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旅拍澤雅團隊於廟後村。古老石板橋的後面,就是遍山的竹林。
5月23日上午,天氣晴朗,旅拍澤雅的小團隊進入廟後村的時候,涼爽的風不時吹過來,路邊的竹林裡飛出了許多細長的小葉子,輕盈的葉片綠中帶著黃,就像是一陣陣輕盈的風有了可見的形狀。
這是入夏的澤雅名副其實的竹林風。
廟後的石橋路和遍山的竹海。
澤雅山水秀美,多溪澗,多竹林。想來古人取名字是有學問的,澤,多水田;雅,竹為謙謙君子,最雅。有山林有溪澗清泉有漫山的梯田和竹海,那麼,夏天的澤雅,也是避暑的清涼好地方。
廟後村的碇步。
我最早遇見澤雅的地方就是夏天的廟後村,十多年前的我並不知道琦君,一個人在澤雅山中漫遊,突然在這個村口看到了一大片湖泊,周遭全是竹子。漫步進村,開始出現古老的石橋、碇步、乾淨的村中小路。於是循著小路一直走,村莊很快到了盡頭,之後是一條蜿蜒的溪澗,兩旁都是農田。清澈的溪流裡,成群的溪魚在漫遊,腳踩在水裡納涼,那些遊魚甚至會來碰觸你的腳趾。
水碓坑村村口古老的石板與流水。
許多年以後,我深入澤雅,去尋訪千年紙山的傳統手工造紙藝人,慢慢地發現了更多如廟後村一樣的村莊,也都是一條溪流穿村而過,也都有古老的碇步和石橋,有些村子,甚至還保留著完整的古屋建築群。比如那天旅拍團隊到達的水碓坑村,先後被評為浙江省歷史文化村鎮、中國景觀村落及中國傳統村落。村中保留的大部分建築都是清代江南民居,且依然保留著完整的傳統供水系統、水碓、紙槽、醃塘等。我們在這裡,幾乎可以在腦海中重現過往澤雅山民造紙的情景。
水碓坑村。
當下,澤雅的旅遊業正在如火如荼發展中,休閒餐飲、高端民宿,甚至咖啡等,都陸續出現在澤雅的古老村子裡。
如今你再到澤雅郊遊,一定會發現,吃住行更便利了。而讓我心生感慨的是,十多年前那個夏天,最初遇見的那些澤雅村莊,小橋流水,竹風遍野,那種與舊時光隱約的鄉愁交織在一起的情緒,在這個初夏再度造訪澤雅時,它們依舊是當時模樣。
澤雅的5月梯田。
卿侖 文/攝
附:澤雅冬有雪
崎雲山:
北林垟:
梯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