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伴侶需懂得取捨 剩男剩女只因"愛商"太低?

2020-12-23 手機鳳凰網

東方網1月21日消息:據《新聞晚報》報導,「剩男剩女」已不僅僅是婚姻狀態,更成了一種社會現象。有專家稱,形成這一局面的關鍵是「愛商」低,擇偶標準「不靠譜」造成。國內某婚介網就當今年輕人擇偶標準做過一份調查,結果顯示,年輕人選擇戀愛對象考慮「經濟狀況與家庭背景」佔了42.6%,而選擇「人品修養」的人數僅為25.7%。

中國社會工作協會婚介行業委員會總幹事田範江表示:「想要門當戶對的理性,也想要一見鍾情的浪漫。這種追求完美的心態,是最終把自己逼離婚姻的主要因素。」

物質年代,只能選擇隨波逐流?

是否「愛商」低無從查實,但當下擇偶標準的提高卻是有目共睹。有房有車高收入已成為當今很多女性擇偶的必備條件。應該承認,在這個物質社會,環境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時下人們生活的同時,也影響著擇偶的標準。對自己的婚戀對象有要求,從某種角度來說也是對自己負責的表現,但凡事過猶不及。

艾瑪已經三十出頭,總覺得自己各種優秀,找個男人結婚不成問題。但幾次相親後,問題就出現了。有房有車高收入的金龜男覺得艾瑪年紀偏大,也太聰明,做女性朋友或紅顏知己是不錯人選,但做老婆,相處會很累。現在生活壓力大,何必再給自己找個24小時的累贅?而那些自我感覺良好、條件一般卻還挑三揀四的男人,艾瑪正眼都不想看。她告訴記者,22歲就開始戀愛的她,從來都是她挑別人,如今卻被人挑還沒人要。一路走來,她所遇到的男性不能說都很優秀,但至少在物質條件方面無可挑剔。曾在銀行工作的她,接觸過不少金融業的白領精英,尤其是做投行的,不僅腦子聰明,更是多金。在眾人都在為奔小康勞心費神時,他們已經完成了資本積累的初級階段,朝中級和高級階段奮進。但是,聰明是這些人的優勢,太聰明也成為他們的致命傷。凡事唯錢是論的生活基調,讓還渴望一絲浪漫和真情的艾瑪望而卻步。

艾瑪承認,她喜歡享受,喜歡品牌,喜歡一切精緻而美麗的東西。曾經有個交往半年後分手的男生,在最後一次見面時對艾瑪說過這樣的話:「這年頭,男人要找『富家女』,女人要找『金龜男』,有錯嗎?沒錯!但是,當你的生活目標只剩下找『金龜男』、『富家女』的時候,感情對於他們來說已經成為奢侈品,而名車名牌卻取而代之成為生活的必需品,婚姻更淪為物質的犧牲品。戀愛,這個唯美而浪漫的東西,如今也已變成男女間談斤論兩的交易平臺。不少人雖然不甘心這樣變化,卻在不斷的掙扎和排斥中漸漸淪陷,最終成為熟練的交易者。但是,再精明,面對一次次錯過的感情和愛情,終究是一場失敗。」

艾瑪說,男孩的話,讓她思考了整整一個星期,她也懷疑自己的選擇是否錯了?但生活在物質年代裡的她,隨波逐流是她目前唯一的選擇。

婚姻穩定與否,並不取決於單一因素

無論是被指「愛商」低還是擇偶標準的不靠譜,似乎都與物質脫不了干係。確實,這年頭,許多人怕受窮,口袋裡有錢心裡就不慌。當父母和自身不具備這種物質條件時,婚姻,就成為唯一可以迅速接近目標的途徑,也是安全感獲得的主要來源。但是,還處於發展中的中國,大部分人屬於工薪階層,靠工資收入來維持必須的日常生活,靠自己的努力加快奔小康的速度。改革開放至今,先富起來的畢竟只是一部分人,怎經得起這麼多人的垂釣和追求,其中大部分追求者只能在一次次失敗中把自己的婚姻變成未知數。事實上,愛情婚姻的穩定感並不來自某種單一因素。情感基礎和經濟基礎,以及良好的生活態度,都同樣重要。有了錢,並不一定就有穩定感。

太多的文藝小說影視作品,都有這樣題材和內容。不久前剛上映的電影《失戀三十三天》中,年輕漂亮的湖南妹,在找婚慶公司安排婚禮的過程中,尋找各種機會顯貴,讓負責這項工作的黃小仙百思不得其解。為什麼一個看似有點品味和追求的男性,會看上這個膚淺低俗的女子?黃小仙在一個適當的時候向這位準新郎提出了自己的疑惑,新郎很簡單的兩句話,讓黃小仙頓悟:「像這樣的女人,名牌是她生活的必需品,而愛情對她來說是奢侈品。就我現在的經濟狀況,未婚妻所需要的必需品,我給得太輕鬆容易,至於愛情,到了我這年紀已經看得很淡,可有可無。我要的是個穩定的婚姻和一個看似幸福的家,畢竟對於男人來說,事業才是最重要的。」或許,在那個未婚妻看來,自己憑著美貌和年輕,釣到了理想中的「金龜婿」,她有效地利用了父母給予的原始資源,讓自己的人生藉助婚姻上檔升級。但是,青春美是短暫的,可以得意於一時,要想一勞永逸,僅靠外表並不足夠。加之,審美是容易產生疲勞的。所以說這個湖南妹現在認為自己是找對了男人,但是否能一輩子幸福,誰又能保證?儘管有富裕的物質條件,只是各取所需的婚姻,真的能長久嗎?

擇偶標準高,還是要因人而異

關於「愛商」和擇偶標準高這個話題,最津津樂道的應該還是網友們。網友「太師」說:這與我們社會迅猛發展是密不可分的,在這種大環境下,每個人都在高追求而且還忘我了。網友「jim」的說詞比較犀利:我不知道提出這樣論斷的專家有沒有子女,如果有,且是個兒子,自然一切由命;如果是個女兒呢?她的戀愛和婚姻,你作為家長能沒一點要求嗎?如果你敢說沒有,你肯定不是一個負責任的家長,即使是在西方,家長對女兒的戀愛和婚姻也是相當擔憂和重視的。西方擁有完善健全的社會福利和保障制度,公民享有很高的安全感,人們自然可以追求更純粹的戀愛和婚姻;可在中國行嗎?人們的生老病死都捏在自己手裡,當然對擇偶有所要求,尤其是女孩子。抽離了社會背景和生存背景,拿中西方人的擇偶要求做比較,根本就是一種片面和不公平。

網友「悟敏」稱:所謂心比天高,命比紙薄。當今社會,年輕男女在擇偶標準上,男的要女方漂亮溫柔體貼寬容最好還有好家世和背景,女的則要男方又高又帥又有錢又專一,這根本就是一廂情願。別指望成為灰姑娘或者青蛙變王子,那只是童話,這樣的故事在現實中出現的概率太低了。老輩們說的門當戶對是經過驗證的真理,你自己有多少斤兩要知道。花高價買肉的傻子不多,知道被騙後會退貨的。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網友「濟寧」表示:說國人擇偶標準在全球最高,是否有數據證實?即便如此,也只能說明中國人把擇偶看得最重,或者說擇偶在中國人生活裡最重要。因為大多數國人還有一直堅持的婚戀觀,他們認為,婚姻關乎人生未來所有的價值觀,更有寄託於婚戀改變生活的期望值。當然比較合理而理智的做法,在擇偶問題上,還是要先掂量掂量自己,再去相對應地要求別人;在婚姻問題上,還是先掂量掂量愛情,再去適當地考慮其它問題;在考慮其它問題上,還是先考慮考慮自己的「半斤」,再去考慮對方的「八兩」;在考慮對方的「八兩」問題上,還是多考慮一下白頭偕老才好。

女人能力變強,還需更新觀念

針對國人的「愛商」低和擇偶標準太高的說法,上海大學社會學系教授顧駿表示:從社會學角度來說,當一個社會,在某一領域出現大面積的問題,因素應該不會僅僅是觀念上的出錯,更應該要直面現實。每個人都會算這樣一筆帳,當你的支出和收入不相匹配的時候,你肯定會尋找外援的資助,這種資助在眾多女性看來,就是讓她們充滿希望的婚姻。千百年來,我們的婚姻模式一直是男強女弱,當生產資料都集中掌握在男性手裡的時候,這樣的模式變成了規則和常態。如今,隨著社會的發展,女性在各方面都在爭取與男性平權,並且這樣的爭取已見成效。問題是,即便她們變成了強女,卻依然希望找個比自己更強的男人作為伴侶,因此也就出現了「弱男沒人要,強女同樣也沒人娶」的局面。所以說,一個社會男女性別強弱關係,決定著這個社會的婚姻模式和走向。其實,「愛商」、擇偶標準、「剩女」,所有這些,都是別人的說法。婚姻應該完全是種個人行為,在如今社會不斷發展和開放的今天,生活方式的多元化早就成為一種趨勢,結婚與否也不應該再成為眾人討論和詬病的話題談資。更別去責怪女人現實,因為生活是現實的。

暢銷書作家、情感專欄作家趙格羽,也在她的最新小說《被單身》裡,對「女人現實」這種說法提出自己的解讀:這個社會,很多女人都想找一個自己欣賞的,比自己更強大的男人。那樣的男人都在塔尖上,大多數踮著腳尖都夠不著,夠著了可能因為爭搶而摔死。值得嗎?一個好的男朋友或者老公,不是他多有錢多優秀,那都是他的事情,他唯一和你有聯繫的是愛不愛你。否則即使是比爾蓋茨,那又怎樣?現在不少女人,總想通過男人來證明自己的價值,一輛車還是一棟房子?其實不是的,你的價值你做主。

相關焦點

  • 剩男都是「社會底層」?剩女都是「社會頂層」?真的是這樣嗎
    現代社會,結婚不再是一個人的必然歸宿,單身逐漸越來越流行,晚婚晚育幾乎成為了一種常態,與之相伴相生的必然是大量的未婚人口,尤其是上了年紀的,也就是大家口中的剩男剩女。所謂的「剩」即剩餘的、剩下的,從性別來看,剩男較為常見,也比較多見,畢竟從全國範圍來看,男性要比女性多出3000多萬人,這也就決定了在理想的一對一匹配之後,仍然有3000多萬人找不到對象,最終成為光棍。
  • 剩女自述:「和33歲相親男交往一個月,我明白了女人不嫁剩男的原因」
    《巴黎沒有摩天輪》裡說:「我從不覺得自己是剩女。然而,總有那麼些剩男自作多情覺得咱們天造地設就是一對,還頗有拯救本世紀最後一批超齡處女的神聖使命感。」 放在現實裡,還真是這樣,大多數剩男都覺得自己優越感爆棚,奇了怪了,誰給你們的勇氣?
  • 剩女自述:和33歲相親男交往一個月,我明白了女人不嫁剩男的原因
    《巴黎沒有摩天輪》裡說:「我從不覺得自己是剩女。然而,總有那麼些剩男自作多情覺得咱們天造地設就是一對,還頗有拯救本世紀最後一批超齡處女的神聖使命感。」放在現實裡,還真是這樣,大多數剩男都覺得自己優越感爆棚,奇了怪了,誰給你們的勇氣?
  • 剩男剩女請下榻!「必剩客」客棧專治「情傷」
    這家客棧的特別之處在於,客人都是像她一樣遭遇情傷的剩男剩女。客棧在為這些剩男剩女療傷的同時,還為他們牽線搭橋,尋找浪漫愛情。與此同時,女孩也通過經營這家客棧獲得了前所未有的財富!白領失意 要建「必剩客」客棧2008年8月,畢業於北京服裝學院的程雅琪應聘到北京一家服裝公司做設計師。
  • 中國80後90後生存現狀報告出爐 80後剩男人數遠超80後剩女
    80後剩男人數遠超80後剩女,廣州的剩男剩女最多中國30-34歲成年人有13%處於未婚狀態。其中,女性、男性的未婚比例分別為6%和16%。據此推算,我國30-34歲未婚男性有699.1萬人,30-34歲未婚女性有239.2萬人,「80後剩男」人數遠超「80後剩女」。廣東省的「剩男」「剩女」比例位居榜首。
  • 46歲和50歲大齡剩女剩男相親,還互相嫌棄,媒人兩頭不討好
    46歲和50歲大齡剩女剩男相親,還互相嫌棄,媒人兩頭不討好小秋已經46歲了,還是個大齡剩女。現在也沒有房。還一直租房子住,但是,小芳的擇偶條件卻非常的苛刻,那就是必須有錢,窮小夥一般她都看不上。她丈夫是個老師,他有個做體育老師的同事,也是個大齡剩男,家庭條件都很符合小秋的擇偶要求,所以就讓丈夫把他介紹給小秋。那位體育老師和小芳一樣也是對伴侶條件十分苛刻,把自己耽誤了。小芳的好姐妹覺得他倆情況差不多,應該會合適吧。
  • 重慶一大學食堂貼「吃完盤中餐,不做剩男剩女」標語走紅
    西南資訊(記者 樊富貴 攝影記者 張林)2020年12月18日,為啥世上剩男剩女那麼多?答案在這裡,你每天吃飯時,光碟了麼?若是沒有光碟剩菜剩飯多,你不當剩男剩女才怪!
  • 為什麼俊男靚女越來越多熬成了剩男剩女,敢問路又在何方?
    現代社會剩男剩女不可怕,可怕的是對自己和婚姻沒有清晰的認識,剩男剩女有以下幾條原因: 在生活當中,遇到重大的事情不要自己一個人做決定,或者選擇放棄。想要有個好結果,共同商議才是最正確的覺得。畢竟你的選擇只是你自己的決定,處對象了就要商量著來。
  • 一位剩女的相親總結:三年相親100次,我發現了剩男單身的3大原因
    現實生活中,很多大齡單身男性都對剩女比較挑剔,尤其在相親的時候,表現得更為強烈。在他們心裡,似乎形成了潛意識,認為剩女就是有問題的,容不得剩女提條件。但凡剩女提一點擇偶條件,都會遭到他們的嘲諷,他們認為:「大齡剩女還有資格挑嗎?有人要就不錯了。」這可能是他們普遍的想法。但這樣的想法並不是很公正,如果抱著對單身女人這樣偏見的看法,只會讓單身女性感到不適和反感,更加看不上他們。
  • 大齡剩女曾被大媽形容成「郊區房」?剩女被嘲諷的原因令人唏噓
    當今社會,剩男剩女已經成為老大難的問題,本來在中國,從古至今都是男人多於女人,而偏偏在這種情況下,依然有很多女人被剩下來甚至是一直剩下來,早在之前就有新聞說一個海歸女生相親未果,還被一個大媽比喻成郊區房的事情,其實小編也很不理解為什麼社會對剩女有如此大的偏見,難道剩女就不是女人了嗎
  • 32歲大齡剩男剩女被家裡催婚是怎樣的感受
    作為大齡的剩男和剩女來說,被家裡催婚,那也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年齡大了,不是說自己不考慮婚姻問題,關鍵是要找到那個合適的人太難了,年齡越大真的就越難脫單,因為年齡大了,很多都看透了,不再是那個傻傻的相信愛情的單純少年了。
  • 剩男剩女必備 婚宴用酒甄選指南
    原標題:剩男剩女必備 婚宴用酒甄選指南   11月11日光棍節一過,2013年已接近尾聲,新年即將到來,於是結婚季又悄然而至。新人喜結連理本已皆大歡喜,如若能恰如其分地在婚宴上配上幾瓶葡萄酒則更屬錦上添花。面對市場上琳琅滿目的酒品,選擇什麼種類的婚宴用酒才顯得既莊重又浪漫,既經濟而又不失面子呢?
  • 網絡又現「經典名詞」,令無數剩男剩女的級別得到準確劃分!
    對於這些大齡的未婚男女,通常都沒有什麼級別的劃分,只是籠統的稱之為剩男剩女或者光棍。最近,某網絡論壇上有網友對這些「剩客」的級別進行了準確劃分,劃分的既準確又經典,而且劃分所用的名詞都是「經典名詞」。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是怎樣經典劃分的。25-27歲的人被稱為初級「剩客」,他們還有勇氣繼續為尋找伴侶而奮鬥,故稱之為「剩鬥士」。
  • 北歐五國的旅途物語——懂得選擇和取捨
    有些人並不知道自己旅行的重點上什麼 休閒 觀光 度假 人文景觀 歷史古蹟文化,做一回極光獵人,米其林摘星食鑑,吃一次海鸚肉,或者在極簡 北歐 風的果斷體驗一下厚重的宮廷式酒店……在旅行中,最考驗人的是做出適合自己的選擇。
  • 農村光棍成災,城市剩女一堆,這兩類人不能湊合下嗎?
    剩男是二十年以前的剩男,好吃懶做。現在我們村跟我年齡差不多30歲左右有二三十個沒結婚的,好吃懶做的不多,有的外貌身高稍微差一點,有的是單親家庭,家裡好多大部分都是二層樓,但是現在找媳婦,縣城沒房子,太難了。90後的女人已經不甘心做農村人了城市的女娃不一定都很高貴,她們以為農村娃就醜,就劣,這是一種片面的看法!
  • 香港「剩女」破100萬 中西區「剩女」比例最高
    根據香港特區政府統計處最新發布的2014年分區人口及住戶統計資料:香港「剩女」逾百萬,比「剩男」多3萬餘人。而在受教育程度方面,中西區的大專程度以上人口佔該區總人口48.6%,是港受教育最高地區。同時,該區也是香港收入最高的地區,戶均月收入達3.5萬元港幣。
  • 一枚「剩女」的選擇 粉水晶真的能帶來桃花運
    我告訴他我28歲至今未婚,他竟然很驚奇的說到「你在深圳算得上大齡剩女了吧」。我沒有作答,因為在深圳30沒結婚的都一大把,看來我是來到窮山村了一樣。所謂「剩女」是指年齡大於25歲以上的男人和女人,相信很多人對這個年齡都很懷疑,因為在深圳這人繁華的城市裡25之前結婚才是一件奇怪的事情。
  • 「媒氏」的吐槽大會:西周的剩男剩女們,你們倒是快結婚啊
    每次看到那些大齡剩男剩女我就發愁,怎麼還不找對象!媒氏就是拿著朝廷的俸祿,操著父母的心。現代父母還只是看著自家一家的孩子單身鬧心,我們(媒氏)呢,看著天下無數家的孩子單身鬧心,單身愁,愁白了頭髮。我們每天的重要工作就是,促成剩男剩男結婚。「那個誰,你再不找對象可就違法了,抓點緊!」這種話我們一天都不知道要說幾遍。要問為什麼古人脫單為什麼這麼難,請看下文。
  • 丘比特愛商學院,一站解決單身精英的婚戀...
    ,喜歡我的人我不喜歡;自我認知不清晰;太自我為中心;談戀成本太高,太浪費時間;太懶拖延沒有動力;不懂得如何愛自己和愛他人。他們只負責介紹認識,這種傳統的相親模式大家看的都只是硬性條件,根本沒有時間和耐心去真正了解一個人的靈魂,如果自身情商或者愛商比較低就算遇到你心動的人你也很難把握。只有通過系統的學習,提升自我愛商,學會愛與被愛,才能找到真愛。
  • 單身狗怎麼才能尋找靈魂伴侶?
    靈魂伴侶這是一個來自古希臘一個詞,其本意就是相愛的人,引申開來就是為我們常說的另另一半。據相關數據表示,目前我們是都市還是鄉村,大齡剩男剩女是一種很普遍的現象,那是什麼原因導致這些單身狗一直沒找到最終的靈魂伴侶的呢?下面就和知情意心裡君一起來看看相關的男女情感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