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08 12: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十八世紀,歐洲迎來了熱巧克力的黃金時代。起初,熱巧克力是用水衝泡而成的,後來,為了增加口感,以便與咖啡和茶爭奪「貴族摯愛飲品第一名」,人們改用牛奶或奶油來衝調,於是真正意義上的熱巧克力誕生了。與義大利濃縮咖啡(Espresso)一樣,喝熱巧克力時也要搭配一杯白水,如下圖所示:
色粉畫《熱巧克力姑娘》(1744-1745)
瑞士畫家利奧塔 作
現藏於德勒斯登歷代大師畫廊
瑞士畫家利奧塔(Jean-Etienne Liotard,1702 – 1789)創作的這幅《熱巧克力姑娘》被譽為「史上最美色粉畫」。作為維也納宮廷畫師,利奧塔用柔和的色粉筆描繪了一幅簡潔而精美絕倫的洛可可肖像。這是一位漂亮的年輕姑娘,捧著一個漆盤,盤上放著一杯熱巧克力和一杯白水。她的頭上戴著一頂嬰兒粉色的波西米亞小帽,黃上衣,灰裙子,白圍裙。她站在一片蒼白的背景前,整個畫面幾乎沒有陰影,光線漸變令人難以察覺,姑娘仿佛瓷娃娃一般呈現在觀者面前,那麼,畫中這位美麗的姑娘究竟是誰呢?
這幅畫創作於十八世紀四十年代,當時利奧塔在維也納宮廷服務,他奉命為哈布斯堡帝國史上唯一的女皇瑪麗婭·特蕾西亞(Maria Theresia von Österreich,1717-1780)及其家人作畫。
色粉畫《瑪麗婭·特蕾西亞女皇肖像》(1743)
瑞士畫家利奧塔 作
現藏於維也納美泉宮
關於利奧塔畫中那位捧獻熱巧克力的侍女究竟是誰,向來眾說紛紜。一說她只是維也納宮中一名普通的侍女;也有人說她是宮廷車夫的美麗女兒;還有一說,這個姑娘叫夏洛特·巴爾道夫,是一位維也納銀行家的女兒,當年畫家曾寓居於他家;此外,更有一個富有傳奇性的說法:畫中女主名叫安娜·巴爾道夫,她是宮廷騎士梅基奧爾·巴爾道夫(Melchior Baldauf)之女,因容貌嬌美,馮·迪特裡希施泰因伯爵對她一見傾心,而畫中的安娜並非侍女,她只是在一次貴族聚會中穿上了婢女的服飾來扮演一位送熱巧克力的女侍者而已。
油畫《馮·迪特裡希施泰因伯爵》(1743)
馮·迪特裡希施泰因家族收藏
這個傳說還有一種更為浪漫的版本,說是安娜·巴爾道夫在熱巧飲品店工作,馮·迪特裡希施泰因伯爵在那裡與她相遇並一見鍾情。從此以後,伯爵每天都去那家店裡喝熱巧,並在二人新婚之時,請宮廷畫師利奧塔為新娘以伯爵所最熟悉也最熱愛的裝扮畫了這幅肖像,並命名為《熱巧克力姑娘》。
展出中的《熱巧克力姑娘》(1744-1745)
瑞士畫家利奧塔 作
現藏於德勒斯登歷代大師畫廊
無論上面這些關於女主的傳說是真是假,有一件事確定無疑,那就是:因了這位「熱巧克力姑娘」的美麗,宮廷畫師利奧塔才不禁為她作像,成就了這一幅「史上最美色粉畫」。
作者:觀復靜篤
觀復博物館(北京館)參觀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大山子張萬墳金南路18號
上海觀復博物館參觀地址:上海市浦東新區陸家嘴銀城中路501號上海中心大廈37層
更多觀復博物館的故事請關注微信公眾號:觀復博物館
關鍵詞 >> 色粉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