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好,各位。
今早在家用四種香草做了一頓早午餐。主菜:
油醋汁香草田園沙拉
配菜:
黃芥香草雞蛋沙拉
主食:
玉米薄餅
飲品:
茉莉花冷泡茶
早午餐,英文單詞是brunch,即早餐breakfast 與 午餐 lunch的嵌合。 從歐美國家興起,也是現在很多網紅西餐店主打的舶來概念。
其實呢,我覺得這概念並不新鮮。小時候周末全家睡懶覺晚起,兩頓飯湊起來吃,也是早午餐。
但為什麼西方人會特意強調早午餐概念?這裡,我覺得有點中西方生活習慣的細微差異。
在中國,天南海北的人早飯各有不同,但基本上沒有疏忽的。比如我的家鄉,早飯有吃牛肉麵的習慣,再比如廣東,早茶茶點種類紛繁。任何一種餐食,小到家庭,大到餐館,都需要時間準備。
紀錄片《早餐中國》,天南海北的早餐檔案
但對西方人來說,多數人在家早餐就是麥片泡牛奶、咖啡三明治(烤麵包片塗果醬或花生醬),或是僅一杯咖啡。即便好一些的酒店,也只是多出煎蛋/炒蛋、西式香腸,和一些水果小點心。相對而言,最大的特點就是「輕便」。
所以,我想西方人才會很認真地提早午餐這個概念。在早飯後午餐前的時間,吃些紮實豐富的。具體吃什麼,沒有一定之規,主食、蔬果、肉蛋都有。
下面就來介紹我今天這頓早午餐的準備過程。
在這餐中,用到四種香草。
分別是:
最左側的大圓葉,甜羅勒;中上有明顯葉脈的,留蘭香薄荷薄荷葉;右下方細長莖葉的,檸檬百裡香;中間最下方針葉狀的,直立迷迭香。
1、香草田園沙拉
食材:
香草:留蘭香薄荷葉、甜羅勒葉各一小把
西紅柿一個、圓椒一個、旱黃瓜兩根
調味料:
油醋汁:初榨橄欖油2勺、鹽2g、黑胡椒粉2g、雞精2g、適量醋
( 1 ) 切配
將所有材料洗淨、切好放在大碗中
西紅柿也切丁,是後加入的
( 2 )製作油醋汁
將鹽、黑胡椒、雞精和初榨橄欖油在小碗中快速攪動混合
加入適量的醋
這裡我用的是葡萄醋。葡萄醋是釀造紅酒的副產品之一,有些許葡萄酒的果香氣,微酸微甜,是一種酸度柔和又具有豐富香氣的食用醋。
快速攪動油醋汁的混合物,使橄欖油、調味料和醋能夠一定程度地打碎融合。
經典的油醋汁不會加入雞精,黑胡椒粉會研磨的更細,量也更少,甚至有的不加,這要視個人口味偏好而定。
( 3 ) 淋入醬汁,拌勻,完成
這裡需要注意一點,由於油醋汁裡帶有鹽,最好在上桌開動前再加。過早加入,會提前殺出很多蔬菜的水份,使食材失去新鮮口感。
2、 香草雞蛋沙拉
食材:
煮熟的雞蛋兩個、迷迭香葉片和檸檬百裡香葉片各一小捽
調味料:
黃芥末醬、蛋黃醬(國內多數叫沙拉醬,港臺叫美乃滋)
( 1 ) 切配
煮熟的雞蛋去殼、切塊
香草切成碎末
百裡香莖葉細長,迷迭香葉片厚實,食用口感非常不好,所以直接切碎。
切成碎末的香草,在這道雞蛋沙拉中,既可以看作配菜,也可以看作調味料。碎末狀可以使香草的味道更好地發散、融入其他食材。
( 2 ) 混合食材和調味料
加入黃芥末醬和甜味沙拉醬各一小勺。本來沒想加沙拉醬,但因為黃芥末醬舀多了,才中和一下。不喜歡太濃的芥末味,也可以如法炮製。
經典的雞蛋沙拉只加蛋黃醬(也就是沙拉醬),我沒這樣做,一方面因為熱量太高,二是我個人覺得這種口味有些太膩。
這裡簡單介紹一下黃芥末醬,可能一些朋友不熟悉。
一提到「芥末醬」,大家可能首先想到的就是下圖這種搭配醬油蘸壽司的綠色膏體。
平時最常見到的綠芥末醬
這種綠芥末醬,是在辣根原料粉的基礎上混合其他材料製成。價格親民,十分辛辣刺激。
辣根
但講究的日式料理中的綠芥末(わさび,wasabi)是山葵。吃的也是根部,需要邊磨泥邊蘸著吃。由於山葵對生長環境非常挑剔,因此產量小,價格貴。辛辣味不比辣根,但香氣更純且柔和。
山葵
黃芥末醬,可以算是西式芥末醬,由芥末籽碾碎,混合醋、鹽、水製成。相比綠芥末,黃芥末醬口味更柔和,辛辣味更輕微。嘗起來除了略略有點酸之外,還有一絲甜。
芥末籽如芝麻大小,外皮褐紅色,經碾碎才能釋放出芥末味。黃芥醬分為帶芥末籽和純醬兩種,我喜歡帶芥末籽的,顆粒口感更豐富。
這次用的黃芥醬
( 3 ) 攪拌
材料都加入後,持續攪拌。攪拌的過程中,雞蛋塊變得更碎,所以一開始不用把雞蛋切成小塊。醬汁帶著香草碎包裹在雞蛋上,味道濃鬱,這樣就完成了。
3、 主食玉米餅
原料:
玉米面粉一小碗、雞蛋一隻、水適量
調味料:
無(可按個人口味加入少許鹽或糖)
( 1 ) 做玉米糊
首先將雞蛋打入玉米面中,攪拌,逐漸適量加水
( 2 ) 烙玉米糊餅
鍋內倒入幾滴食用油
用刷子刷開
加入麵糊
刮刀將玉米糊均勻攤開
待地面成型後,翻面再烙
出鍋,整理
4、 茉莉花冷泡茶
在早午餐中,必不可少的是搭配合適飲品,一般以咖啡居多。
夏季炎熱,又迷上喝茉莉花茶,於是這幾天一直在喝茉莉花冷泡茶。
2滿勺茶葉可以續2-3次水,這個玻璃水壺1.25升
茶葉在冷水中也能泡開並釋放香氣,只是時間更久。我會頭天下午晾好室溫白開水,傍晚加茶葉,隔夜浸泡,第二天就能喝。
以我的經驗,冷泡茶的茶湯相比熱泡,苦澀味更低,香氣不失,且能夠泡更多回。
這樣,早午餐就準備好了。即便是廚房小白,也可以輕易上手。
低脂、低糖、少鹽,充分的維生素和膳食纖維,少精糧,多粗糧。
後面一點碎碎念
今天的玉米餅,我是仿照北方人的糊塌子來做的。
搭配玉米餅,一方面想要增加雜糧攝入,另一方面靈感來源於墨西哥玉米餅和中餐的春餅。
玉米原產於南美洲,在墨西哥,有大量用玉米做的主食,Taco(音,塔可)就是其中一種,中文翻譯成墨西哥卷餅。將玉米粉製成餅皮後烤制,又薄又脆。中間再添入菜肉和調味醬料。
典型的taco
春天,我家會炒豆芽、土豆絲、肉絲等烙又薄又軟的春餅卷著吃。
所以,我就自顧自地嘗試了中西合併的吃法。
在這裡蔬菜沙拉是清爽的主菜,雞蛋沙拉是濃厚的醬汁,最後在都玉米餅裡相遇。
純雞蛋
啊嗚,一口
大團圓
啊嗚,更大一口
每種食材都能嘗到本味,但又不寡淡。黃瓜、香草葉片的脆,西紅柿、雞蛋的軟,有點小豐富。再來口茉莉花茶,感覺很圓滿。
天氣悶熱,吃得清簡些啟動新的一天,身體更舒服。
不知道你覺得怎樣呢?
希望能為你提供一些新思路,期待你的留言~
如果喜歡,請幫我分享和轉發,感謝支持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