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一點點寒意逐漸來襲,
不管去哪,小微都緊緊裹著大棉襖,
就連胃也要悉心照料,
營業時間:周一至周日 10:00-22:00
人均:27
等了大約十分鐘,我們期待許久的瓦罐就熱騰騰的被端上了桌。雞肉塊都露出了湯麵,一看就是香菇燉雞塊瓦罐啦~
這碗湯融合了雞肉、菌菇、粉絲、豆製品···的香味!小火慢煨,憑藉食材本身的味道,就煨製成的瓦罐湯鮮、香、濃。
讓小微不滿意的是,雞肉塊的肉肉特別少,一口咬下去,全是雞骨頭。但是豆腐皮和粉絲卻是意外的還不錯,豆皮香嫩鮮美,粉絲細滑柔順,「哧溜」一口接著一口,根本停不下來。
緊接著這份蓮夾加酥肉瓦罐大飽口福。雖然經過小火慢煨的烹飪方法,酥肉表面已經不復酥脆,但軟糯的酥肉表層在口腔裡慢慢融化,讓酥肉更好的被咀嚼,慢慢溢出肉香,好吃的一批!
李記瓦罐裡湯的溫度入嘴剛剛好!很舒服的溫度,沒有特別燙舌頭,砂鍋保溫在秋冬天,越吃越暖和。每一碗瓦罐的湯都是每天用上好的大豬骨頭現熬的,一天一鍋,骨頭吊湯越熬越香。連喝了幾大勺之後,嘴裡的只有鮮美回甘,一點也不油膩糊嘴。【酥肉瓦罐】應該是店裡每天被點最多次的,裡面的酥肉全都是純瘦肉,嚼起來韌勁十足,而且一點都不膩。對喜歡吃瘦肉的人來說簡直是大福利。【素什錦瓦罐】分量超足,剛吃的時候小微覺得味道有些淡,吃到後面發現裡面的蔬菜越來越入味,尤其是蓮條,經過湯的「滋潤」越來越脆,口感十足。推薦指數:★★★☆☆
(點擊下方圖片,了解更多~)
【素什錦瓦罐】十二塊錢一份,雖然價格不高但分量不小,裡面的內容也很豐富上海青、白菜、木耳、豆腐、豆芽、粉條、炸蓮夾、豆腐絲。他家的豆腐絲稍厚一些比較有彈性,不是每家瓦罐都會放銀耳的,這家的銀耳不是小片碎塊,口感稍彈一些,吃起來比木耳更脆。【牛肉丸子瓦罐】在素什錦的基礎上加入了炸牛肉丸,丸子數量不少,但牛肉丸裡面偏硬,而且口味偏鹹。湯底不油膩,整體口味比較清淡,對於小微來說口味太淡了不是很入味,吃起來沒什麼味道,但比較適合喜歡自己調味的朋友。地址:伊河路與前進路交叉口東南方向50米
人均:30元
電話: 0371-68556998
推薦指數:★★★★☆
(點擊下方圖片,了解更多~)
【崗劉】特別受歡迎的,就是酥肉砂鍋了,每次端上來的時候,總是看到滿滿的一鍋酥肉,讓人覺得非常滿足。這裡的酥肉都是瘦肉,輕輕咬一口,肉的紋理感配著煮的軟爛的麵皮,再喝一勺暖暖的湯,冬天的寒氣悄悄的就消散了。小時候貪吃,酥肉、蓮夾、排骨、雞塊、丸子每一種都特別愛吃,但是都點又吃不完,店裡的什錦砂鍋,就是為了滿足我們這種小饞鬼!五種配料每種都有,一次真的能吃個過癮!砂鍋裡的丸子,是用豬肉和蔬菜拌的餡,在砂鍋湯裡煮到入味卻又不塌,吃進去的每一顆丸子,都吸飽了鮮美的湯。 蓮夾是砂鍋常備配料,這裡的蓮夾總是脆脆的,裡面夾了很多肉餡,整個一大顆蓮夾,吃起來就令人滿足~雞塊和排骨的砂鍋小微也吃過,但說到雞肉和排骨,小微總是愛吃口味重一點的,砂鍋裡的雞肉很嫩,排骨燉的也爛,愛吃雞塊和排骨的可以嘗試一下! 小微發現,酥肉砂鍋是點單最多的砂鍋。本來以為只有幾塊酥肉,沒想到,分量很足,酥肉鋪滿了砂鍋的一層,而且都是店家自己炸的。外面裹著薄薄的面,金黃焦脆,咬一口,一點也不油膩濡軟,被濃鬱的湯底浸潤,反而更加筋道有味。
如果是第一次來吃,小微推薦什錦砂鍋。裡面包括了所有的食材,而且還不止一個。本來我以為一份只有一個,老闆真的很實在,各種都有幾塊。尤其是雞塊,像是被面裹挾的雞皮,油炸之後,沒有想像中的油膩,更多的則添了些酥軟,搭配一口燒餅,滿口油香。
【雞塊砂鍋】文家胖孩的砂鍋湯底由大骨和雞架熬製,不加任何調料來增色增味,大火燒開,文火慢燉,湯頭鮮美濃鬱。蓮夾、酥肉、素什錦、雞塊、魚塊、排骨、羊肉,個個特色鮮明,無論哪款都是招牌。地址:管城回族區北下街78-5號
(北下街華仁大藥房南側)
營業時間:周一至周日17:00-24:00
人均:41元
推薦指數:★★☆☆☆
(點擊下方圖片,了解更多~)
小微點了酥肉砂鍋和雞塊砂鍋,雞塊是已經炸酥了的,吃起來就很容易脫骨。不過,酥肉裹著的面有點多了,沒有酥肉的酥脆。小微的口味有點重,覺得湯底有些寡淡無味,口味清淡的朋友應該會喜歡。
他家的餡餅了,不僅有牛肉粉條餡餅、羊肉餡餅,還有家常的雞蛋餅、蔥花餅。
老闆很實在,羊肉餡餅裡只有羊肉和點綴的蔥花,一口下去,滿口爆香。小微本以為牛肉粉條餡餅中,沒有牛肉!!!實際上,牛肉沫和粉條的顏色很相似,一眼還真看不出來。咬一口,既有牛肉沫的爆香,又有粉條的軟彈爽滑。大概是加入了些花椒麻椒沫,舌尖上還會有一絲絲跳動的麻。剛烙出來的蔥花餅,外面有一層薄薄的焦脆,吃起來會是嘎嘣脆的感覺,放一段時間也是好吃的,軟軟的卻溢滿了香蔥味,搭配砂鍋是極好的。
今日互動話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