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評
老嚴夫婦十多年前到上海開了一家包子鋪,老兩口都是實在人,全靠這家包子店養家餬口,他們起早貪黑,省吃儉用,就為了多掙錢攢起來給兒子娶媳婦買房子。
賣了十多年的包子,兩個人還沒有住所,辛辛苦苦攢了三百多萬買的房子,卻成了兒子兒媳的家,他們卻成了那套房子的客人。
老嚴夫婦也跟很多父母一樣,他們的辛苦付出都是為了孩子。但不一樣的是,老嚴夫婦的兒子是個「不孝子」。當然,這也包括他們那個「惡毒」的兒媳。
看到兒子兒媳對老嚴夫婦的態度,再次驗證了「養兒不一定能防老」一說。老嚴夫婦的兒子參加工作沒多久,經濟上沒有任何能力,和女朋友結婚也只能靠自己的父母。
老嚴夫婦去房產中介籤合同的時候,兒子兒媳都跟著去了,當時兒子就提出要把兒媳的名字也加上,本來老兩口還在猶豫,但是兒媳說自己懷孕了,這下可把老嚴夫婦高興壞了,毫不猶豫就同意加上兒媳的名字。
他們拿出了自己的所有積蓄,全款給兒子買的房,他們原本以為一家人終於在上海有個屬於自己的家了,想著兒媳懷孕,老兩口退掉租的房子,滿心歡喜地拿著行李打算和兒子兒媳住一起,照顧懷孕的兒媳時,門一打開,卻被親家母當成客人對待。
兒子的丈母娘一副房子主人的樣子,說哪天請老嚴夫婦來做客,兒媳看到公婆招呼不打轉身就走,兒子卻趕著讓父母先回去。最後老嚴夫婦無處可去,只能住到包子鋪。
當養兒變成絕望,剩下的只有無奈
老嚴夫婦站在樓道裡,進也進不去門,親家母像對待客人一樣,說讓他們進去吃個飯再走,老兩口也不能說他們來的目的是打算常住的,只能無奈的說:自己是順路到這來,看看孩子們過得好不好。
而親家母也是裝傻充愣,看到他們手裡提著的大包小包,還故意問他們是不是來洗衣服的。「窩囊」的兒子看到門外的父母,連句請他們進去的話都不敢說,還趕著他們走:「爸媽,你們先回去吧,有空我去看你們。」
老嚴夫婦無奈地說:「好」。臨走時還不忘叮囑兒子不要惦記他們,多幫著丈母娘幹點活。
省吃儉用花了三百萬買一套房,最後老兩口卻沒地方住,是兒子不孝還是兒媳惡毒,似乎追究細枝末節已經不重要了,遇到這樣的兒子做父母的只有絕望和無奈。
到了樓下,老兩口一邊把東西重新放回三輪車上,一邊感嘆當年他們來上海的時候,東西就裝了兩個蛇皮袋,如今十多年過去,他們攢了一車子家當。
老嚴感慨的時候,眼裡泛著淚花,想必那是對兒子的失望,也是對生活的無奈,更是為自己的付出感到不值。
後來,他們因為三輪車佔了別人的車位,小區的保安不得不讓他們走,老兩口一邊道歉,一邊推著車狼狽的離開了。
去的時候,老嚴歡天喜地蹬著三輪車跟老伴有說有笑,暢想著搬進新家後的生活會有多美好。回去的時候,落寞地推著車,夫婦倆一個在前面推,一個在後面推,老太太還一邊抹著眼淚。
對於老嚴兒子的做法,已經不僅僅是用不孝可以形容了,自己沒本事還把父母坑了,老兩口幾十年的辛苦付出到頭來「打了水漂」。
自己花錢買的房子被人佔去,有苦說不出的滋味,沒有經歷過的父母是體會不到那種無奈的感受。最可恨的莫過於他們的兒子,想著父母好說話,專門坑自己的父母,到丈母娘面前表孝心。
兒子兒媳丈母娘三個人心安理得的住著老嚴夫婦買的房子,兒媳婦還不把公婆放在眼裡,對於老人來說,遇到這樣的兒子兒媳他們更多的是寒心。就這樣,父母還擔心兒子的感受,幫著兒子解圍。
在現實生活中,像老嚴家裡的情況也有很多。正是因為有了父母的無私付出,才有了不孝順的子女。如果不用為了兒子操勞,老兩口拿著幾百萬的存款在上海買一套小點的房子,無論怎樣他們的生活都能過得很好。
養兒不一定能防老,娶了媳婦確實能忘了娘
父母對兒女的縱容,就是在坑自己,在兒女不孝方面,有些是人自身的問題,有些就是父母給慣出來的。
二叔的兒子結婚的時候,兒媳要求二叔在縣城給他們買套房,房子買了,名字寫的是兒子和兒媳的,他們把鑰匙給了兒媳的娘家一把,娘家人隨時去住,可是二叔和二嬸去過兩次,兒媳不讓進屋,他們就再也沒有去過。
兒媳生孩子的時候,二嬸把家裡攢的母雞蛋送去給她補身子,兒媳黑著一張臉說婆婆太小氣了。孩子滿月的酒席也是讓公婆給拿的錢,然而去的都是娘家那邊的人,婆家這邊的只讓去了幾個親戚。
兒媳十惡不赦,兒子一點話語權都沒有,父母全款給他們買房,連門都不讓進,兒子也不敢說什麼。可只要沒錢的時候就回老家找父母要錢。
然而,這一切的後果都是父母自己造成的,如果對兒子早一點放手,不要一直幫他,相信當他們吃不上飯的時候,自然會去努力的,只要是個有勞動能力的人,都不會讓自己餓死。
所以,愛孩子可以,但不要溺愛,父母可以試想一下,現在你們還能幹得動活,掙得到錢,可如果有一天你們沒有了勞動能力,掙不來錢的時候,先不說兒子會不會孝敬你們,他到那時候沒有了父母做依靠,他該怎麼生活。
我知道有很多的父母都和老嚴夫婦犯了一個通病,一輩子都是為了孩子著想,從不為自己的人生考慮。然而,他們的付出並沒有得到兒子的回報。
看到老嚴用一輩子的血汗錢買的房子,卻被兒媳和親家母安心的住在裡面,他們自己最後連睡覺的地方都沒有,真的是讓人又恨又氣,但也不得不說兒子不孝父母也是有責任的。
其實,現實生活中,娶了媳婦忘了娘的兒子不在少數,只不過很多父母因為疼愛自己的兒子,什麼都不捨得說,只要兒子過得好,他們受再大的委屈也無所謂。
可是,父母有沒有想過,你們辛苦一輩子給兒子出錢買房,還要幫他們帶孩子甚至拿錢幫他們養孩子,到頭來自己什麼也沒落著,還一心想著只要他們自己過得好,你們就不應該去打擾他們。
都說養兒為了防老,可是遇到的兒子是啃老的時候,還怎麼指望他們能夠贍養老人,換句話說,兒子至少是有血緣關係的倒還好說,可兒媳呢?不孝順就是不孝順,她不可能念在老人給她買房的份上會轉變對你們的態度。如果兒媳真的懂得感恩,她就不會強烈要求你們全款買的房讓寫她的名字了。
《安家》裡面老嚴家的兒媳,拿到了公婆買的房子,還妄想把他們撇下不管,放在過去的說法,這樣的人是要遭報應的。
所以當父母的,在自己到了一定年齡的時候,不能只為兒女考慮,應該為自己的晚年做好打算,養兒不一定能防老,如果兒子指望不上的時候,手裡有點養老錢還能給晚年的生活加一道防護鎖。
父母要明白,你沒有義務無條件為兒女付出,養育之恩他們無以為報,但當你們老了的時候,他們就應該盡到贍養的義務,而不是繼續啃老。
人世間有很多的父母總是默默奉獻,有很多的子女卻不懂得感恩。在電視劇《安家》裡,老嚴夫婦就是那些只想著為兒女付出,不求回報的父母們的影子。
人不管在生活中是什麼角色,都要為自己而活,自己的生活過得好了,再去幫助別人,即便是兒女也是一樣的,父母自己都沒地方住,還給他們買房子,那自己老了該怎麼辦? 所以,那些溺愛孩子的父母不要再只想著子女了,餘生應該為自己而活。
圖片源於網絡,侵權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