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人們仰望星空,暢想宇宙,都會感受到自身的渺小,感慨萬物的造化。隨著天文科學的持續發展和航天航空技術的不斷進步,越來越多的人們對人類的未來充滿了信心:我們終將突破自我,走出太陽系、走出銀河系,在無窮的星系中尋找新的真理和奧秘,直至我們能探索宇宙的終極意義。面對這雄心勃勃又充滿美好的願望,有一個人默默地站了出來,他並不大聲反駁,也不表示輕夷,但卻用小說的形式表達自己的質疑:這一切真的有意義嗎?
面對浩淼星空,人們總是能充滿想像
霍華德·菲利普·洛夫克拉夫這個出生於人類首次看到火星表面「人工運河」的1890年生人,是美國著名的恐怖、科幻和奇幻小說家。他首次在自己的作品裡闡述了一種叫 「宇宙恐怖」的觀念,這種觀念認為真正的恐怖是對廣闊的未知和不可想像,而宇宙,正是這種恐怖的完美代表。
洛夫克拉夫特
根據宇宙恐怖的觀點,宇宙主義的本質應該是宇宙冷淡主義的哲學,也就是說,宇宙是一個毫無意義、對一切漠不關心的機械般的宇宙,憑藉人類的有限能力,我們最終也無法完全理解。就像人類對蟲子毫不關心一樣,這個無法理解的宇宙對人類也抱著相同的態度。洛夫克拉夫特發表過這樣的看法:「人類這一種族將會滅絕,就像其他種族會出現然後滅絕一樣。星空的最終宿命是冰冷和空虛,垂死的群星的虛弱光芒穿透其中,而它們同樣也將滅絕。一切都將消失。人類所做的所謂自由意識也不過一樣只是基本粒子的自由運動罷了。」
洛夫克拉夫特著名的作品
我們為什麼存在?人從哪裡來?又往何處去?面對這些從人類會思考以來就一直困擾我們的問題,洛氏宇宙主義者會選擇不去回答,因為在他們眼中,宇宙就像《三體》裡高維生物對低維生命的看法:毫不關心,你的生存或毀滅都不過是我不會放在心上的順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