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世界廁所日」 住建部發布城市公共廁所設計新標準

2021-01-14 浙江在線

  今天是聯合國設立的第四個「世界廁所日」。「世界廁所日」是由世界廁所組織(WTO)在2001年提出並於2013年7月24日正式確立的,主旨是為了倡導人人享有清潔、舒適及衛生的環境。

  近日,我國住房城鄉建設部發布的《城市公共廁所設計標準》,闡明清潔衛生的公廁環境是廣大群眾的基本需求,直接體現城市形象和文明程度。隨著城鎮化快速發展,城市人口持續增長,公廁數量總體不足,管理水平不高,特別是女性廁位緊張問題亟待解決。

  為解決以上問題,住房城鄉建設部組織開展了標準修訂工作,統計了72.6萬人的如廁時間,進行充分研究分析,在新發布標準中將女性廁位與男性廁位的比例提高到3∶2,人流量較大地區為2∶1。此標準於2016年12月1日起實施,將有效緩解女性如廁難題。

  標準發布後,網上幾乎是叫好聲一片,很多網友表示太棒了,強烈支持!這是一個迫在眉睫的問題!

  位於浦東張家浜綠地內的上海首座無性別廁所,也於今天正式對公眾開放。這座男女均可使用的公廁隔間較普通公廁更大,包括10個不限制性別的通用廁位(6個坐廁和4個蹲廁),門板上配有「有人」與否的LED顯示屏,廁位間的隔擋高度達2.8米,內部還有音樂播放等功能。

  記者蹲點三處公共場所 排隊的都是女廁所

  現實中,公共場所男女廁所使用情況到底怎樣?

  昨天17:20,武林廣場地鐵站B出口附近的公共廁所,用廁所的以準備出站的旅客為主,偶爾有地鐵站工作人員。

  廁位分布情況:男廁所6個蹲位,4個小便池;女廁所6個蹲位。

  15分鐘男女廁所使用情況:這15分鐘裡,無論是男廁還是女廁,基本都不停有人進出,地鐵到站後的兩三分鐘裡,前來上廁所的人會一下子增多,女廁所最多同時走進4人,男廁所同時走進3人。15分鐘裡,男廁所共進44人,出44人;女廁所進40人,出36人,有排隊等候現象,最多時有3人排隊。

  「等到六點來鍾或者節假日的時候,女廁所排隊排得還要厲害!男廁所門口經常會被擋住,男廁所基本上沒怎麼排過隊。」地鐵站工作人員劉女士說。

  18:10,工聯地下美食廣場,用廁所的以來逛街的消費者及商店店員、商場工作人員為主。

  廁位分布情況:男廁5個蹲位,一條長的小便池(差不多同時可以容納5-7名男性);女廁6個蹲位。

  15分鐘男女廁所使用情況:由於工聯地下美食廣場有多個廁所,這裡的人流量相對要小。尤其是男廁,有時兩三分鐘都無人進去,但女廁所排隊現象仍較嚴重,最多的時候有5人在外面等,約等3分鐘。15分鐘裡,男廁進25人,出25人,女廁進32人,出27人。

  19:05,斷橋公廁,用廁所的以遊客為主。

  廁位分布情況:男廁所5個蹲位,6個小便池,1個照顧專用;女廁所12個蹲位,1個照顧專用。

  15分鐘男女廁所使用情況:由於昨天是工作日,且當時過了遊覽高峰期,無論是男廁還是女廁都未出現排隊現象。

  蹲點採訪過程中,記者發現幾個有意思的現象——

  1.當情侶或夫妻一起上廁所時,不管女廁是否要等位,男性往往是先上完廁所在外等的那個。

  2.女性會出現三三兩兩結伴上廁所的,男性基本以單獨行動為主。

  3.孩子喜歡跟著媽媽一起上廁所,當女廁所「滿員」時,小女孩也會跟著爸爸進男廁所。

  都是憋的!

  每年小長假,斷橋公廁女廁所平均每天發現丟棄內褲十多條

  五十多歲的沈大姐和丈夫一起在斷橋公廁工作了四年多,熟悉這個廁所的一切,她發現,這個廁所有這麼幾個特點——

  一年四季,夏天如廁人最多,天越冷人越少。「夏天的時候遊客多,特別是暑假,加上天氣熱,水喝得多啊。」沈大姐說。

  一天中,中午11點左右如廁者最多。「這時女廁所人多的時候非常多,都排到下面樓梯口了,至少有二三十人在排。下午4點半以後人會逐漸減少。」

  每天都會有人因為憋大小便把內褲弄髒的。昨天,沈大姐一共清理了女廁所垃圾桶裡的三條內褲,其中,兩條上面沾有大便,一條有小便的印跡,她說,這種情況每天都會發生,小長假的時候特別多,平均一天會有十來條,紅、黃、綠各種顏色,各種款式都有,估計是實在憋不住了。男廁所也會有,但很少,最多兩三條。

  「女廁所排隊時間長,對那些年紀大,又不熟悉路找不到廁所的遊客來說,很容易發生這種情況的。」沈大姐說,曾有個六七十歲的老太太,排隊等了十幾分鐘,但前面還有十來個人,她實在憋得不行了,整個人都縮起來,就來問她哪裡還有上廁所的地方?她看老太太話都說不利索了,整個人在不停抖動,估計她也走不到前面的廁所,只好帶她去工具間的糞坑解決……

  正常情況下女性排尿速度比男性快

  為什么女廁所反而要排隊?

  浙大一院泌尿外科尿控專業組負責人黃嘯副主任醫師、邵逸夫醫院博士生導師李恭會教授也一致呼籲,提高女性廁位比例理所當然,並建議至少要增加一倍,他們從醫學角度給出了以下一組數據——

  正常情況下,男女的膀胱容量差不多,在300-550毫升,每天晨起至入睡前小便次數<8次,入睡後小便次數<1次,每天總共排尿量為1500-2000毫升,每次尿量在三四百毫升,超過500毫升就屬於憋尿了;男性尿道平均長度為16釐米,女性尿道平均長度為4釐米;男性最大尿流速度為15毫升/秒,女性最大尿流速度為20毫升/秒。

  「從上面的數據可以看出,理論上,在正常的情況下,女性排尿速度應該比男性快,因為兩者的膀胱容量是一樣的,但女性的尿流速度要比男性快。」黃醫師說,「現實生活中,為什么女性排尿時間總比男性長,排除女廁所要等位等客觀因素外,與女性解小便時要脫褲子、穿褲子,還要擦等因素有關,如果女性又在生理期,那時間就更長了」。

  為什么女廁所總要排隊?

  「與女性易患尿路感染、膀胱多度活動症,間質性膀胱炎有關。」李教授說,「數據顯示,23%-45%的成年女性患有不同程度尿失禁。」黃醫師在門診中發現,每10個尿路感染的患者中,男女比例分別為1∶9,這與女性尿道短,且靠近陰道口,靠近肛門有關。此外,女性也是膀胱過度活動症(主要表現為尿頻、尿不盡等)的主要人群,且以青年與絕經期的中老年為主,而男性只有到50歲以後,隨著患前列腺增生的風險增加,才會出現尿頻、尿急。

  黃醫師還表示,女廁所總是排隊還與男廁所有小便池,而女廁所沒有有關,這直接導致女性解小便的面積比男性小了一倍。記者在蹲點時也發現,公廁中男女廁所的蹲位個數大多是一樣的。「可以解小便的地方少,上廁所的人又多,排隊就很自然了。」黃醫師說。

  李教授和黃醫師一致贊同增加女性廁位比例,還因為憋尿影響健康。

  「研究發現,憋尿容易引起排尿功能障礙、泌尿道感染,臨床上,詢問病史時,經常會有患者表示,自己是在某一次長時間憋尿後,開始引起排尿障礙,以至於一憋尿就腹脹、腹痛等。當出現泌尿道感染等問題時,上廁所的頻率也就隨之增加了,從而進一步加劇了女性廁位不足的矛盾,這是一個惡性循環。」李教授說,提高女性廁位比例不僅能降低因憋尿引發的健康問題,阻斷上述惡性循環,還會降低相關的醫療支出。

  杭州城區女性廁位與男性廁位

  比例已達1.54∶1符合住建部新標準

  據了解,杭州的公廁,女性廁位與男性廁位的比例已經達到1.54∶1,人流量較大的景區該比例也已經達到2∶1,已符合住建部的新標準。

  市容環衛中心負責人說,10年前杭州公廁數量不足、分布不均、設施簡陋,管理薄弱,市民滿意度低,女性廁位與男性廁位的比例只有1.1∶1。2007年,杭州實施「環境立市」戰略,隨後制定了公廁提升改造三年計劃,把杭州城區的公廁分批列入提升計劃,依次改造成為三星級以上標準的公廁。

  杭州有兩個「專管」公廁的地方性規範和標準,分別是《杭州市星級公共衛生間設計標準導則》和《公共廁所保潔與服務規範》。其中前者將公廁分為一星級到五星級(一星級標準最低),每一個星級都有關於廁位、裝修、面積等各方面的硬體設施要求。三星級公廁有一個硬指標,女性廁位與男性廁位的比例要達到4∶3;四星級、五星級公廁該比例要求達到6∶4。

  經過這些年的改造,杭州目前公廁共計1569個,基本都是三星級以上公廁。市容環衛中心負責人說,除了考慮到男女廁位合理設置的問題,杭州公廁的設計還有很多人性化的地方,比如每座公廁都能提供免費廁紙,市民和遊客有需要可以問保潔人員免費索取;比如為了保護隱私,每個廁位獨立設置,隔擋必須達到1.8米。


相關焦點

  • 公共廁所廁位cad平面圖_2020年公共廁所廁位cad平面圖資料下載...
    在第四個「世界廁所日」到來之際,住房城鄉建設部發布了《城市公共廁所設計標準》。   摘要: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官網消息,在第四個「世界廁所日」到來之際,住房城鄉建設部發布了
  • 「世界廁所日」福利:西安火車站公廁地圖大放送!
    世界上的節日種類繁多世界睡眠日世界無菸日但是你知道嗎竟然還有「世界廁所日」
  • 世界廁所日,廁所文明助力人類更健康
    今天(11月19日)是第八個世界廁所日。2020年,世界廁所日的主題是「可持續環境衛生與氣候變化」。氣候變暖、疫情病毒、人類健康、可持續發展這些問題都與廁所息息相關。自2013年起,世界廁所日成為聯合國一年一度的紀念活動日。創建廁所文明是基本民生問題,也是人類文明的一個窗口。
  • 新版《公共廁所規劃和設計標準》正式發布 上海公廁男女廁位比最高...
    9月12日,上海正式發布新版《公共廁所規劃和設計標準》,有望改善女性如廁難的問題。該標準規定,時段性客流特徵明顯、負荷大的公廁,男女廁位比例宜為1:2.5,或宜設通用廁間(即無性別廁間)。而在2007年發布的老版上海城市公廁規劃和設計標準中,大多數區域對男女廁位比例的規定都未超過1:1.5。
  • 城市公共廁所設計尺寸標準化指引
    普通型公共衛生間城市公共廁所的坐便器、蹲便器、小便器、烘手器和洗手盆的安裝標準需符合人體工程學使用空間最小尺寸應滿足以下要求。公共廁所的平面設計應符合下列規定:4.1.1. 廁間內應設置蹲便器或坐便器、洗手盆、扶手、掛鈎、面鏡、手紙架、廢紙容器、防臭地漏;4.1.2.
  • 新版《公共廁所規劃和設計標準》正式發布 申城公廁男女廁位比最高可達1: 2.5
    9月12日,上海正式發布新版《公共廁所規劃和設計標準》,有望改善女性如廁難的問題。該標準規定,時段性客流特徵明顯、負荷大的公廁,男女廁位比例宜為1:2.5,或宜設通用廁間(即無性別廁間)。而在2007年發布的老版上海城市公廁規劃和設計標準中,大多數區域對男女廁位比例的規定都未超過1:1.5。
  • 世界廁所日,廁所文明助力人類更健康
    今天(11月19日)是第八個世界廁所日。2020年,世界廁所日的主題是「可持續環境衛生與氣候變化」。氣候變暖、疫情病毒、人類健康、可持續發展這些問題都與廁所息息相關。自2013年起,世界廁所日成為聯合國一年一度的紀念活動日。創建廁所文明是基本民生問題,也是人類文明的一個窗口。
  • 探究廁所設計與廁所教育 助力中國「廁所革命」
    在此背景下,7月14日到15日,由國際公益學院廁所文化研究中心、世界廁所組織、中國城市環境衛生協會公廁建設管理專委會共同發起的廁所創新管理賦能計劃(TIME)系列課程之一「公共廁所設計與校園廁所教育專題課」在國際公益學院舉行。
  • 外媒評選的世界十大公共廁所設計,慕了……
    外媒評選出的世界最佳十大公共廁所設計: 1.紐西蘭惠靈頓: 這個廁所像是昆蟲或機器恐龍
  • 深圳蓮花山頂公共廁所之死
    人們既需要上廁所,通常又討厭公共廁所的環境。但是,每當人們因好奇而步入該廁所時,卻被其融入自然環境的舒適和對人性的尊重與關懷而久久不願離去,完全實現了我樸素人文情懷的設計初衷:好的素顏廁所,不僅供人解急;更能使人愉悅,享受其中,而成為不願離去的休閒場所。它靠的不是奢侈的投入和無釐頭的噱頭,它靠的是自然的素顏和高超的設計所體現的真正的對人的關愛。
  • ——各地開展世界廁所日主題活動
    2013年7月24日,第67屆聯合國大會將每年11月19日設立為「世界廁所日」,2019年的11月19日是第7個世界廁所日。為了普及文明理念、持續推進「廁所革命」,雲南、江蘇、江西、上海、杭州、廣州、青島、西安等地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活動。
  • 秦皇島公共廁所「大事件」
    從傳統的角度來看,廁所「不登大雅之堂」,但這個與「吃喝拉撒」分不開的地方也是城市發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海港區的公廁,請點擊圖片,看看有什麼變化現在請跟隨記者了解不同時代我市公共衛生服務設施的發展脈絡,感受我市發展理念的不斷更新和進步。
  • 世界廁所日 | 看看古代廁所中的另類文明史
    原創 令羽君 博物館丨看展覽溫馨提示:這是一篇「有味道」的推送請不要在吃飯時間閱讀昨天是一個特別的日子「世界廁所日」(嚴肅點!在我國歷史進程中廁所也翻新出了不少的花樣今天,就讓小編帶你一起品味古代廁所中的另類文明史簡單直接的坑式廁所遠古時代,無論男女老少,想要上廁所,都是就地解決,與其他動物沒有什麼區別。
  • 為了提升公共服務,日本政府推行了優秀廁所設計範例
    日本這個把馬桶做到極致的國家,在推廣廁所文化上也不遺餘力。在聯合國認定的每年 11 月 19 日的「世界廁所日」之外,日本人還把 11 月 10 日設定成了「美好的廁所日 いいトイレの日」。隨後,在調查報告的基礎之上,結合 2015 年「日本廁所大賞」的優秀範例,日本政府推行了一本(pdf 版本請戳這裡)宣傳日本優秀廁所設計的小冊子,從學校、商業設施、交通機關、移動廁所等方面進行分類,希望以此來引起人們對廁所的重視,同時提升日本的公共環境質量。我們從其中挑選了一些政府認定的優秀廁所設計,來看看。
  • 途遠關注 | 盤點國內外經典公共廁所設計
    我們特此盤點一下中國「廁所革命十大典型景區」以及世界上最特別的十個公共廁所,它們的造型極具設計感,或許可以為當前景區的服務區、洗手間設計提供參考!中國廁所革命十大典型景區介紹由國家旅遊局主辦的「世界廁所暨中國廁所革命宣傳日」活動在北京舉行,公布了中國《廁所革命十大典型景區》,讓我們來看看有哪些景區廁所進入榜單,它們有哪些經驗值得學習借鑑。
  • 今天是世界廁所日 說說上海公廁那些你不知道的事兒
    東方網記者柏可林11月19日報導:聯合國確定每年的11月19日為「世界廁所日」,2020年11月19日,我們迎來了第8個「世界廁所日」。上海進一步推進「廁所革命」,據上海市綠化和市容管理局市容環境質量監測中心副主任陳波介紹,目前上海配備公廁數量約2800多座,其中587座設置了第三衛生間,257座加裝了智慧系統。廁所不僅僅成為人們的方便之處,更成為上海這座城市一張靚麗的名片。
  • 全國政協委員:儘快使公共廁所男女廁位比例達1∶2
    2005年12月起實施的建設部《城市公共廁所設計標準》也規定,公共廁所應適當增加女廁的建築面積和廁位數量,廁所男蹲位與女蹲位的比例宜為1∶1~1.5。而實際生活中,不少公廁都是按照同等面積、同等蹲位來設置男女廁位比例,而且男廁中還增加有小便池。如此一來,女廁門前出現「大排長龍」的情況也就不足為奇了。
  • [分享]現代公園公共廁所設計圖資料下載
    摘要:DesignCurial公布了他們的第二屆年度「十佳公共廁所」獎的最終結果,該獎項承認全球各地傑出的廁所設計。十佳獲獎作品是自1000多個公共廁所設計中評選而出,評價標準為「設計、創新以及與周邊環境的關係」。  2015年全球最佳公共廁所設計「這個獲獎列表旨在推動國際設計,尤其是由於建築平庸刻板印象而被低估的獨特建築作品。」DesignCurial的網頁編輯KatherineHouston表示,「這份名單的作品遍布廣泛,包括日本、澳大利亞和英國等。」
  • 新版滬《公共廁所規劃》出臺 男女廁位比最高達1:2.5
    據《勞動報》報導,增加第三衛生間和通用廁間的設置和設計規定;對時段性客流特徵明顯、負荷大的公共廁所,男女廁位比最高可達1:2.5,緩解女性如廁難。經過近一年的修訂和廣泛徵求意見,新版上海《公共廁所規劃和設計標準》正式出臺。  隨著生活水平提高,人們對廁所的功能性、舒適性要求也越來越高。
  • 從「無廁所,不婚姻」看中、日、印三國廁所文化現狀
    秦漢時,廁所分蹲、坐兩式,區分男女,並有隔斷。漢代尤為重視隱私和使用的方便,並增添了通風設計。唐朝專設「司廁」的官員。進入宋朝,汴梁等大都市的公廁已具行業性質,有專人管理。根據《湖南檔案》文刊的記載,我們國家從光緒十四年開始,就有了收費的公共廁所,它出現在澳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