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有多虛偽?為吳昕發朋友圈應援,卻僅對她一人可見!

2020-12-18 嬛嬛聊娛樂

成年人的世界裡有很多虛情假意,那些原本看上去很和諧的友誼,實際上卻是不堪一擊,這些情況普通人都經常遇到,更何況是在佑大的娛樂圈呢,畢竟在這個圈子中,利益似乎才是最重要的,朋友也只是逢場作戲而已,而吳昕就遇到過這樣一位朋友,這位朋友為她發朋友圈應援,但卻沒想到卻是僅對她一人可見。

作為主持人的吳昕,經常會參加一些綜藝節目或者活動等等,有一次她要參加一檔節目時,一個朋友也早早的發來了消息,表示已經幫她轉發到朋友圈了。吳昕看到後非常感動,畢竟在她看來,自己和這位朋友的交情並不深,平時也不經常見面,甚至也很少聊天,但是對方卻願意幫自己宣傳,這讓她深感意外,對對方的好感也多了幾分。

而幾天後,吳昕又遇到了另外一個好友,和他也談起了這位讓自己感動的朋友,但沒想到這才知道,原來其他人根本看不到這位朋友發的朋友圈,也就是說,朋友雖然為她應援了,但設置的卻是僅對她可見。不得不說,這個朋友真是太虛偽了,不僅沒有給吳昕什麼實質性的幫助,反而還讓她承了一個人情。

現場的另外一個主持人李維嘉聽到吳昕的爆料後也驚訝了,直接當起了吃瓜群眾,還拉上了葉一茜一起吃瓜,三人便開始討論這個人這個人到底是誰,等到他們都了解到這個人到底是誰後,維嘉來了一句:這太正常了!葉一茜也說:相由心生,這個人的面相就不太好!

看到維嘉和葉一茜的附和後,大家也很好奇,他們說的這位朋友到底是誰呢?有網友表示是張大大,並且是通過看維嘉的口型推測出來的。不過卻並不能確定,而在娛樂圈這樣的地方,也不可能公布出來具體是誰,這只能靠網友們來猜了,大家覺得吳昕的這位朋友到底是誰呢?歡迎留言交流哦!

相關焦點

  • 為吳昕應援發朋友圈,卻只對她一人可見,成人世界有多虛情假意?
    有一種友誼叫做僅對你可見,成人的世界是殘酷的,娛樂圈更甚,表面上看起來和和氣氣,友誼早就變了味兒,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吳昕,有一個為了給吳昕應援發朋友圈的人,卻被她發現只對她一人可見,成人的世界到底有多虛情假意?
  • 為吳昕發朋友圈應援,卻只對吳昕一人可見!葉一茜感嘆:相由心生
    在如今大家都知道,朋友圈有的時候更像是一個人的全部社交圈,隨手點讚或者評論都能夠證明兩個人的交情,而朋友圈的作用也隨著各類微信業務,而變得複雜起來,越是這樣的情況,越顯得單純為你加油的人,難能又可貴。近日在一檔節目上,吳昕也是開始吐槽一個認識的朋友,因為吳昕的節目要上線了,所以這位朋友就表示為吳昕轉發了這個節目會支持的,而作為一個交情一般的朋友,這番話也是感動到了吳昕,讓吳昕感嘆,原來這個人還真的不錯愛。
  • 你有沒有設置過「僅一人可見」的朋友圈
    那個得到一個小小的禮物痒痒撓都興奮不已的自己;那個看見姜小果的朋友圈包包壞了給她買了一個新包的自己;那個千萬次的蹲點只為了一次次的偶遇的自己;那個翻遍了她發的所有的朋友圈的自己;以及那個發了許多僅她可見的朋友圈的自己。
  • 僅一人可見的朋友圈,究竟有什麼?
    作為唯一一個知道這個秘密的人,我理所當然成了她的狗頭軍師。我告訴她,其實想讓對方知道你的心思很簡單,發一條僅對他可見的朋友圈不就行了。這樣既不會影響自己的「公眾」形象,又能讓他看到自己的暗示。這個餿主意一出,閨蜜立刻拍案叫絕。但我卻不那麼開心了,我知道但凡需要這麼做,都是因為此刻並不那麼幸福。
  • 「僅一人可見」的朋友圈,說的全是真心話
    什麼情況,你會發一條「僅一人可見」的朋友圈?你對誰可見?談了半年的女朋友,遠在家鄉的爸媽,暗戀的男孩,扔鍋給你的同事,愛過的前任......不怕你笑,我就發過一次這樣的朋友圈。只讓那個和我曖昧了三個月卻死活不告白的男生看,當時我就想給他提個醒:哎,該說要說啊。
  • 這條朋友圈,僅對你一人可見
    你想要去接近他,卻又沒有勇氣去表白,你想讓對方重視你,卻又害怕得到的是失望。所以我們總是小心翼翼的去試探,偶爾會狂喜,偶爾也會失落。在你暗戀的過程中,有沒有發過一條僅一人可見的朋友圈,矯情的寫一大堆文字,只是為了引起他的注意。可是熬了一個通宵,卻也遲遲沒有等到他的一條留言。
  • 某一天,總有一個人會讓你打開僅自己可見的朋友圈
    但其實這樣剛好幸福的人並不多,你看不到他的朋友圈,不過是因為他僅對自己可見罷了。為什麼有些朋友圈僅對自己可見?因為有些話總是介於不說委屈,說了矯情之間;世界根本沒有感同身受,多的是冷暖自如。更糟糕的可能是,你總扒開自己的傷口給人看,心疼的人很少,多的是撒鹽的。你吐露了一天的心酸和崩潰,在乎你的人除了隻言片語,力不從心;不在乎你的人覺得你整天負能量爆棚,沒有人關心你在說出這些話之前,已經經歷了多少失望和掙扎。所以最後滿腹的心事,變成了一條僅自己可見的朋友圈。
  • 吳昕賣掉朱一龍應援禮,小籠包的回應暖人心
    在多個場合,吳昕明確表達過自己對Hello Kitty的熱愛,可以說她是Hello Kitty的忠實粉絲,為此朱一龍後援會精心挑選了Hello Kitty水晶禮物,有多麼用心不言而喻
  • 朋友圈僅3天可見的人和全部可見的人有沒有區別?主要是這3點
    朋友圈僅3天可見的人和全部可見的人有沒有區別?主要是這3點最近新加了公司的一個同事,於是就點開了他的朋友圈,想查看一番。沒有想到對方看到了我的舉動,於是在我背後笑著說:「我朋友圈是三天可見的,沒有什麼好看的。」
  • 朋友圈「僅對我可見」,我哪知道是假的?
    ——本文系紅網第四屆全國大學生「評論之星」選拔賽參賽作品近日,陝西大V「小楊熱線FC」轉發了一則「西安高速車禍導致7人死亡」的消息,提醒過路司機注意安全,讓人沒想到的是,經調查,這則假消息竟然來源於楊先生(即「小楊熱線FC」)朋友圈中一條「僅他可見
  • 設置僅一人可見的朋友圈表白,竟然同意了,又是令人羨慕的一天啊
    11、孩子站在那裡很無辜,應該在想自己是不是父母親生的孩子12、設置僅一人可見的朋友圈表白,竟然同意了,又是令人羨慕的一天啊。14、姐姐玩的這麼嗨,看樣子肯定沒少喝啊15、給你一次改過自新的機會,快點老實交代,就算不交代我也知道是誰幹的16、媳婦也不知道是來拿快遞還是怎麼的,躺著裡不動了17、,都知道這是什麼,後的應該沒有知道的18、老闆發的衣服有點不合身
  • 張銘恩活用朋友圈功能,只對一人可見,難怪李現說張銘恩很少發圈
    羅志祥之前因為周揚青的一篇分手文章,被大家調侃為是「時間管理大師」,然而這個時間管理的梗還沒過去,娛樂圈又出現了一位因為活用「朋友圈功能」而被稱為大師的男明星,那就是之前陷入到前女友徐璐和追求合作演員胡冰卿之間的張銘恩,原本大家都一邊心疼徐璐小姐姐終究是錯付了,一邊吐槽張銘恩和胡冰卿的發展神速
  • 結婚十周年,他發了朋友圈僅我可見:「太累了,我想離婚」
    今年是第十個年頭,他出差,沒有信息也沒有電話。都是農村出來的人,這十年,走得也不容易。我們在這小城市買了房,貸了車,孩子也上了小學。算是相濡以沫,相親相愛。婚姻的雞毛,人人都有。我們這一段,小事不斷,大衝突少。這個小家庭,是萬千平凡家庭的一個縮影,就這麼一步一個腳印地走。
  • 《我家那閨女》吳昕一人過36歲生日,為自己製作禮物,小蛋糕可愛
    導語:《我家那閨女》吳昕一人過36歲生日,為自己製作禮物,小蛋糕可愛在《我家那閨女》節目中,吳昕受到了不少熱議,吳昕作為知名主持人,工作好人氣高,還顏值高,受到不少人的羨慕,但是在《我家那閨女》上她卻因為有很多壓力而哭泣
  • 把微信朋友圈設為僅可見三天,大多會讓追求你的男孩子有這些想法
    所以,出於保護自己的目的,也會把微信朋友圈設為可見三天的狀態,但這卻會讓追求你的男孩子有這些想法:覺得你有秘密追求你的男孩子要是發現你的朋友圈是可見三天的狀態,那麼,他就無法通過你的朋友圈來過多地了解你。你的過去如何,他就無從知曉。當一個人想要知道卻直接受到阻礙的時候,不免就會多想。
  • 何炅流淚,杜海濤婚禮無望,吳昕逆襲失敗,為何她成人生贏家?
    何炅曾在節目裡說自己有很多粉絲後援會的「應援禮」,這些粉絲,為了自家偶像能得到特別照顧,會給主持人送昂貴且五花八門的禮物。何炅還調侃道,粉絲送的這些應援禮,因為使用了特別的幹膠,打上了「後援會」的標籤,導致撕不下來,只能自己用。
  • 新建群發只對一人可見的朋友圈,那個人從來看不見
    於是……他忍著三天 沒有主動聯繫她發了六條只對她可見的朋友圈他說他請客吃飯誰想去的舉手 她不理他他說他買多了一張電影票誰想去舉手 她也不理他又過了一段時間,她生病了,高燒不退,掛了好幾天水。她躺在床上拿著手機,看著和他的對話框一片安靜,剎那間覺得孤獨又委屈。也不知道是賭氣還是為了證明什麼,她拿起發了一條只對他可見的朋友圈,說自己發燒了很難受,還配了個掛水的圖。
  • 世界奇妙物語之關注者:發朋友圈給別人看,用撒謊和虛偽包裝自己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這個人是什麼樣子,他的生活就是什麼樣子。當我們面對自己生活的時候,很多人對自己的生活並不滿意,想擁有更美好的生活,甚至是和自己的個人條件不相符合的生活。有的人願意用時間和精力去努力建造自己想要的生活,有的人卻只想用撒謊和虛偽包裝自己的生活,偽裝給別人看。
  • 何炅被叫「何大人」,快樂家族翻車,學來的韓國應援文化有多蠢
    娛樂圈老好人何炅跌下了神壇,最近快樂家族收受貴重禮品的負面新聞沸沸湯湯,有網友扒出,何炅、謝娜、李維嘉、吳昕、杜海濤等以支持人,甚至導演。以職務之便收嘉賓粉絲應援團金條、奢侈品等貴重物品,其中某位在二手平臺轉賣獲利被網友估算高達六位數。
  • 一個人越虛偽,他的生活越沉重
    一、虛偽,是一場精神上的自嗨我以前有個同事,自稱是「鞋控」。號稱只買一千以上的鞋子,他認為一千以下的不叫鞋。我這個同事收入並不低,但是他曾經給我們看過他的消費流水,一個月保守要買三雙鞋,多的時候買過十幾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