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不住各位,喜酒沒你們喝的,大家請回吧。」前不久,泗陽縣來安街道六塘村的「新風禮堂」門口,村民戴恒生邊感謝鄉親們來給女兒賀喜,邊委婉地謝絕鄉親們隨禮。
今年60歲的戴恒生,有3個孩子,出嫁的是小女戴海青。出嫁前,戴海青纏著爸爸要把婚禮辦得隆重一點,可戴恒生說自己是黨員,要帶頭移風易俗。結果,連自家人在內只辦了8桌酒席。
戴恒生說:「現在提倡人情減負,都是為老百姓好的。再說了,禮大了遲早是要還的,來往越多,負擔越重,一兩百塊錢來往最好,兩下負擔輕。」戴恒生妻子趙梅笑言:「女兒結婚,都是直來直、不拐彎的親戚。」
連戴恒生在內,六塘村有近20戶在「新風禮堂」操辦紅白喜事。六塘村黨支部書記盛習建說,過去,村民生日、結婚、過壽、升學、買房都要操辦,覺得這樣有面子。禮金也水漲船高,人情負擔越來越重。為減輕村民的人情負擔,村裡根據市縣要求,在村部建起了「新風禮堂」。
走進六塘村「新風禮堂」,可以看到,禮堂高大寬敞,足有500平方米,禮堂分兩排擺放著10張圓桌,每張圓桌配備10把椅子,圓桌上擺著「人情減負宿9條」等提示卡。四周牆上,張貼著「宴席操辦標準」「宴席菜單」「志願者名單」「支客名單」和「廚師名單」。
有了「新風禮堂」,如何讓村民用起來?盛習建介紹,村裡成立村幹部、支客、廚師參與的人情減負小組,制定人情新風村規民約,刷寫「請客要適度、宴席不鋪張」「隨禮往來一二百、不把人情變成債」和「人情新風宿9條」等標語,利用村裡的道德講堂,教育引導村民節儉辦事。村裡還與黨員幹部籤訂《文明節儉操辦婚喪喜慶事宜承諾書》,黨員幹部和支客家庭遇到紅白喜事,帶頭到「新風禮堂」操辦,為人情減負做好榜樣。
建設「新風禮堂」,目的是減輕人情負擔。盛習建說,對滿月酒、升學宴、壽宴等可辦可不辦的儘量不辦,對婚喪嫁娶等非辦不可的明確操辦標準,酒席不超過8桌、每桌菜價不超過500元,禮金不超過200元,辦喜事提前一周報告村人情減負理事會。同時,出臺紅白事獎勵辦法,少於5桌的獎勵500元,6到8桌的獎勵400元。
「到新風禮堂辦事,從頭到尾幫辦,保證妥妥帖帖,主家不用煩神。」村民李興國所說的幫辦,是由老黨員、老幹部、老教師、「老支客」組成的人情減負志願服務隊,負責幫助主家策劃桌數、標準、禮儀、迎送、用車、音響等項服務,為村民量身打造最節約的辦事方案。
支部引導,黨員帶頭,村民響應。如今,六塘村民遇到紅白喜事,都會主動到「新風禮堂」操辦,並嚴格按照標準請客。李興國70歲生日、李培成孫子滿月、徐家榮老伴80歲生日,都沒辦酒席。周克權女兒出嫁,放在「新風禮堂」擺了8桌酒席。他說,禮堂環境好,配套全,服務周到。
像六塘村這樣的「新風禮堂」,遍布泗陽縣13個鄉鎮街道的大部分村居社區。「新風禮堂」,已經成為泗陽新時代文明實踐的經典之作,對於控制紅白喜事規模、規範人情標準、節約操辦成本、減少人情開支和弘揚淳樸民風,產生了強勁的助力作用。據統計,2019年以來,該縣128個「新風禮堂」共承辦紅白喜事2600餘次,減輕群眾人情負擔1820萬元。 (張耀西 盛虎 李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