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麒麟談單身原因:學會獨處,是人生必走的路

2020-12-25 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

文|奧特曼打怪獸(富書專欄作者)

在最新一期《心動的信號3》中,郭麒麟首次談及現在單身的原因,主要包括:容易忽略親近人的感受、根本不懂浪漫、沒人看得上。

他認為人對孤獨和陪伴的需求是不定期的,對自己而言現階段需要孤獨的的時間更長,一個人過日子也很爽,所以沒有談戀愛。

19年隨著慶餘年的熱播,郭麒麟將範思轍歡脫搞笑的形象,刻畫的淋漓盡致,受到了很多觀眾的好評。

即使14歲被迫輟學,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輟學之前他成績經常名列前茅。

離開學校後,他並未停止對於知識的汲取。正如郭德綱所說:一個人可以沒有文憑,但是必須有文化。

綜藝節目中,成語脫口而出、口算能力也讓眾人連連感慨。

所謂要想人前顯貴,必得人後受罪。他也曾一個人苦練基本功、熬夜寫劇本。

19歲那年,郭麒麟還憑藉頑強的意志力,減肥成功。

如今的他開了相聲專場,參加歡樂喜劇人,他所演繹的每個作品都能讓觀眾開懷大笑。

周國平在《愛與孤獨》中說:孤獨是人的宿命。

它基於這樣一個事實:我們每個人都是這世界上一個旋生旋滅的偶然存在,從無中來,又要回到無中去,沒有任何事情能夠改變我們這個命運。

人生短暫,一個人和自己相處的時間最久。當一個人慢慢喜歡並學會享受一個人的時光,會漸漸明白:孤單是一個人的狂歡,狂歡是一群人的孤單。

成長在某種程度上而言,就是告訴我們:無論處於哪個階段的人,只有當一個人靜下來,才能看清過去、珍惜現在、為將來努力。

不盲目合群

李尚龍在《你只是看起來很努力》一書中說道:騙別人很容易,騙自己更容易,可是騙世界有點難,無法決定自己的圈子,但是你能決定自己的理想境界,合群可以但不可盲目合群,那是墮落的開始。

不強迫自己跟隨周圍人的節奏。生活是自己的,不要活給別人看。

大學同學張珍,是一個活潑可愛的四川妹子。入學時,高考成績是我們班第二名。她很喜歡看書,剛開始經常早起泡圖書館。

一個月後,她跟隨其他舍友,商場購物、買化妝品、KTV嗨歌,玩得不亦樂乎。經常熬夜開黑、追劇,上課也一反常態地遲到。

成績更是一落千丈,本來有機會衝擊國家獎學金的她,也落選了。

後來一起交流的過程中,她才敞開心扉地說,很害怕一個人待著,樂於群居生活,喜歡有人陪著的感覺。

她坦言,高考是和閨蜜王璇一起衝刺的,只是沒能到同一個城市上大學,所以一個人做事情總感覺空落落的。

於是她一個人早起去圖書館的時候,沒堅持多久就成了如今的狀態。

她心裡也清楚,現在是自甘墮落的狀態,她害怕改變,也害怕失去所謂「好友」。

叔本華說:人們聚會的場面越大,就越容易變得枯燥乏味。只有當一個人獨處的時候,他才可以完全成為自己。

誰要是不熱愛獨處,那他也就是不熱愛自由,因為只有當一個人獨處的時候,他才是自由的。

對於個人而言,盲目的從眾,會失去自己原有的堅持。漸漸在自以為是的熱鬧中,迷失自己。

不斷地去適應和尋找別人的節奏,也會與更好的自己背道而馳,墜入自我墮落的深淵。

在獨處中思考

知乎上有人提問:人為什麼要學會獨處?

高贊回答是:

獨處的本質目的是為了保持自我,懂得獨處的人一定懂得如何與自己的內心對話。

獨處讓別人的聲音消失,讓吵鬧中聽不見的自己的聲音逐漸響起。在交往的過程中,我們把注意力放在別人身上,而只有在獨處的靜謐中,我們才能將重心重新移回到自己的身上。

獨處對於每個人的意義,是回歸本身、學會思考。

17年因為一部網劇《白夜追兇》,潘粵明再次翻紅。

在劇中,潘粵明飾演的雙胞胎弟兄,性格完全不一樣。哥哥是一個警察,成熟穩重、心思縝密;而弟弟性格活潑,不拘小節。

角色之間的自由流暢的切換,以及紮實的表演功底,使得他再一次獲得了掌聲。

74年出生的潘粵明,20歲參演個人首部電視劇《三國演義》,2002年主演《情不自禁》獲第9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

隨後,分別與劉濤和趙薇搭檔出演了《白蛇傳》以及《新京華煙雲》,廣受好評,被很多觀眾熟知。

由於婚變門等風波,事業一度陷入低谷。還被媒體貼上渣男、爛賭等標籤。

那幾年他接不到戲約,他重新回到話劇舞臺,潛心磨練演技。

在他最孤獨、落魄的幾年時光中,他開始研究繪畫、書法、廣泛閱讀各類書籍,看了很多出類拔萃演員的作品,不斷通過學習充實自己。

在參加跨界歌王時,被此劇總製片人袁玉梅發掘,出演了白夜追兇。

歌德說:人可以在社會中學習,靈感卻只有在孤獨的時候,才會湧現出來。

在獨處中,學會思考,擯棄一切雜念,方能真正看清自己的內心,朝著清晰的方向繼續向前。

一個人獨處的時光,灑滿辛苦的汗水、伴隨無數的掙扎,藏著無數次堅持,最終會讓一個人涅槃重生。

獨處能使一個人瘋狂生長

心理學家溫尼科特說:「擁有獨處能力,是一個人情感成熟的重要標誌。」

一個人的時候,內心反而不受幹擾、豐滿而充盈。

美國著名作家梭羅,為了完成巨作《瓦爾登湖》,曾獨自一個人在瓦爾登湖居住長達兩年零兩個月之久。

在這兩年的時間裡,他獨自一人建造了房屋。一個人耕耘、釣魚、看書、寫作。

正是一個人獨自生活的這段經歷,使他對於生活的實踐有了更加深入的思考。最終完成了這部偉大的作品。

帕斯卡爾也曾說過,幾乎我們所有的痛苦,都是來自我們不善於在房間裡獨處。

很羨慕朋友湘湘的生活狀態,自從和男友曉斌分手後,就在周圍人都以為她要傷心低落很久的時候,她卻默默重新出發,將獨處的時光過得有滋有味。

如她所說,重新撿起了很多好習慣,讀好書、跑步、旅行。半年之內,讀了十幾本書,自學了新媒體寫作,寫了很多好文章。

練出了令很多人都豔羨的馬甲線,去看了大上海的繁華、吃了青島的海鮮、感受了雲南大理的迷人風光。

李尚龍說:「寂寞是最好的增值期,不幸的是,那些獨處的時間,終究會隨著我們年齡增長而減少。

珍惜獨處的時光,好好加以利用,會讓一個人閃閃發光。

路走過半的時候,人才會發現,那些細碎的時光中,人被撕裂過無數次,也自我癒合過N多次。再次轉身回望的時候,才發現每一段傷口的癒合,都是一次重生。

網絡上有一句很扎心的話:這個世界上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無論是朋友、伴侶、還是親人,都沒辦法真正意義上去理解你所有的一切。

一個人,要麼讀書,要麼旅行。身體和心靈,總要有一個在路上。

人生要耐得住寂寞,才能等得到繁華。

作者簡介:奧特曼打怪獸,富書專欄作者,富書寫作營學員,富小書的人,喜歡用文字去表達自己,堅信只要努力一定會有收穫!希望所寫文字可以帶給別人力量,去面對生活的風和浪,本文首發富小書(ID:fxsfrc),你身邊最好的閨蜜,富書2018重磅推出新書《好好生活》。

註:本文章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郭麒麟談單身原因:學會獨處,是人生必走的路
    在最新一期《心動的信號3》中,郭麒麟首次談及現在單身的原因,主要包括:容易忽略親近人的感受、根本不懂浪漫、沒人看得上。 人生短暫,一個人和自己相處的時間最久。當一個人慢慢喜歡並學會享受一個人的時光,會漸漸明白:孤單是一個人的狂歡,狂歡是一群人的孤單。 成長在某種程度上而言,就是告訴我們:無論處於哪個階段的人,只有當一個人靜下來,才能看清過去、珍惜現在、為將來努力。
  • 郭麒麟現在單身的原因,沈夢辰為杜海濤慶生,李現髮長文告別良鄉
    在近期播出的綜藝《心動的信號》中郭麒麟首次袒露自己現在單身的原因,郭麒麟表示自己很享受孤獨享受一個人的時候就選擇單身,等需要陪伴的時候就會去談戀愛。李現主演的電視劇《人生若如初見》已經正式殺青,李現在社交平臺髮長文告別良鄉,李現表示回憶這一年多受益良多、通過這部劇自己學會了騎馬,日語,看歷史文獻,剃頭等無數次的定妝,雖然不舍良鄉,但未來的路我還得繼續。
  • 郭麒麟自曝現在單身原因,三點原因很扎心,你知道你為什麼單身麼
    近日,在某綜藝節目中,德雲社的相聲演員郭麒麟在接受訪問時,郭麒麟很直接的說出了自己單身的原因,這原因也和很多大齡單身青年的原因很相似。郭麒麟作為德雲社掌門人郭德綱的長子,所以郭麒麟格外的備受關注,再加上郭麒麟表演的相聲風趣幽默,而且在多款綜藝節目中,帶來很多精彩的表演。
  • 一個人總要學會享受獨處
    如果可以應該沒有人選擇獨處,可能有些人會說:「我就是喜歡獨處,這樣可以擁有自己全部的時間,」但也難保獨處久了,就不會害怕孤單和寂寞呢?也有些時候,會對周圍的人、事、物感到無比的厭倦和乏力,會想要一個人獨處。那麼該如何獨處呢?人生來就是孤獨的,誰都不可以永遠陪伴走完人生這條路。
  • 學會獨處、擁抱獨處
    只不過是為了談一點自己當下的感受,也許獨孤九劍就是在孤獨情況下創造出來的,在武俠小說創作家的筆下,哪種武功的創造不需要一個人深山獨處閉關呢,誰知道呢!上小學的時候,總是渴望有很多人可以一起玩,哪怕是放學回家也希望能夠有幾個小夥伴一起回家,哪怕會為了將就別人而選擇了一條更遠的路也不在乎。
  • 人生的最高境界是學會獨處,遠離喧囂,寧靜而以致遠
    然而對於很多人來說,物慾橫流的當下社會,獨處已經是很難的事情。其實,對很多人而言,學會獨處是提升自我修養的最好捷徑。人生因此而與眾不同。我下意識的認為學會獨處的人內心是豐富的,強大的。我感覺與人群消磨很多時候也特累,且毫無意義。更喜歡一個人逛街,想買就買,不用怕耽誤別人的時間,也不願聽別人的參考意見。
  • 安靜的獨處,人生最美的境界
    安靜地看一部電影,安靜地吃一頓飯,安靜地聽一首歌,安靜地走一段路,都會給自己帶來新的體驗。隨著年齡的增長和沉寂,讓內心更加充盈,讓生命擺脫浮躁而逐漸趨於安靜,感受獨處時光的靜謐與幸福與各種小美好,步調就會慢下來,心,也會跟著步調靜下來。
  • 學會獨處(人生美文)
    ,哪怕你以後寂寞的時候也會甘於寂寞,而不會去心浮氣躁不能控制自己,你能讓自己更好的學會獨處,並善於利用它,便能讓你在沉默中爆發。我們經歷著人生百態,總有一些無法去訴說的無奈,我們不能總是去依靠別人,因為你也許在什麼時候就失去了依靠,我們總要讓自己學會在心裡默默忍受,在不知不覺中把它消除掉,學會獨處可以讓自己更好的成長,然後開始強大,你能和孤獨更好的相處,它便能還你一個堅韌不拔的內心,在獨處中去不停的磨練自己的心性,你將會看到一個更好的自己。
  • 如果你身處低谷,請你學會獨處。
    人生路上,遇到困境,陷入低谷,在所難免。面對此時的苦難,你首先要做的是,學會獨處,保持沉默。為什麼要學會獨處呢?學會獨處,就學會了自立。學會了自立,就不會一遇到難題就一籌莫展而亂了方寸,就不會一遇到難題就想著求借人家。求人不如求己,自立更生,艱苦奮鬥,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也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精粹。中華文明綿延五千年而生生不息,成為世界上唯一沒有斷代的文明,是與民族的獨立自強精神密切相關的。一個民族如此,一個家庭也是如此,一個人也是如此。幼兒園教育孩子從小要學會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義務教育階段教育青少年自己不會的事情要學著做。
  • 人生,沒有白走的路,除非走錯了
    學會珍惜當下,認真地走好人生的每一步才是最重要的。過去的終究會過去,現在做的的才是未來會獲得的,人生沒有白走的路,只要努力過,每一步都算數。02 人生無常人的一生中,唯一不變的就是一直在變。如果總是糾結於曾經的努力,往往就無法適應這個多變的人間。
  • 學會和自己獨處,心靈才能得到淨化
    1、學會和自己獨處,心靈才能得到淨化。獨處,也是靈魂生長的必要空間,只有靜下心來,才能回歸自我。心靈有家,生命才有路。只有學會和自己獨處,心靈才會潔淨,心智才會成熟,心胸才會寬廣。獨處,是一種靜美,也是一種修煉。能夠在獨處時安然自得,才會在喧囂時淡然自若。早上開心快樂!
  • 學會獨處的人,不會感到寂寞
    但你若問我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首當其衝的必是:做一個學會獨處的人。因為學會獨處的人,這輩子都不會感到寂寞。獨處的時候應該做什麼,可以做什麼?閱讀,足矣。當然這裡要強調的是,這裡的閱讀並不是我們平常所說的功利性的閱讀,不是為了去考試或者是增長某一方面的知識而進行的閱讀。
  • 電影《重慶森林》:學會高質量獨處,是一個人成熟的標誌
    這世間所有情感都是如此,友情、愛情、親情,都是孤獨疲乏時的落腳處,因為有了這些情感,我們便少了獨處的時間。 但在你一無所有,為不知前路幾何摸爬滾打,那時候的你才是真正的孤獨,而陪伴你,在你前面為你明燈開路的,只有你自己。
  • 獨處,是一個人真正的自由,願我們在獨處中學會思考,學會獨立
    01隻有猛獸才會獨行,道不同,不相為謀,只有相處後才知道到底會不會走在同一條路上,真正的朋友是不會一直口是心非的說著你不胖,你多吃點的,很享受一個人的時候,健身,聽音樂,幹自己想幹的任何事情,不用考慮別人的感受,也不用在乎別人的想法,當有一天你足夠強大
  • 餘生,學會和自己獨處
    就在你懷疑自己的時候,你又聽到父母說的那句話:「多一個朋友多一條路,」你又開始自己最初的想法,強行去迎合別人,儘管還是那麼突兀,可你還是沒有放棄。慢慢地,在長大的過程中,你經歷了交友盛宴中談笑風生,奔赴了一場又一場的繁華與熱鬧。長大之後,你才發現,所謂的友誼,就像這候鳥南飛,萬河歸海一樣,終究是要散開的。
  • 24歲郭麒麟為何還不談戀愛?除了郭德綱催促,大林是這樣說的
    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大家好,我是您們的朋友老王談沮喪,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女星千千萬,24歲郭麒麟為何還不談戀愛?除了郭德綱催促,大林是這樣說的。作為德雲社的少班主郭德綱大兒子,如今24歲的郭麒麟也是被寄予厚望,除了在相聲圈有所名氣以外,如今涉足影視圈綜藝圈的他也是慢慢打開了名聲,儘管在事業上的成績有目共睹,但大家最為關注的還是郭麒麟什麼時候會擺脫單身。
  • 人生的最高境界是學會獨處,遠離喧囂,寧靜而以致遠
    然而對於很多人來說,物慾橫流的當下社會,獨處已經是很難的事情。其實,對很多人而言,學會獨處是提升自我修養的最好捷徑。人生因此而與眾不同。我下意識的認為學會獨處的人內心是豐富的,強大的。我感覺與人群消磨很多時候也特累,且毫無意義。更喜歡一個人逛街,想買就買,不用怕耽誤別人的時間,也不願聽別人的參考意見。
  • 習慣獨處的女人,往往有這樣的「特質」,人生的路也會越走越窄
    習慣獨處的女人其實也有一定的缺點,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難的是人能夠掌控好一定的度,既不會讓自己的路變得越來越窄,還能給自己一定的空間。不習慣獨處的人有一定的缺點,而習慣獨處的人也有一定的缺點: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當獨處變成一個人的習慣的時候,人就會開始享受它,那種孤獨感就不會那麼難以忍受。而習慣獨處的人懶得去認識別人,也不想用時間和精力再去了解一個人。
  • 獨處是人生中的美好時刻和美好體驗
    獨處是人生中的美好時刻和美好體驗,雖然有些寂寞,但寂寞中卻又有一種充實。獨處是靈魂生長的必要空間,在獨處時,我們從煩瑣的事務中抽身出來,回歸了自我。這時候,我們獨自面對自己,開始了與自己的心靈以及與宇宙中的神秘力量的對話,一切嚴格意義上的靈魂生活都是在獨處時展開的。
  • 安靜的獨處,人生最美的境界
    安靜地看一部電影,安靜地吃一頓飯,安靜地聽一首歌,安靜地走一段路,都會給自己帶來新的體驗。隨著年齡的增長和沉寂,讓內心更加充盈,讓生命擺脫浮躁而逐漸趨於安靜,感受獨處時光的靜謐與幸福與各種小美好,步調就會慢下來,心,也會跟著步調靜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