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治網訊(通訊員 王彩澤 張勇華)近年來,為有效防止涉毒人員因毒致貧、因毒返貧,廣西桂平市江口鎮緊緊圍繞「脫貧先脫毒、脫貧必脫毒」的工作思路,牢固樹立「禁毒+扶貧+民生」的底線思維,以「精準脫毒脫貧」為抓手,治窮治毒相結合,分步驟、分階段、分進度對涉毒貧困人員及其家庭開展禁毒扶貧工作,聚焦吸毒貧困群體,堅持問題導向,強化責任落實,勇於擔當作為,聚力禁毒脫貧攻堅,禁毒扶貧工作取得新成效。
江口鎮召開2020年禁毒扶貧工作部署推進會
堅持高位統籌謀劃,建強隊伍齊抓共管
實行「一把手」機制。成立了由鎮黨委書記餘亮、鎮長羅陽寧任組長的禁毒脫貧攻堅領導小組,對禁毒扶貧工作親自部署、親自推動、親自督查,把禁毒和扶貧「一盤棋」同部署、同推進。
形成齊抓共管格局。實行領導幹部包村,村幹部包片,第一書記(工作隊員)、幫扶人包戶的責任機制,明確了鎮禁毒辦、扶貧辦、派出所、各村支書及各成員單位的工作職責,層層傳導壓力,形成齊抓共管格局。
建強隊伍夯實基礎。選優建強鎮村兩級禁毒專幹隊伍,調整充實禁毒專幹7人、村(社區)網格員220名。投入20多萬元,完善社區戒毒社區康復中心,夯實禁毒基礎,為禁毒扶貧工作奠定基礎。
江口鎮黨委政府主要領導到江口派出所指導禁毒扶貧工作
全面從嚴精準核查,做到不漏一戶一人
實行精準核查。組建由信息員、禁毒專幹、第一書記(工作隊員)、村幹部組成的12人核查攻堅隊,對吸毒貧困戶逐戶核查,全面摸清情況,做到底數清、情況明,實行「一人一檔、一戶一策」機制,確保脫毒脫貧不漏一人一戶。
開展「清零行動」。結合掃黑除惡「六清」行動開展涉毒「清零」排查,及時查處、收戒和管控幫扶,最大限度防止吸毒人員消耗家庭財富而產生新的貧困。
嚴密組織技防。派出所充分運用科技信息化手段重點監控,動態監控登記造冊的吸毒貧困人員,做到行知軌跡,動知方向,最大限度擠壓吸毒空間,降低吸毒致貧返貧風險。
檢查組深入吸毒貧困戶家中了解生活生產情況
全面強化管控打擊,切實提升戒斷效果
強化無縫管控,化解因毒致貧。鎮禁毒辦、派出所對吸毒貧困人員實行分類管控,盯死盯牢吸毒貧困人員。創新異地管控做法,由派出所、禁毒專幹主動聯繫吸毒人員務工地派出所,實現異地雙向管控,做到全面管控到位。
打擊涉毒犯罪,阻斷因毒致貧。對涉毒違法犯罪「零容忍」,嚴打、嚴查、嚴控、嚴治、嚴防相結合,深入開展 「亮劍行動」等嚴厲打擊涉毒違法犯罪,切斷毒品供給,阻斷因毒品致貧。
提升戒斷效果,遏制復吸返貧。以創建「無毒示範鄉鎮」為抓手,全面落實主體職責,壓實禁毒專幹、派出所民警、網格員職責,對吸毒人員進行網格化管理,切實提升管控效果和戒斷鞏固率,最大限度防止復吸。
江口派出所民警走訪了解貧困戶吸毒人員戒毒情況和脫貧成效
大力推行精準施策,確保脫毒脫貧質量
推進就業產業脫貧。開展就業技能培訓,為戒毒康復人員提供各類就業服務信息,幫助其實現就業和發展產業,提高脫貧「造血」技能和本領,實現脫毒脫貧。
實施健康扶貧。協調鎮扶貧辦、民政、醫保等部門,將吸毒病殘貧困人員納入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和醫療救助保障範圍,實施扶貧醫療救助,切實降低吸毒貧困人員就醫負擔。
實施教育扶貧。由鎮扶貧辦牽頭教育、工青婦等組織配合,針對吸毒貧困家庭子女,全面落實教育扶貧政策,實現吸毒貧困家庭子女義務教育「零輟學」,反向帶動其吸毒父母堅定脫毒脫貧信心。四是落實兜底措施。將符合條件的吸毒貧困家庭納入低保範疇,落實社會保障政策兜底,實現兜底脫貧一批。
萬江村駐村工作隊員對吸毒貧困戶種植的優質稻進行「以獎代補」驗收
堅持深化宣傳教育,預防因毒致貧返貧
鎮禁毒辦積極聯合派出所、扶貧、教育等相關部門,通過橫幅板報、真實案例、新媒體、「四點半學堂」等多方式宣傳,使廣大群眾更深入地認識到毒品的危害,讓大家自覺地遠離毒品,從源頭預防新生吸毒人員,預防因毒致貧返貧。
江口鎮組織開展「6.26」禁毒扶貧工作宣傳活動
加強社會關愛幫扶,送溫暖築牢回歸路
針對吸毒人員管理難、轉化難、易復吸、回歸難等問題,採取談心談話、電話、微信等方式,每月對吸毒人員進行走訪,從心理精神上引導和幫助吸毒人員擺脫心理壓力及困擾,引導社會力量加強對吸毒貧困家庭關愛幫扶救助,為涉毒人員和家庭送溫暖,增強回歸生活自信心,形成有效的社會聯動機制,打造社會力量+禁毒+扶貧」模式,廣泛搭建社會力量參與禁毒工作的平臺。
同時鼓勵民營企業、商會,愛心協會等社會組織和個人通過多種方式積極參與禁毒扶貧。並成立村級聯防隊伍、網格員隊伍、駐村律師、「五老」團隊及整合農村法治力量助力脫毒脫貧,組建禁毒扶貧志願者,通過結對幫扶深入解困幫難,全鎮社會禁毒扶貧日益顯示出巨大發展潛力。
江口鎮組織社會力量對吸毒貧困家庭開展關愛幫扶送溫暖
據悉,今年來江口鎮對吸毒貧困戶開展技能培訓3次,協調企業招用吸毒人員7名;為10戶吸毒低保貧困戶發放低保金29萬多元,5人獲得殘疾補助;26人獲得「雨露計劃」、「寄宿生補助」等教育救助金7.8萬多元;13戶享受「以獎代補」政策;社會愛心人士和企業為困難家庭捐助資金1萬餘元,愛心大米2000多斤,雞1800多隻,魚1000多尾,食用油300多升,棉被、衣服100多件。
[編輯:韋永勝]
【來源:人民法治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