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寒地凍,凌晨兩點就到室外工作,是什麼滋味?今天50歲的宋和東夫婦對這種滋味再熟悉不過。從事蔬菜批發生意20多年,夫妻二人已經習慣於每天凌晨到菜市場幹活。「就怕天冷凍壞蔬菜,那可就真賠本了。」老宋說。昨日凌晨兩點,記者來到撫順路蔬菜批發市場,跟隨夫妻二人體驗了蔬菜批發商在寒夜中的忙碌。
凌晨兩三點最忙碌
昨天凌晨兩點,氣溫零下6℃,整個城市還沉浸在睡夢中,宋和東、王天芳夫婦一天的工作已經開始了。當記者來到撫順路批發市場時,市場外已停了不少裝滿蔬菜等待卸貨的車,商販們推著小推車一路小跑著忙前忙後。在市場的東北角,宋和東夫婦裹了好幾層冬衣,面前擺放著剛從壽光、臨淄等地拉來的10噸蔬菜。
「尖椒!20斤裝袋。」「扁豆,來一袋子送到前面貨車上。」還沒等菜擺好,七八個來收菜的商販就把王天芳家的攤位圍滿。宋和東這時穿著厚重的棉大衣坐在桌前,一邊招呼夥計們稱菜,一邊麻利地按著計算器收錢。不到半個小時,攤上的貨基本理好,王天芳將脖子上的圍巾往上一提,裹住腦袋只露出眼睛,開始配貨。
「天冷,買賣不好做,批發也賺不了太多錢,所以我還給幾家單位食堂配蔬菜。」王天芳快步走到其他菜攤前,按照單位食堂要求的蔬菜品種,幫忙配全。「小王,給我稱20斤土豆裝袋,寫上『銀行』」「劉哥,30斤胡蘿蔔裝袋,寫『超市』。」王天芳說話辦事都特別利索,在批發市場呆了20多年,哪家貨好,哪家便宜,她心裡有數。
蔬菜一凍就賠錢
「蔬菜批發是個辛苦活,尤其是到冬天。」王天芳說,每天凌晨兩點從被窩中爬起來,再裡裡外外套上三四件衣服,就得往市場趕,「開著車來,一上車跟冰庫一樣,到市場都熱不起來。」她告訴記者,丈夫宋和東比她還辛苦,一般零時就要起床到菜市場接車。
王天芳家的蔬菜主要從壽光、臨淄、新泰3個地方運來,卸貨、批發、配菜,一整套忙完基本到了早上6點,這五六個小時,兩口子一刻也停不下來。「我倆一般上午10點時泡個面、吃個手抓餅,也不知道是早飯還是午飯了。」王天芳說,到上午11點收攤後,他們得趕緊回家睡覺,到了晚上8點左右起床吃晚飯,吃完飯再眯一覺就要準備幹活了。
每年冬天最冷那幾天是夫妻二人最犯愁的時候。「天冷多穿點也就過去了,但俺們怕凍著菜啊。」王天芳說,蔬菜最怕的就是凍,一凍就蔫了,一蔫就賣不上價。「就拿今天這10噸菜來說,從產地到批發市場,所有人工、租車、油費成本算下來,一天近5000元,如果路上菜被凍壞,回來只能低價賣,一車菜賠個萬八千的時候也有。」王天芳說,只要氣溫降到零下,她就非常擔心。
賣菜也講究個性化
雖然辛苦,但是靠著蔬菜生意,從安徽來青的宋和東夫婦已經買房安家。王天芳告訴記者,20年前,她和丈夫經親戚介紹來青開始賣蔬菜。「一開始做蔬菜零售,一天能賣個幾十斤。」王天芳說,做了一年後,為了能掙更多的錢,兩人決定蔬菜批發。從最初的幾百斤慢慢做到如今每天銷售10餘噸。
「生意越做越大,主要是有很多回頭客照顧。」王天芳笑著說,現在賣個啥都講究個性化需求,這個俺也會。如果是單位食堂配菜,她多會推薦價格實惠的菜,如果是超市來進貨,她就推薦精品。如果貨稍有不好,她也絕不會好壞摻雜著賣,一定會把不太好的貨挑出來,註明再打折賣。「你只有實實在在地賣貨,顧客才能相信你,願意來你家買貨。」王天芳說。(記者 樊蓉 實習生 王雨 攝影報導)
[責任編輯:劉國棟、李春曉]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9-8025117,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9-8025117,誠邀合作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