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風景看皖南,安徽歷史看皖北。皖北研學一線途經亳州、阜陽、淮南等城市,蘊藏著厚重的歷史文化,又展示出傳統的藝術之美。
以天為蓋,以地為廬。風吹過,桂香帶著一絲安逸與滿足,似薄紗輕拂於身,伴著青草和花圃的香氣,耳畔似有盡釋人間歡樂喜悲的折子戲在吟唱,這便是亳州的花戲樓——明清時期山陝兩地的藥商在亳州聚會的場所,因此亦稱「山陝會館」。花戲樓以數十齣戲文、掌故的精湛木雕藝術、絢麗的彩繪而馳名中外。
舊時亳州俗語云:「蘇州賣得好頭油,亳州看得花戲樓。」可見古時花戲樓有多出名。
花戲樓是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是亳州歷史文化名片之一。到亳州不看花戲樓,就等於沒來過這個城市,那可是一件憾事。
花戲樓大殿高10米,後為正殿,殿中供奉關羽木雕像。花戲樓的靈魂就在戲臺上玲瓏、精緻的木雕上了。站在戲臺下仔細觀看,整個舞臺用8根抱柱頂立,沒有一顆釘,350多年來完全依靠木榫相扣支撐著這個高達10米的戲臺,而且至今堅固如初,令人讚嘆。戲臺正中的匾額上書「演古風今」4個金字,臺前柱子上懸一副木刻對聯,右書「一曲陽春喚醒今古夢」,左書「兩般面貌做盡忠姦情」。
品讀一幅幅精緻的木雕戲文,就仿佛走進了展開的歷史畫卷,氣勢恢宏,仿佛把你帶回三國時期的沉浮仰俯,沉浸在《長坂坡》《割須棄袍》《七擒孟獲》《擊鼓罵曹》《三氣周瑜》《曹操刺董卓》《空城計》《千裡走單騎》《華容道》和《鳳儀亭》的情景之中。這些戲文人物形態逼真,城池、山野、公堂,依然流淌著靈動的氣韻。
遊皖北線的極大意趣所在,即為觸目皆是歷史人文故事。「十月瀟瀟秋雨濃,淝水河漲繞壽城。」壽縣地處淮河中遊,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歷史上4次為都,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淝水之戰亦發生於此,前秦不但在此遭到挫敗,也因此導致了政權的瓦解。戰爭中的「投鞭斷流」「圍棋賭墅」等成語流傳至今。
壽縣古城給人印象深刻的應當是完好的古城牆、城門和城外圍繞著的淝水了,中央的十字大街將4個城門連接起來,是城中繁華所在。各個時期不同的建築坐落其間,慨嘆著時光的流逝和社會的發展。旁邊是一些幽深的小巷,藏著千家萬戶的故事。
除去豐富的歷史人文底蘊,皖北也有著秀麗的自然風光。
春天桃李油菜,夏天繁花似錦,秋天果實纍纍,冬天禪味濃鬱。如洗過般純淨的空氣,淮南八公山的一切都顯得那麼自然,不由得讓人心情曉暢。山巒起伏,溪水潺潺,攜三五好友,沿著蜿蜒的盤山公路驅車而上,簌簌的風聲划過耳畔,空氣中洋溢著泥土的芬芳。來到此處,與自然零距離接觸,可以晨眺日出,暮觀星辰。在八公山,聽遠山的低喃,聞綠樹的細雨,讓感官變得靈敏,心靈回歸自然。
不僅是江山如畫,深厚的歷史也讓八公山平添魅力。八公山是我國古代楚漢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之一,又因為所處「中州咽喉,江南屏障」的重要位置,歷史上戰事頻繁,遺存豐富,傳說頗多,除「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典故,後來的「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的故事更使八公山聞名遐邇。
在這一片透著靈性的土地上,走馬觀花式的遊覽不適合,更體會不到她的美。你一定要慢下來,停下來,駐足觀賞,任山谷裡的清風耳畔輕撓,肆意的桂香在空氣裡氤氳……
文化薰陶下的八裡河,以絕佳的休閒娛樂之地的姿態呈現在大眾視野中。
阜陽市八裡河風景區享有「天下第一農民公園」之美稱。湖中央,索橋上,一群年輕人並肩而行,迸發聲聲歡笑。從「世界風光園」到「中華精粹園」,上一秒還眷戀在歐風美雨的恢弘裡,下一秒就深深沉醉在傳統文化的寧靜深遠中。
幾天研學,留在腦海裡的皖北,是她晨光熹微的寧靜、日方正午的燦爛、夕陽西下的柔美,還有繁星滿天的神秘。貼近自然的研學之旅,也讓每日被快節奏生活鞭打的我們找到一個能夠陶情適性的地方。周末,在繡闥雕甍的花戲樓下陪父母嘮嘮嗑兒;看看八裡河的風光,回望老一輩人躬行修建的人民公園;和摯友一起等著八公山最後一縷陽光在西天隱沒,都是美事。
(作者系浙江財經大學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