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功夫之神李小龍正在經歷新一輪的去魅。在昆汀的電影《好萊塢往事》中,李小龍被打造成了一個小丑。
在昆汀的鏡頭下,李小龍趾高氣揚、目中無人,在片場吹噓自己能把拳王阿里打殘。由布拉德·皮特飾演的特技演員表示不屑,被李小龍邀請來決鬥。結果,李小龍經典的飛踢動作被巧妙地躲過,當他再次發起進攻後,又被對方扔到了汽車上。
據說在最初的劇本中,李小龍被揍得更慘,甚至要求「將李小龍坐在屁股下」,以至於布拉德·皮特都看不下去了,和昆汀吐槽,「兄弟,這可是李小龍」,這個片段才被改良。
對,他可是功夫之神李小龍啊,怎麼就成了好萊塢的一塊笑料,只會三腳貓手段的丑角呢?在收穫首周票房紀錄之餘,昆汀用一貫黑色幽默又極端的方式,對李小龍功夫之王的神話進行了一次去魅。
如NBA名宿、天勾賈巴爾所言,「李小龍是我哥們兒,昆汀的電影不尊重他」。昆汀對李小龍的塑造固然有誇張的成分,但事實上在公開的文本和影像資料中,李小龍的實戰紀錄確實不多。有的大多是李小龍的表演,比如,他最初闖蕩好萊塢求職的那段著名視頻。
在《好萊塢往事》中,李小龍叫板阿里,聲稱可以把阿里擊敗,這完全屬於捕風捉影。實際上李小龍自己都公開表達過,他不可能戰勝阿里。他和阿里沒有任何的交手紀錄,只有一些別人講述的片段。
電影《龍爭虎鬥》的導演羅伯特·克拉斯,在電影拍攝結束後寫過一本書,名叫《龍爭虎鬥的製作》,書中記錄了拍攝過程中的趣事,其中有一件事是這樣的:李小龍在攝影棚裡看阿里的紀錄片,隨後拉來一面全身鏡,拿自己的胳膊與阿里的胳膊比較,「每個人都說我一定能打贏阿里,但看看我的小手,他會殺了我。」
而且,李小龍的徒弟伊魯山度也說,「他絕不會說貶低阿里的話,因為他尊重阿里,事實上,比起武術,他更愛拳擊。」
而對李小龍實戰能力的評價,有一種觀點說李小龍是「MMA之父」。現任UFC主席達納·懷特也這麼認為,他在2004年接受雅虎體育採訪時說,「如果你看過李小龍的訓練,他的戰鬥方式,以及他寫的許多東西,你會發現他不止一種風格,需要集百家之所長,使用有效的東西,然後把剩下的東西扔掉,這與綜合格鬥的思想相類似。」
但格鬥狂人徐曉東卻認為李小龍被神話了,「他的真功夫對普通人足夠,但是對拳擊運動員,他的都不到位。」
2
關於李小龍實戰紀錄為什麼不多,NBA名宿天勾賈巴爾的回憶提供了一種解釋。他說,「好幾次在公共場合,我和李小龍在一起時,一些莫名其妙的混蛋大聲挑釁李小龍,想和他打架。他總是禮貌地拒絕,繼續走自己的路。李小龍武術俱樂部的第一條規定就是不要打架,除非別無選擇。他覺得沒必要通過打架證明自己。他知道自己是誰,並且真正的鬥爭不在場上——而是在屏幕上為亞洲人創造改變刻板印象的機會。」
對於《好萊塢往事》對李小龍的醜化,賈巴爾是公開批評昆汀的名流之一。他特意寫了一篇文章來表明立場,他認為,即使我們知道這部電影是虛構的,但那些場景依然會存在於我們共同文化記憶中,成為對真人印象的一部分,這就是為什麼電影製作人有責任保證角色內容的基本事實。
賈巴爾是NBA歷史上首位打滿20個NBA賽季的球員,據賈巴爾自己講述,其職業生涯如此長壽,正是受到了李小龍的啟發。比如,武術和運動結合為一體,按科學訓練,每周進行3次力量訓練。賈巴爾還獨創了高招「天勾」,即籃下勾手,是一項省力又高效的得分技能,其理念也是受李小龍截拳道理念的啟發:技巧要實用,動作少而精,每次出招都能造成傷害。
賈巴爾是NBA名人堂成員,拿過6屆NBA總冠軍,有2次是總決賽MVP。他曾是李小龍的徒弟,當他還是個大學生時,通過武術研究認識了李小龍,兩人亦師亦友,經常一起跑步、健身和騎自行車。
賈巴爾對李小龍的評價和回憶,提供了認識李小龍的另外一種思路。李小龍用自己的見識,在好萊塢的工作態度,以及對運動的理解,真正影響到了一個偉大的運動員,贏得了一份尊重。這樣的李小龍,比武技被神話的李小龍,更真實和鮮活。
3
昆汀對李小龍的塑造和李小龍在自己成名電影的角色,形成了一個有趣的對比。在李小龍的成名電影中《青蜂俠》、《猛龍過江》、《死亡遊戲》中,往往是打怪升級,功夫之神最終用神乎其神的綜合格鬥技巧打敗了終極大BOSS。而且,這個終將大BOSS還模式化的帶有種族的意味。
如賈巴爾客串過電影《死亡遊戲》,這是李小龍的最後一部電影。賈巴爾扮演的是反派的終極大boss,由於兩人身高相差太多,這部分的打鬥場面經過了反覆的切磋和討論。電影的最後,李小龍一記起身飛腿將賈巴爾撂倒的畫面,成為了這部影片的經典鏡頭。賈巴爾在1996年奧斯卡頒獎典禮出席時,屏幕上播放的正是他與李小龍這段打鬥場面。
這種對峙式的設定,在很長時間裡是一種套路,是《戰狼》方法論出來之前,香江電影獨創的一種票房力比多。沿著這樣的思路思考,我們對《好萊塢往事》挑起的關於李小龍的爭論,又有另外一種思考。這種思考對電影來說可能是一種過渡解讀,但不失為一種有意義的探討。
如你所見無數評論在講述這樣一種變化,美國人是不是越來越不夠開放,中國人心理是不是越來越強大?人們高唱著抖音神曲「你打不過我吧,我就是這麼強大」,世界仿佛又進入一種電影式的心理對峙。但好萊塢的政治正確的開關,還是應聲開啟,昆汀的黑色幽默受到了質疑。賈巴爾在文章中寫道,「昆汀有按他意志塑造李小龍的藝術權力,但是,用這樣草率和種族主義的方式,昆汀作為一個藝術家和作為一個人,都是失敗的。」
這不是一個單向街的世界。一種觀點或者行為公之於眾,必將面臨各種普世原則的審視。好萊塢名宿和NBA名宿在對一個人物的認知,並不是那麼容易達成共識。這是NBA名宿賈巴爾和好萊塢名宿昆汀的這場爭論裡,李小龍功夫到底牛不牛逼以外,能另外帶給我們的一種思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