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姓地主善心大發,賞給放牛娃一塊墳地,結果因此被封侯世代沿襲

2020-12-24 趣觀歷史

我們閱盡鉛華,只為呈現不一樣的歷史。

古語有云「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這話最早源於《周易》,原文為「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子淵今天就給大家講一個「善有善報」的故事,主人公本是普通地主,因為行善而被封為侯爵,世代沿襲。

▲元朝漢族平民蠟像

在元朝末年,中原大地動蕩混亂,民不聊生。在濠州鍾離(今安徽鳳陽)有個孤莊村,村裡有個姓朱的人家,祖輩都是農民,日子過得很苦,當時朱家有個兒子叫朱重八,因為家境貧寒沒有讀書,打小就給本村的地主放牛,賺點兒錢以補貼家用。由於當時蒙古統治者奉行民族歧視政策,漢人在他們眼中都是賤民,只配給他們納稅,趕上災荒之年從不體恤賑濟,因此老百姓都過著青黃不接的日子。

▲蝗災

至正四年(公元1344年),濠州先是趕上了幾十年不遇的大旱,接著又爆發了蝗災和瘟疫。朱家遭此災難,半個月時間就死了三個人,朱重八的父親朱五四、大哥朱重五和母親陳氏先後離世,只剩下17歲的朱重八和二哥朱重六相依為命。由於既沒有錢買棺材,也沒有自己的土地可以安葬親人,兄弟二人一籌莫展。

對於朱家的情況,鄰裡鄉親都是了解的,但是每家日子都過得很緊巴,也都愛莫能助。就在這時,一個叫劉繼祖的地主出現了,他大發善心,免費給朱家兄弟提供了一塊地當墳地,這才算是解了朱家的燃眉之急,二人簡單地將父母遺體用麻布包裹,就葬在劉姓地主提供的地裡。

▲朱元璋青年時期舊照

眼見家鄉已經沒了活路,兄弟二人一合計就決定各自逃生。誰也沒有想到,到這個17歲的放牛娃為了混口飯吃會參加起義軍,更不會料到他竟然一路高歌猛進,發展起了自己的勢力,甚至還在那個豪傑輩出的年代披荊斬棘,成了最後的勝利者,統一全國建立大明王朝。

▲鳳陽明祖陵

昔日有韓信「一飯千金」的佳話,朱元璋發達後為彰顯自己的仁德,也沒有忘記當初那個伸出手拉他一把的地主劉繼祖。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朱元璋下詔封劉繼祖為義惠侯,正妻婁氏為侯夫人,專掌奉祀鳳陽皇陵,蔭及子孫,與明朝相始終。這就是「一地封侯」的典故。

▲明太祖朱元璋劇照

眾所周知,朱元璋是位有些殘暴的開國皇帝,登基不久便對那些跟隨其打天下的功臣舉起屠刀,連連暗諷他當過和尚的人也沒有放過。執政期間,朱元璋極度厭惡貪官汙史,甚至達到了見一個殺一個的地步。這些行為無疑與其貧賤出身有關,畢竟古往今來的統治者中,沒有他出身這麼卑微的。不過在這件事上,朱元璋「不諱龍潛之事,不忘馬鬣之恩,存故舊,報德施,大哉聖孝,真只千古矣! 」

參考文獻:

《萬曆野獲編·補遺卷》

相關焦點

  • 朱元璋童年給地主劉德放牛,朱元璋當皇帝後,地主劉德結局如何?
    草根皇帝朱元璋的一生堪稱傳奇,從放牛娃一路逆襲,蛻變成為九五之尊。他經歷了童年時的苦難,嘗盡了人世間的冷暖,尤其小時候地主劉德的壓榨。
  • 成為皇帝的朱元璋,為何殺無數開國功臣,也不願殺曾欺辱他的地主
    因此奠定了大明發展的基礎。感興趣的話可以看一下這本書。明太祖朱元璋驅逐元虜,推翻元朝暴政是其最重要的功績。他從當年為地主種地放牛的小山村,逐漸成長為統帥千軍萬馬的將領,最後成為開國皇帝。是完全從社會底層成長起來的,那麼作為一個放牛娃是如何做到這些的呢?由於朱元璋在家中排行老八,所有母親叫他朱重八。
  • 黃陵石山村劉姓一族守護黃帝陵的故事
    【守護黃帝陵的傳說】 石山村劉姓一族守護黃帝陵的故事 在黃陵縣橋山軒轅廟東麓,有一個古老的村莊,原名鳳嶺莊,解放後改名叫石山村,村裡居住著劉姓宗親,他們世代是黃帝陵的守陵人。
  • 上海新地標:本想建成古巴比倫「空中花園」,結果吐槽像「墳地」
    上海新地標:本想建成古巴比倫「空中花園」,結果吐槽像「墳地」文/旅者心心哈嘍,大家好,我是旅者心心,歡迎閱讀本篇文章。這次心心要說的是上海的一處新地標:這裡本想建成古巴比倫的「空中花園」,結果卻被網友們吐槽像「墳地」。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上海作為魔都,是一座國際化大都市,也是我國最著名的城市之一,這裡的繁華程度讓人難以想像,隨處可見高樓大廈。眾所周知,上海最著名的地標性建築是東方明珠,這是每一個到上海旅行的人必去的打卡地。
  • 上海新地標:本想建成古巴比倫「空中花園」,結果吐槽像「墳地」
    上海新地標:本想建成古巴比倫「空中花園」,結果吐槽像「墳地」文/旅者心心哈嘍,大家好,我是旅者心心,歡迎閱讀本篇文章。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城市也在不斷發展當中,城市中的建築更是拔地而起,每一座城市也都有屬於自己的地標性建築。
  • 這塊墳地能有多厲害?出過22個皇帝,京滬高鐵都得架橋而過
    在修建京滬高鐵時就曾遇過這樣一件事:京滬高鐵修建時,預計從安徽一地經過,但此地卻有一塊墳地擋住了高鐵的去路,經過商議,高鐵設計師決定從此地繞道並架橋而過,從此,筆直的高鐵軌道在這裡變成了彎的,而且比原來的設計多花費了2億多,這塊墳地能有多厲害呢?
  • 臺灣劉姓
    據臺灣文獻委員會的最新人口姓氏調查資料統計,在今日臺灣的2300萬人口1700個姓氏中,劉姓仍佔3%左右,人口約60多萬,在臺灣姓氏中排在第8位。臺灣劉姓主要來自大陸的福建,其次是廣東和江浙地區。劉姓進入臺灣的歷史,因典籍記載不詳,明朝以前已不可考。有明確記載的劉姓入臺,較早的可以追溯到明朝末年,主要是隨鄭成功大軍進去的,比較著名的有平和人劉茂燕、劉德龍等。
  • 臺灣劉姓介紹——劉氏文化
    很早以來,劉姓就是臺灣島上的主要居民之一。據日佔時期1930年的姓氏抽樣調查,在當時臺灣的31003戶193個姓氏中,劉姓人口佔3.2%,排在第9位。1954年臺灣省文獻委員會對臺灣姓氏的不完全調查統計資料顯示,當時臺灣共有737個姓氏,而劉姓佔當時人口的3%,仍排在第9位。
  • 內蒙古一男子竟在草場上建墳地,結果……
    內蒙古一男子竟在草場上建墳地,結果…… 2019-08-10 10: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是因為景區是善心大發嗎?其實景區能賺更多
    那麼,景區這麼做,是因為善心大發嗎?顯然不是。當然得承認,針對醫護人員免票,絕對是富有愛心的。那麼,景區紛紛免門票,又是所為哪般呢?其實,景區這麼做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現在,人們出行比以前要謹慎得多,因此遊客量少了。再加上景區自身也必須有防疫措施,比如限制遊客總量啦,暫停室內項目啦,也會影響景區的收入。免門票,並不代表景區完全免費。免門票的景區,一般還是會收取小交通費、保險費、停車費、衛生費等費用。如果遊客量暴增,這些收費帶來的收益也是很可觀的。
  • 史上3個著名放牛娃,都成了皇帝,其中兩個是充滿傳奇的開國之君
    皇帝和放牛娃,這兩個看起來地位差別極大的職業,在神奇的歷史面前,竟然上演過3次放牛娃當皇帝的草根傳奇。圖片來自網絡一、最出名的放牛娃:朱元璋要說朱元璋是最出名的放牛娃,這個沒有爭議吧,他簡直可以稱為放牛娃的代言人。因為八月初八出生,朱元璋原名「重八」,他家幾代務農,朱重八從小幹農活,還給地主劉德家放過牛,許多關於他的傳說,身邊總伴著一頭老牛。
  • 臺灣劉姓簡介
    據臺灣文獻委員會的最新人口姓氏調查資料統計,在今日臺灣的2300萬人口1700個姓氏中,劉姓仍佔3%左右,人口約60多萬,在臺灣姓氏中排在第8位。  臺灣劉姓主要來自大陸的福建,其次是廣東和江浙地區。  劉姓進入臺灣的歷史,因典籍記載不詳,明朝以前已不可考。有明確記載的劉姓入臺,較早的可以追溯到明朝末年,主要是隨鄭成功大軍進去的,比較著名的有平和人劉茂燕、劉德龍等。
  • 朱元璋求地主安葬父母被拒,稱帝後再見70歲的地主,該怎麼辦?
    朱元璋出身平凡,祖上都是為地主工作,他們家一無田地,二無糧食,更無餘錢供朱元璋讀書。當朱元璋的父母和兄長相繼過世時,他甚至無法找到一片土地來安葬自己的親人。那時,朱元璋窮困潦倒,處境悽涼,他向地主求去塊兒地,埋葬父母,卻遭到拒絕。
  • 農村墳地改革,對於原有墳地你有啥想法,第3點太戳心
    但進行農村墳地改革時,就會面臨如何處理現有墳地的問題,對於這個問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各抒己見。有一種觀點認為,既然是廁所革命,就應該對所有墳地一視同仁,將原有的墳地全部拆掉,也有一種觀點認為應尊重原有墳地習俗,對原有墳地一律保留。身為一個在恩施生活了幾十年的純正農民,我認為對這個問題不能有任何一概而論的看法,要根據實際情況加以討論,第一,尊敬有主墳場的意見。
  • 歷史上三個草根放牛娃為何能逆襲成開國之君?
    皇帝和放牛娃是兩個懸殊極大的「職業」。在歷史捲軸裡,竟然上演過三次草根放牛娃當上皇帝的傳奇故事。他們就是:劉秀、朱元璋和劉盆子。為什麼放牛娃能逆襲成開國之君,成為一代帝王?讓我們一起來探討緣由。劉秀九歲時父親劉欽去世,無依無靠的他由叔父劉良撫養,做起了無憂無慮的放牛娃,然而在他27歲那年突然開竅了,趁天下大亂之際起兵,從此人生就開了掛。掃平各地的割據勢力,登基稱帝,統一全國,開創盛世。據說劉秀不僅有出眾的領導和軍事才能,還長得非常帥氣呢。
  • 臺灣劉姓——劉氏文化
    據臺灣文獻委員會的最新人口姓氏調查資料統計,在今日臺灣的2300萬人口1700個姓氏中,劉姓仍佔3%左右,人口約60多萬,在臺灣姓氏中排在第8位。臺灣劉姓主要來自大陸的福建,其次是廣東和江浙地區。劉姓進入臺灣的歷史,因典籍記載不詳,明朝以前已不可考。有明確記載的劉姓入臺,較早的可以追溯到明朝末年,主要是隨鄭成功大軍進去的,比較著名的有平和人劉茂燕、劉德龍等。
  • 放牛娃撿到一個銅錢,掛在牛脖子上,專家80元收走,如今價值千萬
    一天早晨,暴雨終於停了,六安縣青山鄉的一個放牛娃小張趕著黃牛來到了老虎山上。老虎山是一座大山,山上草木茂盛,野生動物眾多,是附近村民理想的放牛和採藥地。黃牛奔進山坳,放牛娃顧不得山路泥濘,隨後追了過去。當放牛娃小張追進山坳後,發現黃牛停在了一個塌陷的土坑邊,黃牛低著頭用鼻子嗅著土坑,前腿一個勁兒地往土裡刨。
  • 如何看墳地風水好不好
    在看風水這個行業中,風水師在看墳地好不好首先會看看水是從何處而來,又是從何處而去。而且還需要注意的是穴前門堂的水是什麼情況,所以墳地好不好與水息息相關。正所謂「山管人丁水管財」,這是因為墳地的風水好壞會直接影響後代子孫的財運。而墳地四周的塵土好壞則會影響後代的人丁是否興旺,所以選墳地也要看土。2、選墳地還有前朝後靠左右抱的原則,符合這項規則的就是好墳地。
  • 我國民間最牛的墳地,不是皇陵卻勝於皇陵,國家修鐵路都要繞道
    在封建社會,如果皇帝或者地主階級看中了誰家的地,你身為一介草民是無法拒絕的,因為根本鬥不過他們。但是歷史上我國民間還偏偏就有一座比皇陵還牛的一座墳,連皇帝也不敢碰它,國家修起鐵路來也得乖乖地繞道而行。這座有名的民間古墳那便是武清曹氏祖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