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這地方被譽為鹽都,開採歷史有 2000多年,鑿了1.3萬多口鹽井

2020-12-06 南粵橘城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鹽不僅是一種調味品,也是我們身體不可缺少的一種物質;其中無機鹽(礦物質)更是人體所需的六大營養素(碳水化合物(糖類)、油脂、蛋白質、維生素、水和無機鹽)之一。而我們食用的鹽的來源有:海鹽、井鹽、礦鹽、湖鹽、土鹽等。

而在我國這個地方因盛產井鹽而被譽為「中國鹽都」——四川省自貢市。自貢井鹽自古以來都聞名全國,據悉自貢開採井鹽的歷史已有 2000年多年。

那麼四川自貢為啥會被譽為「中國鹽都」呢?

首先開採歷史:據悉,四川自貢井鹽最早的開採及製造時間可以追溯到東漢章帝時期;聞名於唐宋時期;最輝煌的時期是明清時期;在古清朝後期更是成為四川井鹽業中心。其次井鹽原料均採自千米深井以下的天然滷水和巖鹽礦床,其富含各類天然礦物元素,雜質少且遠離汙染,更純淨,品質好。

還有的就是四川自貢井礦鹽在煉製過程更是通過全密封真空工藝精製而成,幾乎不破壞其原有物質,所以說得上是純天然的。而其氯化鈉的含量更是高達99%以上,味純正,無苦澀味,色白,結晶體小,疏鬆不易結塊。

據悉,四川自貢產的井礦鹽遍銷於我國大部分地區。而在自貢市境內,當地先後開鑿了1.3萬多口鹽井,累計生產食鹽7000多萬噸、天然氣300多億立方米。其中更是有著世界第一口超千米深井東源井,開採時間長達200餘年。(圖片來源為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鹽都」自貢,有世界上第一口人工鑿成的超千米深井——燊海鹽井
    自貢有三大旅遊資源聞名於世:恐龍、花燈和井鹽。 其中,深達1001.42米、世界第一口超千米人工鑿成的鹽井——燊海井,是迄今惟一仍在生產的鹽井,堪稱自貢鹽業的「活化石」。自貢,素有中國「千年鹽都」的美譽。從東漢時期開始產鹽,已有兩千多年的井鹽開採歷史。如今,遊人到自貢,皆會對這座城市的名稱產生興趣。
  • 中國唯一的鹽都,鹽井多達萬口,產量佔全國近三分之一卻鮮為人知
    今天我們來看看這個富裕的城市, 這個城市的名字叫自貢, 位於四川南部,是不折不扣的川南中心城市, 因為總人口不到500萬,主城區人口達到100萬級,是不妥協的大城市,但我們今天說的點不是這個。據統計,自貢自古以來就作為製鹽而聞名,歷史上也因產鹽而相當富裕, 到了當時的抗戰時期,這個城市捐給國家最多,但記得的人很少, 據數據統計,自貢市整體鹽井達到1.3萬口,但產量約佔中國的三分之一,令人吃驚的是,自貢不愧是不折不扣的鹽都。但其實自貢有很多你不知道的特色, 我等著你發現, 現在來看看自貢不知道的風景。
  • 自貢市鹽業歷史博物館 傳承兩千年井鹽文明(你所不知道的一級館)
    「千年鹽都」名不虛傳  沿著綠蔭下的青石階梯拾級而上,進入序廳,一座古銅色鹽工鑿井雕塑赫然在目。鹽工身材魁梧,手握200多斤重的鑿井鑽頭(俗稱鐵銼),正用力鑿向臉盆大小的井口(俗稱井帽子)。鐵銼和井帽子都是從自貢鹽場徵集而來,是當年鹽場工人使用過的。在自貢這片土地上,鹽工們曾先後開鑿了1.3萬多口鹽井。
  • 走進千年鹽都,參觀全國僅存的手工製鹽坊,一包鹽僅賣3塊5
    自貢,川南的富庶之地,在四川所有城市中名列前茅,它不僅被稱為千年鹽都、恐龍之鄉,還有南國燈城,美食之府的美譽,無論是從吃喝還是玩樂,都是一個內容無比豐富的地方。大約2000年前的東漢時期,生活於此的先民們鑿井取滷,並創造了燦爛的井鹽文化。井鹽的生產使各地的鹽紳商賈紛至沓來,隨著歷朝歷代的發展與聞名,這裡貿易繁華,經濟繁榮,人口聚集,而自貢也由此興市,被稱為「千年鹽都」。
  • 中國第一口鹽井,居然在雙流!
    李冰在治水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公元前255-公元前251年任蜀郡郡守時,組織當地人民用開鑿水井的方法開鑿了我國第一口鹽井——廣都鹽井(今雙流縣境內),揭開了中國井鹽生產的序幕,從而被譽為中國井鹽生產的開拓者。」 廣都,鹽井,雙流?這幾個詞在我腦海跳躍。這是真的嗎?身為一個老雙流人,我卻全然不知!
  • 千年鹽都,南國燈城,五彩斑斕的自貢
    這個揚名海外的「千年鹽都」,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是個靠鹽堆積起來的城市,自貢產鹽有近兩千年的歷史,因而自貢歷史的每一章節都是鹽的白色,都是鹽的氣味,城市的特殊職能使自貢成為中華大地上不可多得的特別的地方。「鹽都」和它的智慧自貢設鎮、設縣、設市皆是因了鹽。北周武帝時因富世鹽井而置富世縣,因著名的鹽井大公井而置公井鎮。至唐武德元年,因鎮置榮州,改鎮為公井縣。
  • 一個鎮曾繳全省一半的稅,被歷史塵封的雲南千年鹽都——黑井古鎮
    雲南楚雄州有個黑井古鎮,歷史上曾是滇中繁華的經濟重鎮,產貢鹽的地方。「黑井」名字的由來,並非有口井是黑色的,原本名為「黑牛井」。當地最古老的黑牛鹽井當然要看,它位於一段山崖下面。鹽井的入口處有紅磚砌成的圓拱形洞門,門前有個方形滷池,雖然看上去不起眼,卻有幾十米之深,這口小小的鹽井為小鎮帶來了繁榮,成就了鹽都的輝煌。
  • 它是以兩口鹽井命名的城市,號稱千年鹽都恐龍之鄉,還是美食天堂
    自貢恐龍博物館佔地面積7萬多平方米,館藏化石標本幾乎囊括了距今2.05-1.35億年前侏羅紀時期所有已知恐龍種類,是目前世界上收藏和展示侏羅紀恐龍化石最多的地方。歷經近二十年的發掘和研究,取得了多項重大科研成果。 到目前為止已出版了7本研究專著和2本研究專輯,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科研論文60多篇。
  • 關於四川宜賓鹽井的故事
    其鹽井在唐、宋時期達到鼎盛,因鹽井而興建起了場鎮。其間有的富商大賈因投資開採鹽業而日進鬥金,而有的腰纏萬貫者因投資開鑿的鹽井未成功見效而傾家蕩產。卻說瀘州有一個財主羅二爺,靠販賣鹽而起家。為了賺取更多的錢財,經人推薦到南井鑿鹽井取鹽滷煎鹽賺錢。羅二爺帶上多年豐厚的積蓄,舉家來到南井。
  • 自貢5口廢棄鹽井被封堵 附近有毒害氣體基本消失
    自貢5口廢棄鹽井被封堵 附近有毒害氣體基本消失 2016年08月25日 14時42分
  • 雲南黑井鎮:千年鹽都古鎮(組圖)
    2005年,黑井接待國內外遊客8萬多人次,實現旅遊收入960多萬元。  2006年4月15日,黑井入選中國歷史文化名鎮正式掛牌。  事實上,作為產鹽的實體,黑井衰落了。但黑井有2千多年的文化,這才是她歷經歷史洪流的洗刷而不衰敗的根源。  黑井初體驗  2006年3月22日上午,我們來到了黑井,車子停在黑井鎮人民政府門口,一行人步行進入一街,即德政坊。街道很窄,只能容下一輛馬車通過。每戶人家臨街的建築布局都是「一門一窗一鋪臺」的傳統商業建築模式。一塊塊紅沙石鋪面臺就是當年商業競爭的戰場。
  • 這座擁有恐龍之鄉,千年鹽都,南國燈城、美食之府的城市——自貢
    雖然自貢市是四川省面積最小的地級市,但是這都不能阻擋自貢成為擁有億萬年的恐龍遺址,兩千年的井鹽文化,千年的彩燈歷史的絢麗城市。千年鹽都、中國燈城、恐龍之鄉、美食之府,都是自貢的代名詞,自貢是一座有鹽有味的城市。那這樣城市有著怎樣的故事呢?
  • 寧廠古鎮:巴山峽谷中藏了一座「中國鹽都」
    然而,它在大巴山東段乃至長江三峽腹地的歷史舞臺上,卻扮演過令人難以置信的恢弘角色,所有斑駁的遺存都釋放出這樣的歷史信息:有四五千年製鹽史的大寧鹽廠為何在明清時能躋身「中國十大鹽都」?國內最長的輸滷棧道是如何在2000年前的危崖上開鑿出來?一代代背夫是如何在山塬懸崖上走出千裡鹽道的?一群群剛毅的生命是如何在綿綿戰亂中艱難掙扎的?
  • 都江堰是其一,其二則是鹽井
    歷史學者:其實煮鹽的工藝不複雜,難點在於你如何找到有鹽滷的地方。李冰識察水脈,對蜀地的水系非常了解,他的本意是溝通蜀地的水系,但是誤打誤撞的發現了鹽滷。李冰開鑿的鹽井也沒有多大難度,就是鑿個大口淺井,然後從大口取鹽滷。隨後把滷水燒熱,加入黃豆豆漿分離雜質,經過幾遍的過濾就可以淋鹽、驗鹽、售賣。
  • 深度鑽探,眼前這座鹽井是世界上第一口超過千米的深井
    中國這麼大,我想去看看。帶你去一個你曾經去過或者沒去過的地方。2017年四川自貢燊海井 門票27元自貢享有「千年鹽都」,「恐龍之鄉」,「南國燈城」,「美食之府」之美譽。是世界井鹽之都,有近2000年的井鹽史。
  • 四川有個城市以鹽井命名,而且還是恐龍之鄉!你知道是哪裡嗎?
    自貢舊時的鹽井 自貢被稱為「千年鹽都」,從東漢章帝時期開始,已有近兩千年的井鹽開採生產歷史 自貢鹽井 燊海井和東源井都是記載井鹽歷史的活標本。
  • 重慶超級鹽礦已開採逾3000年 一斤水可產三兩鹽
    小小的一粒鹽,貫穿了重慶5000多年歷史。  在5000多年前的巫山,有一群巫師專門製鹽,還因此建立了一個古國。在3000多年前的萬州,一群獵人打獵時發現超級鹽盆,至今仍在開採。在2000多年前的雲陽,有人發現了當時世界上最牛的鹽井,一直保留到現在。
  • 中國的恐龍之鄉:世界級的恐龍博物館,出土恐龍化石世界之最
    我決心去看看這世界的廣袤,帶上名為豬頭的狗,帶上尋找的心。我們在路上,我們的故事在這裡。以下是我在四川省的自貢市的所見所聞和有感而發!自貢市,地處四川盆地,擁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是中國最早建立的城市之一,也是世界上最早開發利用天然氣的城市。自貢市在中國還有著千年鹽都,恐龍之鄉和南國燈城的美稱,是中國歷史文化的名城。今天。
  • 鹽都自貢,一座非常有味道的城市!
    自貢的冷吃兔是非常著名的漢族傳統美食,也有百十年的歷史累史了,四川自貢富順榮縣一帶是全國有名的養兔之鄉,兔肉供應十分充足,該地區人們也喜歡吃兔肉,尤其是喜愛烹飪和品嘗一種名為冷吃兔的菜餚,幾乎家家會做人人愛吃,還有很多,比如說火邊子牛肉,鮮鍋兔,小煎雞,在四川或者是重慶地區,小煎雞都是一道地方特色名菜,都屬於川菜,小煎類,也是家家會做人人愛情,只是不同地方的做法,略有差異而已!
  • 千年「鹽都」自貢鹽運第一灘艾葉古鎮,一條古鹽道,通達半個中國
    ,以盛產井鹽聞名中外,是有名的「鹽都」,境內有四條千年古驛道,千百年來馱馬車船絡繹不絕,陸路到成都,雅安,西昌,康定,西藏,雲南,貴州,水路通重慶,貴州,雲南,湖南,湖北,江南一帶,一條古鹽道,通達半個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