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職場故事,交流職場經驗,歡迎關注「苑燕兒」。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職業人對於自己的工作也有了而更多的想法,他們雖然知道現實,但是更想有自己的理想,例如有一封辭職信上面寫著「世界那麼大,我想要去看看。」因此,讓很多身在職場上面的人有了更多的迷茫,是工作到退休,還是就此實現人生理想?幾十年的工作到底是為了什麼呢?真的單單是為了掙錢嗎?
一、熊芳芳辭職信走紅網絡,背後折射出多少職場人的現狀?
熊芳芳是中學高級教師,她的簡歷非常令人羨慕和敬佩,在江蘇省的蘇州新區一中執教,曾經獲得了首屆全國中語」十佳教改新星「。
在2008年9月她就已經被語文教師成長叢書收藏,也曾四次在全國各類課堂數學競賽中獲得了一等獎,可見這是一個在教育行業已經多麼優秀的教師。
但是在前幾天,熊芳芳選擇了辭職,在辭職信裡,她是這樣寫的:「為黨的教育事業奉獻了31個春秋,據說還有七年才能光榮退休,我想將這七年賜給自己,按照自己的想法活一次,生命無法重來,不願意被人安排,感恩一切遇見,願以另一種方式,在同一片天空下與你們重逢。」這樣的一封辭職信很快就紅遍了網絡,引起了很多的熱議。
雖說熊芳芳這麼的突然,但是仔細想想,這也是能夠理解的,現在的職場,已經有很多個性的辭職信是跟熊芳芳一樣,他們想要為自己活一次。
「據說還有7年才能光榮退休」,多麼顯然地表達了熊芳芳對於現實工作的無奈。其實這也是很多職場人的想法,他們被迫工作,為了維持生活,接受現實,但是對於詩和遠方,他們也不願意放棄,於是就這樣決定了放棄工作,追求「想要為自己活一次」!
二、 為什麼高薪卻留不住「名師」?
其實這是一個社會現狀,有很多的校長都有同樣的煩惱,不管學校出多少的工資,但是一些「名師」還是毅然決然的離職,讓人無奈,其實這是有原因的,第一就是乏味,一開始「名師」成名,已經是接受了很多的挑戰,那時候是激情滿滿的狀態,但是當領過不少榮譽,得過不少獎之後,他們就逐漸的乏味 ,因為自己對工作已經得心應手,沒有挑戰性了。
第二就是對於「詩和遠方」的渴望,每一個「名師」之所以工作,就是迫於生活的無奈,因為要生存,所以要工作,但是很多人就像如今的熊芳芳一樣,她已經不會為生存而工作了,他們為的是自己的生命,想要「詩和遠方」了。
第三就是工作著實過於辛苦,曾經就有一個原本為設計師的外賣小哥,說自己當設計師的時候年入百萬,但是對於他自己來說是不快樂的,甚至自己還有了脂肪肝。
可是當自己成為一名外賣小哥之後,他再也不用熬夜做方案,也不用每天忙於跟甲方盤旋,工作自由時間自由,甚至與自己的脂肪肝也沒有 ,重要的是,可以隨時罷工,追求夢想。
三、 工作的終極目的,不是多少錢,而是實現多少價值。
於是,這樣的一封封辭職信,表達出來了當代職場人因為現實而工作,有因為;理想而辭職的現狀。那麼對於工作來講,就有些迷茫了。其實對於工作來講,你只要明白工作的終極目的是什麼就可以了,如果說是為了掙錢,那麼熊芳芳就不會辭職,所以工作的終極目的不是為了掙多少錢,擁有多少財富,只是為了實現自己的多少價值。
發小現在是一家火鍋店的老闆,但是每一個見到他的人,都覺得他是一名人民教師,的確他之前也是一名大學教授工資每月入萬,比較輕鬆,但是他並不喜歡這樣的職業,雖然校長有意思再給他加薪,因為發小說自己當老師是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教書育人,培養好的下一代,於是在三年前,他已經見到了自己的學生已經成為了新的老師之後,他認為自己的夢想實現了。
所以他毅然決然地放棄了教師工作,因為自己喜歡吃火鍋,就專心研究了幾個月轉身在今年開了自己的火鍋店,生意很好,於是他很自由,只要在固定的時間,進行檢查,然後保持運營工作,自己就可以想做做更多到事情,讓人生充滿快樂和自由。揮手自己的 過去,發小說自己在成為老師的時候已經得過優秀教師獎,實現了自己成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夢想,培育出了下一代,已經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
因此,在後來的每一天的時光,都是屬於自己的,應該讓自己的人生實現更多的價值,例如讓自己喜歡的火鍋開滿全中國,就是自己的下一個目標,也是實現自己的下一個人生價值。所以他不是為了工作而工作,而是為了實現自己的價值而工作。
總而言之,身在職場,肯定時不時就對自己工作產生質疑,特別是長時間處於一個工作崗位的人,肯定想要擁有不一樣的人生體驗,但是又不敢輕易嘗試。其實對自己的生活以及工作進行一個觀察,看看自己的工作究竟如何,能不能有上升的空間,或者說自己已經像熊芳芳那樣,已經到了自己工作的頂峰,實現了工作的價值,之後再仔細計劃一下自己的人生。
看完以上,你對熊芳芳的辭職信有什麼看法,對於工作的終極目的有什麼想法?可以在下方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