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最普遍的,最常見的還是雙軌在地上的那種。我們都知道日本的軌道交通十分發達,發達到讓乘坐者有些不知所措。的確是這樣的。日本的這些列車線路大致有這麼幾多:一個是線路多,一個是運營方多,一個是運營形式多,一個票務類型多。
線路多,就不多說了。運營方多,指的是有公營的,有私營的,某個區域內有多個公司運營相似的路線。例如在關西的大阪、京都、神戶等地之間,除了JR西日本,其他的還有阪急線,京阪線,近畿線,南海線等。當然,就日本全國來講,多數地方,還是要靠JR線。
運營形式多,指的是,在列車的運營方式上,多種多樣。就單條線路說,運營的列車就分為慢車(普通)、快車、特快、特急等形式,滿足不同人群的需要。在編組上也是多種形式,有一節車廂的,有兩節車廂的,有多節車廂的。甚至還有分身術。例如從東京出發去往東北方向的列車,就有可能在盛岡這個站分為兩輛列車,分別去往青森和秋田。另外,不同的運營公司之間,可以相互借用對方的軌道線路運行,例如京阪的列車會借京都地鐵的線路跑,阪急的車會在大阪地鐵線上跑,所以時常在查詢日本列車時刻表的時候,會出現某某直通,換乘不要的提示。
日本有些電車會搞些特色,搞個專題塗裝的痛車什麼的算是小case。例如有去往鳥取縣(青山剛昌的故鄉)的列車會有柯南的痛車,又例如經過京都動畫本社的京阪線會有吹奏部的痛車。另外像伊賀鐵路那樣的,把車廂和車站用忍者的元素裝扮起來,這樣的操作也不算新鮮。像南海線的機場急行列車那樣,用一個很拉風的車頭和車廂,也算不得什麼。那些旅行線路時常會弄些別樣的車廂車頭來。
日本電車的票務類型也是很多的。有次數票,有時限票,有幾家公司之間的通票,有各種區域內的通票,林林總總,讓人眼花繚亂。每次去日本前,我首要要做的事情,就是查詢各種通票的使用範圍,然後根據通票來決定旅行的總體時間,各個城市間的順序,以及在各個城市停留的時間。而且還要根據通票的使用範圍,是否包括公交車等信息來規划具體的路線。這是一件很繁瑣的事情,但是也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必須認真規劃才行。
日本的電車運行多數情況下是準時的,不過遇到延遲的時候也不算是小几率。我就遇到好幾次。第一次是在青森,末班車因為有人臥軌而延遲了;一個是去年,準備從岡山去出雲,但是車次臨時取消了,據說是因為前一天暴雨,而後換了後面的車次,但是運行時間也大大延長,導致整個出雲的遊覽計劃做了臨時的變更。還有一次,也是在去年,從京都回大阪,結果那天不知道為何晚上8、9點的時候,JR線全面紅色延遲,臨時改乘其他線路的車。而且在日本的車上,也時不時會看到某某線路延遲的消息。
在日本乘坐電車,如果是在大城市,或者旅遊者多的線路上,車廂內一般都是有日英雙語或者日英中韓四語播報站名,通常還有大屏幕顯示站名,也是幾種語言。所以對於中國旅行者來說,還不是很大問題。不過如果去一些偏遠的地方,一些偏僻的線路,在那種老式列車內,則不僅沒有屏幕顯示,就是播報站名也不是電子的,而是司機大叔的現場播音。而且用司機來播報站名在日本還是很普遍的,即使有了電子的,司機也要自己再播報一遍。所以,如果是坐上了這樣的車,最好打開地圖APP或者是日本列車的APP,它可以告知你到哪一站了。
一般來說,日本的車上是不查票的,不過也有會查票的的線路,例如從東京去往富士山的富士急行線,它上面有列車員查票,據我個人分析可能是為了或許準確的旅客到站信息。另外像來往大阪市內和關西機場之間的南海線急行列車上也有查票的,這是因為這個急行列車是要另外收取所謂急行費的。我發現,基本上所有的去往機場這樣地方的急行車次,都是要另外收取一個急行費的,也就說花錢買時間。
日本的電車是不是都很擠呢?就我觀察,除開東京、大阪這兩處大都市內的某些線路某些時間段外,以及某些旅遊線路外,其實日本的電車不會太擁擠。我個人還沒有乘坐過很擁擠的車。
日本的車,有一樣東西我感覺十分可以被國內借鑑的,就是通常會在座位的上方設置一個行李架,如同火車一樣,地鐵也會有,這樣會十分方便旅行的人。
因為日本的電車多是在城市內或者城際間運行,所以車廂內通常是不會設置有廁所的。不過一些運行時間長的車,或者是較大區域範圍內運行的列車車廂內還是有廁所的。這些廁所有些是很簡易的,空間很小。有些車內的則比較大,設施比較完善。
日本的電車上,多數都是有列車員的,一般會有一到兩名。這些列車員,穿著制服,有男有女,他們在各個車廂內來回行走巡視。每次走完一節車廂,要進入下一節車廂的時候,他們會回身過來,讓後向車廂內的乘客鞠躬行禮。這是很特別的。日本電車,有一點和國內的車不同,每一節車廂和另外的車廂之間不是直接連通的,而是多了門,從一個車廂進入相鄰的車廂要開兩扇門, 一扇自己的,一扇相鄰的。兩扇門之間有個短短的通道。
最後說說JR通票的事。赴日旅行,很多人會買JR的通票。我個人買過好幾種,有東京到函館之間可以用的7天通票,有東京廣域內使用的3天通票,有大阪京都附近的通票,有西日本的通票等等。前些年買的JR通票,是一個本子類似的,需要走人工檢票通道。18、19年去的時候,改為了可以走自動閘機的磁卡票了。不過這個磁卡票,去年的時候,有一次被卷進閘機卡住了,工作人員拿出來後,我後面再使用的時候就不太靈了,時常是報警,還是要走人工通道。即使是在大站找到站務辦公室處理了後,還是不太靈。
日本車站的閘機,有一些很有意思,它是常開的,只有在檢測到票有問題的時候,才關閉。國內都是常閉的,票正常才打開。當然,日本也是有常閉的閘機。兩種閘機都有。
18年那次,因為要趕飛機,所以去車站的時間比較早,不到6點,車站內雖然開始運營了,但是看不到有站務人員。我當時用的是要走人工通道的票,一時不知道怎麼辦,走自動閘機,閘機檢測後自動關閉了。我一時為難。然後我找到站務辦公室那裡,那裡關閉著,我看了看,發現它有一個說明,說沒人的時候可以按一個按鈕,對著喇叭說話。我按照這樣去做,對面有人回應了我,我對他說,我是外國人,用的JR通票。然後,他就讓我再去過閘機。我就去過閘機,果然沒有欄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