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天下幫扶」讓白銀農特產品「雲上飄香」
記者 馬曉微 施耀花
當前,脫貧攻堅已到決戰決勝、全面收官的關鍵階段。白銀市不斷整合資源、搭建平臺,打通扶貧的痛點和難點,通過消費扶貧的方式,走出一條以產品為媒介,用消費搭橋梁,讓農特產品走出去,讓百姓真正受益的扶貧新路。
數字賦能,智驅未來。除了依託全國性相關電商平臺之外,白銀市農特產品的銷售變現正迎來一個全新的平臺,即「天下幫扶」小程序的正式上線。
10月17日,在第七個全國「扶貧日」當天,白銀市舉辦了上雲用數賦智行動白銀天下幫扶上線暨消費扶貧雲上行活動啟動儀式,為農特產品的銷售插上了「雲翅膀」。
「天下幫扶」小程序是由中創博利科技控股有限公司打造的一款「網際網路+扶貧」的信息發布平臺。該平臺以助農、惠農、幫農、富農為根本宗旨,在為貧困地區農戶提供農產品銷售平臺的同時,也為廣大消費者提供綠色無公害農產品。該小程序上線以來,已入駐品牌75家,其中白銀本土品牌25家。
中創博利控股有限公司作為打造白銀市數字經濟的領頭羊,在市委、市政府的戰略引領及政策扶持下,其旗下「天下幫扶」「創業天下」等平臺已經跑出了網紅帶貨的第一棒。截至目前,全市226種農特產品全部上架「創業天下」電子商務平臺,「創業天下」電子商務平臺總業績累計超7.45億元。積極「賦能」、全力「聚能」,白銀市在推動數字經濟工作上下好了先手棋,在新業態發展的版圖上描繪出一個愈加清晰的綠色坐標,有力地帶動了當地群眾脫貧致富。
直播帶貨新風尚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農產品滯銷,農業發展遇阻,農戶收入減少,城市居民的菜籃子也受到影響。
如何化危為機?白銀市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讓農產品在「雲端」行走,從千裡之外拉來訂單。
一根網線,一頭連著貧困戶和農民,一頭連著社會和市民,將偏遠地區的特色農副產品推向市場前沿,網際網路起著推廣引流的作用。
「這塊景泰和尚頭掛麵富含蛋白質等多種營養成分,口感好!」「枸杞這個價格真的很實惠了。」「這款胡麻油富含亞麻酸……」「動動手指就可以參與扶貧,衝衝衝!」隨著帶貨主播手機屏幕上的互動留言一句句的增加,訂單也紛至沓來。
走進中創博利公司的雲創空間,十幾位主播正熱情地推介著我市的農特商品,網友下單同樣給力。具有白銀地域特色的多種農特產品,通過電商直播達人的賣力解說都取得了很高的銷量,越來越多的農特產品成為網紅。
在直播的間隙,記者採訪了中創博利網紅中心的總監鑫宇,她告訴記者,目前景泰的「和尚頭」掛麵和麵粉、會寧的胡麻油、平川區的棗夾核桃都賣得特別好,這些產品是真正的好產品,復購率很高,評價也很好。「通過我的直播讓更多的本地農特產品銷售出去,幫助農戶持續增收脫貧,我覺得這是一件特別有意義的事情,也希望更多的主播能夠為助力脫貧攻堅奉獻自己的力量。」鑫宇說。
「酒香也怕巷子深」。農特產品銷售難一直是困擾農民的瓶頸。交通和信息閉塞,造成貧困地區很多優質土特農產品「運不出、賣不掉、價不高」。而今,隨著電商的蓬勃發展,直播帶貨已成為助力脫貧攻堅的重要抓手。聚焦農特產品「上行」,白銀市積極開展電商扶貧工作,「政府+電商+社交平臺」這一新模式的加持,不僅可以增加扶貧產品的銷量,還能夠打響「銀字號」農業品牌,為脫貧成果鞏固提升和農業產業持續發展提供了長效機制。
打造平臺真幫扶
中創博利公司創始人陶國林是土生土長的白銀人。作為政協委員,在外創業成功後,他一直心系桑梓,把多年在商海中的積累果斷地投注到家鄉,在白銀註冊成立中創博利公司,也是基於一份對家鄉濃濃的反哺之情。
扶貧濟困,始於心、踐於行。陶國林告訴記者,早在兩年半之前,在接到市委市政府回鄉創業、助力白銀髮展的邀請後,他就一心想為家鄉發展做些事情。幫助銷售滯銷的農特產品很簡單,但是如何達到長期幫扶、使貧困戶真正的脫貧,這才是他心中一直的牽掛。於是,陶國林敦促公司的技術人員儘快開發了一款微信小程序——「天下幫扶」,通過直播、短視頻、圖文帶貨、在微信平臺共享等方式,銷售家鄉的農特產品。從試運營到正式上線,僅在此期間白銀的農特產品銷售了1000多萬元,真正實現了小程序、大幫扶。
陶國林告訴記者,他有7年時間一直在從事公益事業,但是一直是一手募集一手捐助,無法從根源上帶動群眾脫貧。目前啟動的「天下幫扶」平臺,則是以商代捐,以購代捐,將公益事業以商業化運作,同時以促消費帶動地方經濟發展,讓當地農戶、商戶的農產品、產品有銷路,讓全國消費者購買各地土特精品有平臺、有去處,這樣才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全民脫貧。
「下一步我們會把白銀的農特產品進行歸類、統一品牌,培養主播、短視頻文創人員等,在天下幫扶平臺進行全國推廣,繼續加大銷售力度,為白銀的脫貧攻堅、全面實現小康貢獻力量。」陶國林說。
把白銀的農貨賣好賣爆是第一步,借著直播的口碑傳播和平臺的推動力,天下幫扶還將從品牌打造、人才孕育等維度入手,通過消費扶貧帶動當地產業興旺,讓藏在深山的特色農產品形成全國競爭力,推動白銀貧困地區轉變為電商的富礦區。
天下幫扶幫天下
消費扶貧的作用是顯著的,能夠進一步激活消費市場,刺激消費,讓貧困群眾的「錢袋子」越來越鼓,讓消費者的購買滿意度越來越高。要讓消費扶貧的好模式走得更遠,就需要以「共贏」為出發點,以「質量」為中心,才能為脫貧攻堅注入更強勁的內生動力。尤其需要嚴把產品的「質量關」,以質取勝,才能站得住腳跟,進一步擴大消費市場,讓「網紅」產品長盛不衰,讓消費扶貧在脫貧攻堅中釋放更大的活力。
在線上產品的選擇上,天下幫扶平臺嚴把質量關。該平臺主管蔣妍告訴記者,在天下幫扶平臺上線產品必須是具有當地特色的農副產品,商家聯繫平臺後,他們就會對農副產品的資質進行驗證。審核通過後,他們還會要求商家寄樣品或者實地考察,對上架商品優中選優。
「如何發揮電商平臺優勢助力脫貧攻堅,『創業天下』『天下幫扶』一直在探索中創新。我們就是要以品牌化為核心,以品牌提升產品溢價,讓扶貧產業變身高附加值產業,進一步增強產品和產業的抗風險能力,幫助扶貧產業真正地走向市場,將貧困地區從扶貧之路引入致富之路。」陶國林說。
天下幫扶幫天下,從白銀熙瑞菊粉的銷售案例中就可以很清晰地看出。白銀熙瑞菊粉是一種兼具膳食纖維和益生元雙重屬性的功能性健康食品,具有控制血脂、調節血糖、提高人體免疫力等作用。雖然該產品很好,但由於經營不善,企業走向了破產重組。
陶國林告訴記者,菊粉是從洋姜中提取的一種膳食纖維,如果把這個產品銷售好,對農民種植洋姜、精準脫貧有極大的帶動作用,在助農增收方面可以說是成效顯著。賣好一百噸菊粉,可以幫助成千上萬的貧困戶增收。在得知該企業周轉困難後,中創博利主動聯繫對接,向該企業預撥了10萬元,幫助企業渡過難關。同時,在天下幫扶平臺還上線了熙瑞菊粉,截至目前銷售額已經達到了100多萬,幫助菊粉打開銷路。
打開「天下幫扶」小程序,除了雜糧、果蔬、調味、食品等版塊,還有一個文旅版塊引人關注。該版塊上線的全部是助殘手工藝品,這是天下幫扶幫助殘障人士創業就業專門設立的區域。在一次走訪過程中,陶國林發現白銀殘疾人製作的手工藝品特別精美,但銷路成了一個難題。「我們就想通過『天下幫扶』平臺進行推廣,為這些手工藝品打開銷路,幫助殘障人士創收。通過各種力量幫扶弱勢群體,這也是中創博利一直在做的事情。相信經過大家的努力,『天下幫扶』平臺一定能夠幫助更多的人實現夢想。」陶國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