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風格中國古建築,哪一種能蘊含中國尊貴美?

2020-12-25 寂靜的世界8

千百年來,華夏大地上,歷史長河中,積澱了厚重的中華文明。

中國古建築便是這璀璨文明的一部分。

雖然由於不同地區,不同的生活習慣,但都在中華大地上留下了精髓一致的,許多各具特色的古建築。

中國古建築大體上,可以分為六大派別:京派、晉派、皖派、閩派、蘇派、川派。

不同流派的建築,以其獨有的歷史與文化積澱,書寫著各自的故事。正如我們各地的方言一樣——不同而同!

由這些古建築展現出來的或威嚴、或穩重、或恬靜、或婉約、或精巧,都是當今都市建築所無法匹及的!

下面讓小編與您一起來賞析中國古建築的六大派別吧。

一、京派建築:對稱分布、皇家威嚴、如意吉祥

宮殿建築是京派建築的代表作,故宮是宮殿建築的問鼎之作,代表了傳統建築藝術的最高水平。匠人的智慧,將皇家威嚴展示的淋漓盡致。

京派建築的另一種代表就是四合院。歷史上,老北京四九城的,千餘條胡同裡的四合院是老北京民俗文化的要素之一。

處處體現著人們對幸福、美好、富裕、吉祥的追求。庭院方闊,尺度合宜,親切寧靜的四合院凝聚了多少部家族史,又同時鐫刻不知幾輩人的美好記憶。

二、晉派建築:晉商文化

晉派建築的尊貴,在於它鬥拱飛簷,彩飾金裝,磚瓦磨合,城樓細做,展現出穩重大氣,嚴謹深沉之氣度。這也正符合了,更是反應了晉商的品格——穩重、大氣、嚴謹、深沉。晉派建築所蘊含的文化與精神,給後人留下了一筆無與倫比的精神財富。

三、皖派建築:青瓦白牆、磚雕門樓、意境美

說起皖派建築,小編總是情不自禁的想起雨巷裡的油紙傘。或許這就是文化和皖派建築刻在小編腦子裡的一種意境吧。

皖派建築中徽派是最為人熟悉的皖派的一支,而徽派建築集徽州山川風景之靈氣,融風俗文化之精華。主要以民居、祠堂和牌坊最為典型。也正因如此被譽為徽州古建三絕,聞名遐邇,令人嘆服。

徽派民居建築中又有「三雕」(木雕、石雕、磚雕),風格不同又一脈相承。能工巧匠施盡其技,每一處花紋,每一筆雕刻,結構嚴謹,雕鏤精湛。如此細緻的做工,不僅展現了皖派匠人的精神,同樣展現了徽商雄厚的財力。

四、閩派建築:土樓防禦

閩,即福建,閩派民居即流行於閩南地區的一種建築風格。其中「土樓」是其最為鮮明的代表,是一種供聚族而居、且具有防禦性能的民居建築。

它歷經500多年傳承而來,將生土夯築技術發揮到極致,單體建築規模宏大精細,地堡式建築風格沿用至今堅固無比,既可防火防震,亦可禦敵入侵,還展示出古人對「天圓地方」的精神追求。

它源於宋元時期,明清時期趨於鼎盛,延續至今。正如《大魚海棠》的作者所說:「中國福建的土樓有一種夢一樣的神秘感,像是來自世外桃源。」

五、蘇派建築:山環水繞、曲徑通幽、流連忘返

蘇派建築是江浙一帶的建築風格,是南北方建築風格的集大成者,園林式布局是其顯著特徵之一。

存在了數千年的蘇州園林中,脊角高翹的屋頂,江南風韻的門樓,曲折蜿蜒,藏而不露,飼鳥養魚、疊石迭景,體現出清、淡、雅、素的藝術特色。

如果說皖派建築給小編的是一幅油紙傘的畫面的話,蘇派建築給小編的應該是「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的詩句。

六、川派建築:民族特色、古老印記

川派建築,即流行於四川、雲南、貴州等地的一種建築風格,為當地少數民族特有的建築風格。在川派建築中以傣族竹樓、侗族鼓樓、川西吊腳樓,最具鮮明特色。

它融合多民族智慧的吊腳樓,巴楚文化的活化石,依山靠河就勢而建,絲簷走欄自成一派,看似隨意卻十分考究,成為千年民族文化的傳承。

那麼介紹至此,中國六大派別古建築,哪一種是最為打動你的呢?

其實,在小編看來,風格雖不同,內在蘊含的中國傳統文化之精髓和散發出的東方神韻之尊貴是一致的。

你怎樣認為呢?歡迎在下方發表評論!

相關焦點

  • 六大門派手中的古建築——蘇派建築
    中國古建築是一種只有我們中華兒女才能體會到的尊貴。千百年來,為了不同地區的人們的生活習慣,中華大地上留下了許多各具特色的建築。大體可以分為以下六大派別:皖派、閩派、京派蘇派、晉派、川派不同的建築流派用自己獨特的歷史和文化積澱寫自己的故事。它們精緻、安靜或高貴,是現代建築永遠無法超越它們。
  • 瓊樓玉宇、雕梁畫棟,最美的中國古建築
    古式建築的美,美在藝術綺麗,它屹立在天地之間,以雄渾的氣勢,俏麗的形態,多元的風格,昭示著人類遠古的文明。古建築是指具有歷史意義的建國之前的民用建築和公共建築,其包括民國時期的建築。在中國,很多古鎮以及大部分的大城市還保留著一些古建築。
  • 從中國古建築看中國文化,淺談中國古建築之下的特色風格和類型
    前面,我們曾經講過中國建築流派,今天,我們接著來聊聊中國古建築的那些事兒。一、關於中國古建築說到中國古建築,你腦海中首先想到的是什麼?皇宮,園林?是的,這些都是中國古建築的類型。中國建築在幾千年的歷史演變中,逐漸形成了以地域為特色的各大建築群風格,比如京派、皖派、晉派、蘇派、閩派、川派,這些建築都是歷史與文化的見證。
  • 美哭了!盤點六大派系中式民居古建築
    中國古代建築,根據地域特色可分為很多不同的派系,大致可以分為六大派別:皖派、閩派、京派、蘇派、晉派、川派。這些派系建築的發展,大多與當地地區的氣候特點、人的生活習慣等有關,隨著時間發展越來越具有區域特色。不論是何種建築派別,都離不開一代代的建築工匠們歷時數年的心血和汗水。
  • 大美中國古建築樓閣篇:廣東惠州合江樓,蘇軾被貶惠州時下榻之所
    位於惠州府的東北部,東江和西枝江的合流處,為廣東六大名樓之一,與廣州鎮海樓、肇慶閱江樓等齊名。合江樓不僅是廣東六大名樓之一,還跟宋代歷史上乃至我們中國歷史上一位「重量級」的文化名人有關,這個人便是有著「詩神」之稱的「蘇軾」,因為這座合江樓便是蘇軾來惠州任職時下榻的第一站,而且還留下了《寓居合江樓》等膾炙人口的詩作。
  • 中西方古建築風格之比較
    由於中國特殊的地理位置、國情和文化特點,以及人民群眾居住和審美的需求,形成了中國建築獨特的風格與特點。如,以立柱和縱橫梁枋為特徵的形制延續時間很久,其中飛簷與中軸線的特徵也較為突出,這一形制特點基本延續至今。此外,中國古建築多用磚木材料,尤其是木架構的使用使得中式建築更為緊密,在結構、形式方面更具審美價值,符合中國人的居住需求。
  • 中國建築六大派系:徽蘇閩京晉川派建築,讓中式建築驚豔世界!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國內流行的中式風格,是中國古代以明代家居為代表的簡單臨摹,其中有多種因素摻雜在內。尊貴的中式建築不同流派的建築以及獨有的歷史文化祭奠形成了不同的故事,它們或恬靜或優雅或尊貴,是中國近現代建築永遠無法逾越的。讓我們走進它們,聆聽它們的故事,感受中國古建築的博大精深。
  • 旗袍,漢服,唐裝哪一種更能體現中國女性美?
    關於究竟是哪種服裝好、更能代表中國,一直是大家爭論的焦點。中國「國服」這個名稱,似乎在大眾心中各有定位,有人說是漢服,有人說是旗袍,有人說是唐裝。似乎每個人都有他們自己的道理。不過在小編看來,很難說出究竟是哪個是國服,但是就影響力來說,旗袍在國際上的影響力遠遠大於其它兩類。旗袍是什麼?
  • 走進先農壇,感受中國古建築之美
    但走到南走到北,走過東走過西,會發現千城一面的現象普遍存在,各地的地標性建築往往不如一些古建築更耐看,更受歡迎,有不少地方已經開始修復古城、古村和古院、古宅。既然要看中國古建築,欣賞其中蘊含之美,就不能不去北京古建築博物館,它就在北京先農壇。
  • 發現中國古建築之美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話說古建築,ID:huashuogujianzhu】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中國建築是世界公認的最古老的原生態建築體系之一,經歷了從「構木為巢以避群害」開始、直到建造房屋,最終形成獨立體系這樣一個過程。
  • 中國古建築對比西方古建築的優點
    自清末西洋風格建築進入中國以來,以先進工程技術為基礎的現代建築在國內發展迅猛,中國傳統古建築迅速頹敗,一直到上世紀30年代營造學社正式成立,傳統的中國建築才得以重視和研究。中國傳統建築多為木構形式,擁有獨具特色的大屋蓋以及承受外簷重力的鬥拱。曾經,中國古建築因其技術高超、設計精巧而在世界建築之林輝煌一時,但南宋之後的古建築技術鮮少發展,中國古建築逐漸在工學技術、耐久適用上落後於西方古建築,再加上傳統建築技術只是口授心傳,古建築技術只能作為工匠之術而地位低下。
  • 中國古建築風格傳承人黃明理先生簡介
    潮州中國古建築是中國文化中的一盞明珠,它像詩詞,數不盡的風流韻致,也像國畫,看不盡的水墨鄉愁!然而,這一切人間仙境都離不開那一批批古建築師們的代代相傳!黃明理先生1966年2月出生於廣東省潮州潮安金石鎮田頭村,系祖傳五代逾百年的古建築專業之家。傳承普系明晰:黃明理的曾祖父:黃振通老先生,老木匠,精通古建下高定局。
  • 中國古建築之美,你知道多少?
    古建築之美,在於它承載的是不同歷史時期的人文特色,承載的是碧瓦朱簷間亙古流傳的故事,還承載了中華千百年的歷史文化。 於我們而言中國古建築見證了中國千古文化底蘊,一磚一瓦一構件都是歷代中國建築設計師的心血。
  • 大美中國古建築名塔篇:第三百零八座,齊齊哈爾卜奎清真寺磚塔
    當然,在整座「窯殿」的建築風格和建築元素方面,除了十分典型的「伊斯蘭教」風格,也能從中發現帶有「漢文化」特徵的建築元素,不得不說,這也是「民族文化融合」的一個最好例證。大美中國古建築之「中國古代名塔」系列,感謝關注,感受中國古建築之美!大美中國古建築系列內容,等待你的支持,別忘關注哦!!!
  • 中國古建築之美,金屬瓦傳承!
    金屬瓦是一種仿古瓦,繼承了中式風格,富於古韻,具有傳承中華美感的特色。許多人都聽說過「建築不倒金屬瓦不倒」的說法。懂金屬瓦的朋友都知道,它的壽命和建築的壽命一樣大。這是為什麼呢?金屬瓦色彩多變,外形美觀,還具有重量輕、強度大、耐酸鹼、耐腐蝕、抗老化、阻燃、壽命長、隔熱、保溫、隔音、抗風、防震、防汙、安裝簡單等優點。你知道金屬瓦是怎麼製作出來的嗎?
  • 中國古建築各流派的結構和風格特點,準確的答案在這裡
    原標題:中國古建築各流派的結構和風格特點,準確的答案在這裡 關注我,你的眼睛會懷孕 「篇末報名」 這個世界上從起源到現在,脈絡最完整,體系最完備的,綿延數千年但從未斷絕的,唯有中國古建築。
  • 中國最美古建築!
    建築被稱為「凝固的音樂」, 而中國古建築 大概是「凝固的古典音樂」了。 飛簷鬥拱的亭臺樓宇、 恢弘壯麗的宮殿建築、 詩意的園林以及古樸的民居...
  • 中國古建築屋頂樣式有多美,你可知道?
    中國古建築屋頂樣式知多少?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僅是小小的屋頂就蘊藏了社會等級、歷史變遷、民族文化等內容,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領略古建築的坡屋頂之美及其豐富內涵。  屋頂在古代也是一種身份的象徵。古代社會有嚴格的等級制度,古建築中的坡屋頂形式是一種重要的表現。
  • 大美中國古建築名塔篇:第四座,江蘇蘇州虎丘塔
    內墩之間有十字通道與迴廊溝通,外墩間有8個壺門與平座,也就是外迴廊相連通,設計完全體現了唐宋時代的建築風格。大美中國古建築之「中國古代名塔」系列,感謝關注,感受中國古建築之美!大美中國古建築系列內容,等待你的支持,別忘關注哦!!!
  • 大美中國古建築樓閣篇:江蘇泰州望海樓,飽經滄桑的江淮第一樓
    現今的這座「望海樓」,樓高30多米,取宋代建築風格,外觀三層環廊,主體色彩取慄殼、青灰二色,古樸典雅。新望海樓的設計延續歷史建築風格,具體表現形式相對於歷史記載更高大、壯美,線條流暢優美,表現手法高雅、脫俗,與泰州現有古建築保持和諧一致的風格。這座全新的的望海樓重建方案是由中國四大名樓南京閱江樓的設計者、東南大學的杜寶順教授歷時半年、三易其稿才最終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