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新區安新縣往西九公裡處是三臺鎮,我們今天要說的古槐樹,就生長在三臺鎮山西村的古塔后街,年頭兒可不少了。
在四、五十年代,三臺鎮山西村的古塔后街的小十字路口,有一眼井,(現在的山西村村委會正對的胡同往北100米)為了方便人們打水站立,井的四周鋪著幾塊大青石。今天我們說的這棵大槐樹就在這口井的不遠處生長著。尤其是夏季,大青石可以當做小板凳,大槐樹的樹冠伸出很遠,為人們遮擋陽光,因此成了人們閒暇納涼的好地方。
說起這棵大槐樹,當時有五、六丈高,粗有兩米,不知是何緣故,槐樹的樹身空了,空出來的地方就能容納四、五個小孩在裡面。老槐樹的樹冠非常大,因為樹身是空的,給人的感覺就好像只剩下樹皮在支撐著它頑強的生長著。老槐樹每年都隨著季節的變換發芽、開花,而且枝繁葉茂,整個樹冠就像一把天然的大雨傘,除了把下面的大青石和人們打水的水井遮擋住之外,還把這裡的十字街也遮擋住了不少。盛春時節,滿樹的槐花綻放,槐花的花香四處飄散,弄的整個十字街的兩條路上都是甜滋滋,香撲撲的槐花香,此時,無論是本地人還是推著小推車路過這裡做生意的買賣人,都要在這裡歇歇腳,與前來打水的人討上一口水喝。人們喝著甘甜的井水,聞著槐花甜甜的清香,真是沁人心脾!
關於這棵大槐樹,現在六、七十歲年紀的老人們很多都記得它。古塔后街有一年一位老哥哥曾經給我說起過他有個「大大」是《三戌堂》出家的尼姑,法號:小生。老哥哥小的時候,尼姑小生經常到他家去串門,因為老哥哥那時候還小,只隱約記得這位尼姑小生說:這棵大槐樹是很早以前三臺人從山西移民過來的時候所栽種的,距離現在已經有幾百年了。在山西村的劉姓長輩,對於這棵樹都有記憶,那時一些家族的族譜裡也對它進行了單獨的記載和描述,文化大革命期間,破四舊、立四新,這棵大槐樹連同所記載它的資料被燒毀。如果這些史料尚存,對於此樹和古塔的考察或許都有一定的幫助。
這棵大槐樹,是當年人們從「家鄉」帶來的槐樹苗,植栽於此。之後,人人都成了呵護它的專業人士,這也許就是它能長成一棵參天大樹的主要原因。那時候人們背井離鄉,這棵大槐樹也就成為了人們對於家鄉的一份思念和情感寄託。
2017年4月1日,雄安新區宣布設立,我們三臺鎮和山西村乃至古塔后街的所有居民今後或都將涉及到搬遷,我們的村莊也將隨著我們的離去和新區的建設而消失。不知道若干年後,人們還會不會記得我們這些繁衍生息的村落和已經消失了很多年的這棵大槐樹. 最後我們衷心的祝福雄安新區的所有搬遷與就地安置的朋友們在將來的新區裡都小有所育,老有所養,一起過上甜美幸福的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