由校,根據歷史記載朱由校是個十足的木匠迷,一生心思都用在做木匠活上,無心治理國家,人稱木匠皇帝。其實對於明朝的滅亡,萬曆年間的明神宗和木匠明熹宗要負很大的責任。如果不是這幾朝皇帝都一個賽一個奇葩,也不會到了崇禎即位時,已「事不可為」的地步。就像很多人說崇禎非亡國之君,奈何處處皆是亡國之相。
木匠朱由校技藝高超,關於他的故事也很多,據說當時朱由校改良了原來笨重的床,發明了輕便的摺疊床,還有做過木偶,燈屏,制印章等,可以說是個名副其實的好木匠。但大家可能並不知道,朱由校並不是第一個木匠皇帝,最起碼在他之前,有個做木匠活比他名氣更大的皇帝,人稱「魯班天子」。這位皇帝就是元朝的亡國之君元順帝。元帝國到元順帝手裡時,其實已經千瘡百孔,在他之前的幾十年間,元帝國內部矛盾激烈,各個勢力為了爭奪皇帝寶座無所不用其極,數十年間,皇帝換了又換,包括元順帝的父親元明宗也是在途中被人毒死,只做了六個月皇帝。之後元朝內部又一次掀起權利爭奪戰,元明宗的弟弟元文宗重新復闢。
後來元文宗為了表明自己即位的合法性,故意誣陷妥懽帖睦爾(元順帝)並非元明宗的親生兒子,並藉此把其流放到現在的廣西桂林。也就是在桂林,元順帝接受了很好的儒家教育,並對建築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可以說元順帝喜歡建築和木匠活也是從這裡開始的。之後元文宗去世,妥懽帖睦爾意外即位。其實元順帝比明熹宗朱由校強不少,元順帝即位之初躇躊滿志,很有一番治理好國家的雄心。他親政後重用脫脫為相,著實過了幾年舒坦日子。
也就是這幾年中,元順帝自覺諸事皆宜,於是把更多心思花在藝術上。元順帝和明熹宗還略有不同,元順帝除了一手精湛的木匠活,建築設計水平也很高,據說當時他自己設計了很多建築,他的設計不單單是停留在圖紙上,而是按照一定比例做出建築模型來,而且很多材質也和實際用料一致,做出來十分精巧別致,也都是完全自己動手製作。而且元順帝也並不是閉門造車,他也不斷向能工巧匠學習交流經驗,十分謙虛。
除了建築設計和建築模型,元順帝的木匠水平同樣十分出色,據說元順帝發明了很多東西,其中一樣叫「宮漏」,是一種計時裝置,而且擁有自動報時裝置,當時整個宮裡全部都是用的這種宮漏。除此之外,元順帝設計製造的龍舟一樣十分巧妙,據說需要24人同時操控。所以元順帝也被稱為「魯班天子」,真是不愛江山愛木匠啊!
對於皇帝來說,是一個好木匠終究不是好事。元順帝後期十分頹廢,因為元朝內部不斷爆發的起義軍讓他有心無力。而在鎮壓起義軍的同時,地方軍閥勢力不斷增強,以至於後來太子依靠軍閥勢力數次逼宮,而元順帝也只能靠著其他軍閥勢力才勉強度過,自己基本被架空。
後來朱元璋讓徐達,常遇春率領25萬大軍北上,最終攻破元大都,令人心寒的是,就在明軍快要抵達北京之時,元朝內部還在爭權奪利。元大都失陷以後,元朝滅亡,元順帝逃到北方草原上依舊統治著一片草原地區,史稱北元,直至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