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減少外出,避免交叉感染,廣州部分酒店餐廳特別推出了外賣服務,還豐富了品種。最近在白雲賓館白雲軒餐廳預訂外賣的食客,會發現除了準時送到的外賣之外,還有一張「暖心卡」,卡上有「製作人」「裝餐人」「騎手」的籤名和各自的體溫,讓食客更加放心。
外賣暖心卡
增加選擇不加價 小家庭套餐受歡迎
白雲軒餐廳總廚陳育堅告訴記者,在這個特殊時期,餐廳增加了外賣品種,推出了4款省心外賣套餐,目前每天至少有40多單。在嚴格執行《廣東省餐飲服務業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預防控制指引》的同時,酒店餐廳還建立了對外賣送餐人員身體體徵的監控,制定了詳細的交接流程,從各方面落實疫情防控工作。「按相關要求,現在上崗員工體溫檢測正常後才可以工作,餐廳每天的食品原材料的採購還會進行嚴格把關,索證索票建立臺帳,並逐項驗收把關,比如食材肉品類檢查無恙後要立刻雪藏,蔬菜類每日都是新鮮配送的。」陳總廚介紹。
每天餐廳團隊上崗前都需要進行體溫檢測。
據了解,外賣套餐品種的選定是餐廳根據平日招牌菜式和受大眾喜愛的粵菜粵點口味基礎上進行精選的,口味和營養方面注重葷素、口感,突出綠色、健康的搭配。另外,從便捷烹製和外送時間不影響口感和外觀等方面也進行了考慮。雖然有雙人、四人、六人套餐,但據廚師團隊介紹,最受歡迎的還是2人、4人的小家庭套餐,這也從一方面反映了大家都是以小家庭為單位宅在家中不出門,不聚餐。
20分鐘之內完成一單外賣菜品烹製,是怎麼做到的?
為了保證餐食的原汁原味,從客戶在美團下訂單到把餐食交給騎手,餐廳的廚師團隊便開啟了緊張的工作,大概10-20分鐘就可以把外賣做好。據陳總廚介紹,製作外賣菜品和堂食的食材、配料和做法是一致的,同樣以平日裡酒店的要求來製作。整條廚師團隊分工明晰,砧板線、炒鍋線和打荷線有序分工、相互配合:砧板線上的人員,每班到崗後檢查菜品、清潔菜品,按照菜式要求把菜品切好放入冰箱;炒鍋線需要前期進行菜式的處理,比如五杯汁祿鵝、鳳爪排骨等的前期處理,配置點心的餡料和皮、手打炸魚腐等;打荷線上的人員需要準備配料、醬料,接單後新鮮烹製。
廚房「流水線」分工合作快速烹製。
在接到訂單後,第一時間會由砧板進行菜品原材料的準備,隨後由打荷對各種原材料是否齊全以及新鮮度進行複合把關,最後由炒鍋烹飪出成品。菜品出鍋之後,所有外賣均配置專人跟單和裝盤,菜式做好後立刻會裝到餐盒裡加蓋密封好,最大限度地保持菜品的口味和顏值。在這個時候,快遞騎手到達,餐廳工作人員會對騎手進行體溫測量並填寫「暖心卡」, 將涉及到服務中的各環節監控情況填寫在卡片上,隨餐點一併送到客人手中。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陳薇薇
圖:白雲賓館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鄺白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