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農場承擔的社會職能2018年底納入當地政府統一管理

2020-12-18 湖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服務墾區集團化、農場企業化,實現瘦身輕裝參與市場競爭,國有農場加快社企分開步伐。1日,全省農墾國有農場辦社會職能改革動員部署會暨培訓班在武漢舉行,來自省編辦及教育、民政、財政、衛生計生、人行、農墾等部門和單位的人員與會,共商推進農墾改革。

  國有農場辦社會職能改革是進一步推進農墾改革發展的重要任務之一,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專門建立了省農墾國有農場辦社會職能改革聯席會議制度,專題研究並審定改革方案。聯席會議成員單位共同制定了《湖北省農墾國有農場辦社會職能改革實施方案》,經省政府批准,於6月30日印發實施。《實施方案》提出,從2017年起,用兩年時間,將國有農場承擔的屬於政府職能的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全部納入當地政府統一管理,實現社會事業發展政策全覆蓋、行業規劃同步實施、公共財政同步保障,國有農場與周邊區域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共享共建水平明顯提高,資源配置進一步優化,墾地協同發展新格局基本形成。

  國有農場辦社會職能改革堅持政府主導、協同推進。除五三農場、龍感湖農場分別由荊門市政府和黃岡市政府組織實施外,其他農場由所在縣(市區)政府組織實施。

  相關閱讀:

  輕裝上陣闖市場

  中央要求,「從2016年起,用3年左右時間,將國有農場承擔的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納入地方政府統一管理。」

  湖北省提出,「到2018年底完成國有農場辦社會職能改革任務,將國有農場承擔的屬於政府職能的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納入市、縣(區)政府統一管理。」

  毋庸置疑,農墾辦社會職能改革是一項重要的政治任務,必須不折不扣地完成!

  為何要剝離辦社會職能?

  聚焦主業 做大做強

  國有農場作為農墾的基本單元,在長期建設發展中逐步形成了集經濟性、社會性、區域性為一體的組織形態,這種政企、社企合一的管理體制有其客觀必然性,為國家建設和農墾自身發展作出了貢獻。

  我省農墾是全國內陸最大的墾區之一,共有65家農場,分布在全省14個市州、36個縣(市區),總人口145萬人,經濟總量一直居全國農墾前三位。「保障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我省農墾的地位和作用不可或缺。」省農墾局局長朱漢橋昨日接受記者採訪時說,國有農場存在體制不順、投入不足、政策邊緣化等問題,辦社會職能的負擔仍然較重,束縛了墾區經濟社會發展。隨著國家經濟體制和社會治理體制改革的全面推進,農墾改革也進入深水區。

  墾區集團化、農場企業化,這是新時期農墾改革的主線,目標直指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農業企業「航母」。「企業要參與市場競爭,必須輕裝上陣。」朱漢橋認為,剝離農場辦社會職能刻不容緩!

  2003年,我省實施國有農場綜合改革,湖北農墾在全國率先推動了農場辦社會職能改革,農場中小學教育、公檢法司、電力等社會職能實現剝離,有力地推動了農場的發展。「如果說上一輪改革使農場擺脫困境、求得生機,那麼新一輪改革則要求農場聚焦主業,做大做強。」業內人士這樣概括農場辦社會職能改革的要義所在。

  哪些社會職能交給地方政府?

  五大任務 攻堅克難

  日前出臺的《湖北省農墾國有農場辦社會職能改革實施方案》,提出五大改革任務,即加快醫療衛生改革、加強社區建設、深化基礎教育改革、完善社會事業保障機制、化解辦社會職能形成的債務。「經過上一輪改革後,目前還有19家農場衛生院尚未移交當地衛生計生部門管理。」省農墾局介紹,此輪改革將一次性整體移交,資產無償劃轉,人員編制參照當地鄉鎮衛生院定編標準核定,在當地事業編制總量內調劑解決,編制內人員工資和辦公經費由地方財政保障,人員分流安置由農場負責完成。

  按照產業趨同、地域相近、規模適度的原則,合理設置農場社區,並成立居民委員會,其工作經費和服務設施建設經費納入當地公共服務保障範圍。

  在基礎教育方面,一是解決上一輪農場自辦中小學剝離改革中留在農場未移交的退休(含內退)教師養老待遇問題,二是五三農場和龍感湖農場兩家市管農場上一輪中小學剝離不徹底,這次整體移交給當地教育行政部門管理。

  完善農墾社會事業可持續發展的保障機制。要將國有農場納入省、市、縣各級政府編制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城鄉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新型城鎮化發展規劃及公共服務體系規劃之中,同步組織實施。

  2009年,省農墾局會同省審計廳對全省農墾國有農場公益性債務進行審計,鎖定債務總額17億元,其中包含辦社會職能形成的歷史債務。這次改革,將依規妥善解決歷史債務問題。

  改革任務何時完成?

  排定時間 落實責任

  改革時間表已排定。1日召開的全省農墾國有農場辦社會職能改革動員部署會要求,各地要按照省裡統一要求,抓好摸底調查、方案制定、組織實施、檢查驗收4個環節工作。

  近期,完成調查摸底統計工作,全面清理和科學界定農場承擔的社會職能項目,鎖定每一項社會管理機構、人員、資產、債務、收入、支出等情況。10月底前,完成改革方案制定工作,確定改革範圍、改革內容和改革方式,明確並落實機構編制、人員安置、資產劃轉、債務處理和經費保障等方面的制度安排。

  2018年12月底前,全面完成改革任務。「要細化今明兩年的工作步驟、路線圖和時間表,確定任務分工和具體責任人,倒排工期,加快推進。」會議強調,2019年3月底前,自下而上組織完成省市縣三級考評驗收。(汪訓前、董友勝、馬朝)

相關焦點

  • 泉州市農墾國有農場辦社會職能 改革工作全面完成
    農墾國有農場辦社會職能改革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中央、省、市深改組明確了時間表和路線圖的重點改革事項。記者日前從市農業局獲悉,在市、縣兩級黨委、政府的領導下,全市農墾國有農場重點改革任務取得了重要進展,至8月29日,我市農墾系統10個國有農場辦社會職能全部移交至地方政府,提前完成中央、省上下達的任務。
  • 農業部:推進國有農場生產經營企業化和社會管理「屬地化」
    [中新社記者]農場改革過程中一個重要問題是農場既要辦企業又要辦社會。這次文件中提出改革農場辦社會職能,請問具體如何推進?[楊紹品]這個文件是24年來中央關於農墾工作發的第一個文件,為什麼這麼長時間?就是農墾改革難度比較大。難度大,難點在哪裡?你剛才提出的這個問題非常好,就是農場辦社會的問題。
  • 國有農場農業稅年內取消 山東全面減輕農工負擔
    大眾日報濟南訊 今年內,我省將全部取消國有農場的農業稅,農工負擔的土地承包費中類似農村「鄉鎮五項統籌」即九年義務教育、計劃生育、優撫、民兵訓練和鄉村道路建設等的收費也要全部免除。  省政府辦公廳日前通知要求,各市要在2006年內全面深化國有農場稅費改革,推進國有農場內部管理體制和各項配套改革,逐步理順國家、國有農場與農工之間的分配關係,確保農工負擔不反彈。  我省為農工減負的首要舉措就是全面取消農業稅。在土地承包費外由農工自行繳納的農業稅,一律取消;在土地承包費內由國有農場統一繳納的農業稅,應通過核減土地承包費的形式落實到承包土地的農工。
  • 農業部關於印發《農業部國有農場農業職工負擔監測點管理辦法(暫行...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農墾主管部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辦公廳: 為加強國有農場農業職工負擔的監督管理,確保農業部國有農場農業職工負擔監測點規範運行,我部組織制定了《農業部國有農場農業職工負擔監測點管理辦法(暫行)》。現印發你們,請遵照執行。
  • 內蒙大興安嶺重點國有林管理局代管事業單位退休人員有關問題解答
    》和自治區人民政府推進國有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電視電話會議要求,林區啟動了退休人員移交屬地政府實行社會化管理工作。 中央指導意見規定:2020年年底前,集中力量將尚未實行社會化管理的國有企業已退休人員移交街道和社區實行社會化管理,國有企業管理的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原則上一併移交實行社會化管理。國家實行國有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的主要目的是,做好服務保障。
  • 中國社會組織官僚化嚴重 與政府職能多有交叉
    「婆家」難找,民間組織求解20年之困  ●傳統社會組織登記方式讓八成「草根」組織處於非法狀態,而合法社會組織卻嚴重官僚化●劉淇建議政府和社會團體職能分開,此次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深化為社會組織發展留下空間  ■本期嘉賓  王名: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
  • 《國有林場改革方案》和《國有林區改革指導意見》重點工作分工印發
    原有事業單位的國有林場,主要承擔保護和培育森林資源等生態公益服務職責的,繼續按從事公益服務事業單位管理;基本不承擔保護和培育森林資源、主要從事市場化經營的,要推進轉企改制,暫不具備轉企改制條件的,要剝離企業經營性業務。目前已經轉制為企業性質的國有林場,原則上保持企業性質不變,或者結合國有企業改革探索轉型為公益性企業。
  • 廣西橫縣接收良圻農場辦社會職能改革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
    這是全國上下推進農墾改革的一個縮影,是廣西農墾國有良圻農場社企分開改革的關鍵性一環,也是橫縣接收良圻農場辦社會職能改革工作的階段性成果。  芳香社區的成立,標誌著廣西農墾國有良圻農場已初步實現農場政企、事企、社企分開。同時也堅定了農場企業化發展的信心和決心,為推動農場社會經濟建設飛躍發展凝聚了人心和力量。芳香社區居民為第一屆芳香社區居委會投上自己神聖的一票。
  • 西雙版納州出臺《關於進一步推進 農場企業化改革的實施方案》
    農場管理委員會更名為農場社區管理委員會,承擔農場轄區內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農場社區管理委員會與農場企業實行政企分開。建立和完善農場社區管理委員會—社區居委會—居民小組自治體系。加大對社區居委會支持力度,確保社區居委會人員待遇落實到位。認真開展清產核資。
  • ...放管服」改革轉變政府職能電視電話會議重點任務分工方案的通知
    、國務院高度重視轉變政府職能,把「放管服」改革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內容,持續加以推進。(市場監管總局、國務院審改辦、發展改革委、司法部牽頭,國務院相關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4)對全國統一的「多證合一」改革涉企證照事項實行動態管理,將目錄以外符合整合要求的證照事項分期分批納入「多證合一」改革範圍。進一步加強「多證合一、一照一碼」營業執照在各部門間的認可和使用。
  • ...代表大會財政經濟委員會關於企業國有資產(不含金融企業)管理...
    地方層面國有資產管理體制與中央基本相同。省級國有企業由國資委、財政部門按政府授權分別履行國有資產出資人職責,許多地方已由國資委統一履行出資人職責。地市一級,大多與省級相同,有些企業數量少、沒有設立國資委的,歸口在財政部門管理。
  • 共青農場有限公司與蘿北縣政府召開職能移交改革推進會
    8月4日,蘿北縣縣委常委、組織部長王剛,縣政府副縣長郭鳳春帶領鳳翔鎮、縣民政局領導一行來到共青農場有限公司,就深入推進改革及行政職能移交等工作開展情況進行協商調研。共青農場有限公司黨委書記劉曙華,總經理李軍,黨委副書記高翔,黨委委員、組織部長張會臣及相關單位負責人參加會議。
  • 「保護區」已近國土面積的1/5 或建統一管理機構
    其次,在統一分類體系的基礎上,研究統一管理和分部門管理方案的優劣及相應的改革路線圖,包括研究建立獨立的或者部屬的保護區管理局,統一負責各類保護區的行政監管;合理劃分中央和地方管理級別,把現行最重要的國家級保護區納入中央政府直接管理的體系。  從各國情況來看,在環境或者資源管理行政部門下設置專業化管理機構是比較可行的途徑。
  • 四大關鍵詞透視中國國有林場林區改革脈絡
    根據部署,通過此次改革,中國重點國有林區將增加森林面積550萬畝,增加森林蓄積量4億立方米,重點國有林區將有序實現全面停伐。  政事企分開  長期以來中國的國有林場和林區面臨政事企不分的問題,大多數國有林場苦於「找飯吃」,無法將主要精力集中到森林資源保護和培育上來。而且國有林場林區承擔了許多社會管理和「辦社會」的職能,負擔沉重。
  • 嶽西縣啟動政府職能轉變和機構改革
    周東明指出,要統一思想,統一認識,在推進改革過程中做好行政權力的承接和落實,以及政府機構的銜接、整合和職責調整,以適應新形勢、新要求,確保縱向政令暢通、執行順暢,橫向分工合理、步調一致。要加強組織領導,落實工作職責。
  • 中國葛洲壩集團宜昌基地部分職能移交地方
    中新網宜昌12月24日電(記者 郭曉瑩)中國葛洲壩集團宜昌基地企業辦社會職能分離移交協議籤約儀式24日在湖北宜昌舉行,中國葛洲壩集團有限公司將承擔的面向社會的公共管理、公共服務職能及其相關資產整體移交給宜昌市人民政府,涉及六大類。
  • 建立科學的國有文化資產管理體制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指出,建立黨委和政府監管國有文化資產的管理機構,實行管人管事管資產管導向相統一。當前,文化體制改革已經進入了攻堅克難的關鍵階段,而國有文化資產管理體制相對滯後已成為制約深化改革的瓶頸問題。我們要建立科學的國有文化資產管理體制,切實提高文化領域管理效能和服務水平,不斷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
  • ...國務院關於完善 國有金融資本管理的指導意見》答記者問
    答:國有金融資本是指,國家及其授權投資主體直接或間接對金融機構出資所形成的資本和應享有的權益。憑藉國家權力和信用支持的金融機構所形成的資本和應享有的權益,在符合法律規定的前提下,一併納入國有金融資本管理。
  • 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國有股權管理工作怎麼做?權威答案在這裡!
    (二)加強國有資產監督,防止國有資產流失。 堅持出資人管理和監督的有機統一。健全規範國有資本運作、防止國有資產流失的監管制度,加強對制度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
  • 國有資本授權經營新政全文:支持國有創投企業核心團隊持股
    將堅持和加強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貫穿國有資本授權經營體制改革全過程和各方面,充分發揮黨組織的領導作用,確保國有企業更好地貫徹落實黨和國家方針政策、重大決策部署。——堅持政企分開政資分開。堅持政府公共管理職能與國有資本出資人職能分開,依法理順政府與國有企業的出資關係,依法確立國有企業的市場主體地位,最大限度減少政府對市場活動的直接幹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