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雙非」院校排名出爐,華南農業大學排名第一,南方醫科大學排名第二,深圳大學排名第三。有七所高校進入全國「雙非」院校前一百強,一起看看都有誰上榜了吧,排名僅供參考。
第一、華南農業大學(全國「雙非」院校排第 3)
華南農業大學是一所以農業科學和生命科學為優勢,以熱帶亞熱帶區域農業研究為特色的全國重點大學,為廣東省「211工程」、廣東省高水平大學建設高校。
2017年,學校主持的3項科技成果獲全國農牧漁業豐收獎;8項科技成果獲廣東省農業技術推廣獎;15項獲2016年度廣東省科學技術獎,其中主持7項,參與8項,在學校主持的獲獎項目中,獲得一等獎2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3項。
第二、南方醫科大學(全國「雙非」院校排第 16)
南方醫科大學是中國首批、廣東唯一一所「部委省」(教育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廣東省)共建高校,廣東省高水平大學重點建設高校中唯一的醫學院校。
在多科性醫科大學辦學模式、實驗教學改革、創新教育、教學管理信息化建設、醫學人文教育等方面進行了深入探索和改革實踐。獲得省部級以上優秀教學成果獎49項,研製的《醫學通用題庫》,獲得軍隊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在全國50多家院校推廣使用。
第三、深圳大學(全國「雙非」院校排第 28)
深圳大學是由國家教育部批准設立,廣東省主管、深圳市人民政府主辦的綜合性大學,入選廣東省高水平大學重點建設高校、全國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具有推薦免試研究生資格高校。
學校產出了一批有重大影響力的優秀科技成果,首次採用與國際上不同的方法自行研製的關鍵器件「X射線相位光柵」能獲得高質量的X射線相襯圖像,使中國成為既日本和瑞士之後第三個掌握該項技術的國家,成功研製的中國首臺基於國產「龍芯3B」八核處理器的萬億次高性能計算機「KD-90」。
第四、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全國「雙非」院校排第 31)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是一所具有鮮明國際化特色的廣東省屬重點大學,前身是廣州外國語學院和廣州對外貿易學院,是華南地區國際化人才培養和外國語言文化、對外經濟貿易、國際戰略研究的重要基地。
學校還設有省委省政府的重要智庫機構——廣東國際戰略研究院,積極為「一帶一路」等國家戰略提供諮詢服務;學校牽頭組建的2個省級協同創新中心均獲入選廣東省國家級「2011協同創新中心」培育建設規劃項目。
第五、南方科技大學(全國「雙非」院校排第 34)
南方科技大學由廣東省領導和管理,是一所以理、工、醫學學科為主,兼具部分特色人文社會學科與管理學科的全日制公辦普通高等學校,還是深圳市創辦的一所創新型大學,國家高等教育綜合改革試驗校、廣東省高水平大學重點建設高校。
2012年創校以來,截至2017年底,學校先後承擔國家、廣東省、深圳市三級科技計劃項目717項,獲得經費資助共計11.97億元。累計發表學術論文3006篇、學術論著33部,在《Science》、《Nature》等國際高水平權威刊物上發表論文10餘篇,授權專利40餘項。
第六、廣州大學(全國「雙非」院校排第 44)
廣州大學是廣東省和廣州市高水平大學建設高校。該校是「CDIO工程教育模式改革研究與實踐」試點高校,也是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重點建設高校。
2018年,學校科研總經費超過9億元;2018年,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44項,居全國第73位;獲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立項30項,全國排名27位;獲專利授權385項。
第七、廣州醫科大學(全國「雙非」院校排第 97)
廣州醫科大學是一所以醫學為優勢和特色的廣州市屬重點高校,為教育部「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試點高校、國家「特色重點學科項目」建設高校、中俄醫科大學聯盟成員高校、廣東省高水平大學重點學科建設高校。
2016年,學校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資助項目106個,資助直接經費達4033.9萬元,立項數在全國高校中排名第80位,在廣東省高校中排名第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