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也能看了在黑夜中漫天飛舞的螢火蟲!「螢飛夜」主題園馬上在杭州開幕了哦,可與螢火蟲近距離接觸,觀賞它們帶著光芒的飛行軌跡!……」這幾天,一條關於杭州蕭山湘湖景區五一活動的消息,在網上瘋傳。據說,活動期間主辦方每晚會放飛數千隻螢火蟲,讓大家感受仲夏夜之美。年輕的父母想帶孩子去,浪漫的情侶想帶心中那個她/他去……
不過網絡上的熱鬧也夾雜著質疑:人工放飛後螢火蟲將很快死去,為了人類的驚喜與浪漫,可愛的小精靈們耗盡了短暫生命最後的光輝……這份美好的體驗是不是有些殘酷?
湘湖景區即將放飛的螢火蟲
來自哪裡
根據網上流傳的消息,蕭山湘湖景區的「螢飛夜」主題園放飛螢火蟲活動,從4月30日開始,持續到5月3日,放飛地點在湘湖景區金沙戲水景點內,每天放飛的螢火蟲數量在幾千隻。
這些螢火蟲來自哪裡?記者向湘湖景區求證。對方說,螢火蟲廣州一家公司會帶過來的。
廣州活動承辦方說,活動中放飛的螢火蟲來自江西贛州寧都縣的一家螢火蟲養殖場。寧都縣地處偏僻山溝,空氣清新,保持著原始的自然環境,適合螢火蟲繁衍生息。
這次在這邊放飛的螢火蟲總數在3萬隻左右,會提前一天運到湘湖,路上大概要十小時。螢火蟲(大部分為雄性成蟲)裝在專用瓶內,裡面噴有特製的營養液,以增加螢火蟲的抵抗力和適應能力:「屆時我們會根據實際客流量來控制放飛數量。我曾到養殖場和湘湖景區實地考察過。我們放飛的是雄性成蟲,以露水為生,基本不用進食。雌性要留下來繁衍後代。」
不過他補充,閃爍的燈光和嘈雜喧鬧的環境,都有可能影響螢火蟲發光。遊客在觀賞時,不能用手機、手電筒等發光物品,同時禁止拍照及大聲喧譁,而且要與螢火蟲保持一定的距離。
放飛過後的螢火蟲
活得下去嗎
湘湖的自然生態環境蠻不錯,但即便是這樣,近3萬隻螢火蟲放飛過後,能夠在湘湖活下來嗎?
這是很多網友比較關心的問題。
網友「蟲兒飛」說,螢火蟲放飛在不少地方都有過,不過這浪漫的場景最終都以蟲子全部死掉為代價。「這個有點殘忍」。
其實,湘湖的螢火蟲放飛活動並非外來螢火蟲首次在杭州亮相。
2009年10月,西溪溼地就嘗試過從臺灣引進螢火蟲。據知情人士介紹,一是西溪溼地自然條件優渥;二是溼地原本就有部分野生螢火蟲。
在這之前,景區工作人員專程前往以螢火蟲著名的印尼紅樹林實地考察,並請來專家測評景區環境。之後,景區決定從外地引進螢火蟲,希望它們可以在杭州落地生根,繁衍後代,讓螢火蟲能夠因此為契機回歸城市。
當時的螢火蟲是裝在箱子裡運輸過來的,總共有5000隻。或因路程過遠及兩地氣候的差異,當螢火蟲從「黑屋子」裡放出來時,不少螢火蟲已經死亡。而通過後期觀察,存活下來的螢火蟲,也未使溼地內螢火蟲整體數量產生明顯變化,引進螢火蟲的想法也因此作罷。
這次在春季人工放飛螢火蟲,會不會是一場有去無回的旅程?
浙江自然博物館昆蟲專家劉立偉分析:「最近兩天天氣比較陰冷,雨水不短,如果是現在放飛,溫度過低,肯定是不妥當的。而五一期間的天氣和溫度,目前也無法預測,網友對於螢火蟲的存活率有這樣的顧慮,也是不無道理的。」
據了解,螢火蟲從出生到死亡,要經歷卵、幼蟲、蛹、成蟲等四個生命階段,耗時八個月左右。儘管在幼蟲期螢火蟲也會發光,但由於幼蟲外形較難看,不會引起人們的注意。化蛹之後的成蟲生出了翅膀,終於可以綻放絢爛的光芒。不過成蟲的壽命極短,少則五六天,最長不過十幾天。
人工放飛是否會加速成蟲死亡的過程?劉立偉告訴記者:「螢火蟲對空氣、水質、溫度、光亮等條件的要求都很高。人工放飛並不是簡單的地理平移,這涉及到存放、運輸等多個環節,無論是自然環境還是社會環境方面存在諸多變量。任何一個細節出了問題,都有可能影響螢火蟲的存活及繁衍。但具體的情況,還要等到實際放飛後,才能下結論。」
杭州哪裡
還可以邂逅螢火蟲
這次湘湖放飛螢火蟲,是一次性的活動,還是會一直持續下去?
湘湖景區相關負責人表示,活動預告公布以來,景區也積極聽取了各方的意見和建議。目前暫定只有「五一」的這次主題活動,後續計劃還要根據實際放飛情況來確定:「我們景區目前還沒發現過螢火蟲,因為大氣汙染、氣候變化、聲光音效等外部環境,都有可能影響螢火蟲存活。所以,這次活動對於我們來說也是一種嘗試。如果螢火蟲能夠適應這裡的環境,今後可能也會繼續推出類似活動,並考慮在湘湖比較僻靜的地方讓螢火蟲安家落戶。」
那麼,天然野生的螢火蟲,杭州哪裡還可以看到?
「七八月的傍晚,最容易看見螢火蟲。」劉立偉說。
螢火蟲個體發光微弱,在有燈光或人類活動頻繁的地方,比較不容易觀察到。不過,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大家在植物園等景點和城郊、鄉間與它們邂逅,其實並非難事。
曾有網友發過一份尋找螢火蟲行蹤的攻略,裡面列出了杭州能看到螢火蟲的地方:植物園、西溪溼地、玉皇山、九溪、雲棲、梅家塢、十裡琅璫、富陽新沙島……
攻略中還提到,螢火蟲最多最亮,是在天黑後1小時到午夜11點的時間段。晴朗的夜晚,如果有月亮,會影響螢火蟲的發光效果,所以看螢火蟲最好選沒有月亮的夜晚,每月農曆初一前後一周月缺時觀看最理想,期間能見度最低,螢火蟲也就顯得最明亮。
螢火蟲多的地方,應儘量避免大聲說話,也不要用手電去照,否則它會停止發光。觀賞螢火蟲時,最好穿上長靴並配備一根竹竿,隨身攜帶驅蚊藥水。
有些攝影愛好者如果想拍螢火蟲飛舞的照片,最好帶上三腳架,這樣拍出的圖片會更清晰。
那些年,人工放飛過的螢火蟲
●2013年6月1日晚9時許,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大溼地公園舉行放飛萬隻螢火蟲活動,營造「輕羅小扇撲流螢」的美景。
●2013年7月12日晚上8點,湖南省森林植物園的櫻花湖畔竹園處,第一次向市民放飛了螢火蟲,數目約有15000隻。現場人山人海,由於人聲嘈雜外加閃光燈不停閃爍,螢火蟲齊齊「滅燈」,並躲藏起來,現場一度失控。
●2013年7月11日,青島中山公園引進了首批1萬多隻螢火蟲。到14日半數以上螢火蟲死亡。原本計劃持續至8月底的活動提前終止。
●2013年8月11-12日,大連一公司購買了1.2萬隻螢火蟲,由100對參與活動的情侶全部放飛。公司工作人員介紹,這些螢火蟲在放飛後,「基本上飛得無影無蹤。 」
●2013年9月6日晚,廣州首屆螢火蟲文化節在廣州大學城體育中心舉行,7000多隻螢火蟲在展館閃爍。不過在展館的出口,有不少觀眾向記者抱怨票價太高、展館簡陋、螢火蟲太少,直呼「不值」、「坑人」。(記者 裘晟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