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報訊 (記者/劉倩)8月9日,深圳航空空客330飛機執行ZH9209(深圳—西安)航班,因為出現機械故障,機組按照流程處置,下降至安全高度,隨後返航深圳。
對此,深圳航空通報,該飛機9日於7時32分深圳起飛,在廣州管制區上升高度9200米時,出現增壓指示異常,機組按程序處置,下降至安全高度,返航深圳,於9時13分落地深圳寶安國際機場,人機安全。當天12時,深航ZH9209航班更換編號為B-1036空客330飛機繼續執行任務,14時15分抵達西安。
疑問1 為何要快速下降?
增壓故障在實際飛行中並不常見,一名來自國內三大航的資深機長告訴記者,這種情況不常發生,全國一年內也僅有幾例,「但飛行員在訓練中對這種特情處置練習非常多,從這次深航的通報中也可以看出,機組處置完全按照流程進行,飛機也一直在機組控制之中。」
飛機出現增壓故障為何要快速下降?該機長告訴記者,這種情況下假設飛機的兩套增壓系統都故障了,那麼飛機會緩慢釋壓的,「如果機組不做任何事情,那麼這個航班裡,飛機座艙高度就會最終上升到30000英尺(9200米),氧氣面罩會掉下來,但一般飛機旅客氧氣只能維持12分鐘。所以機組需要採取措施,讓飛機快速下降到10000英尺3000米以下的高度,保證機上人員不會缺氧。」所以機組的做法就應該是發現故障後執行快速下降並返航或備降程序,這次深航的機組處置是符合流程的。
科學松鼠會成員、航空博主瘦駝也表示:「客艙增壓系統出現故障後機組按照處置程序下降高度以免客艙出現缺氧。每分鐘1000米左右的下降率是按照流程操作,並不是什麼失控墜毀。」
疑問2 2分鐘驟降6000米?
在下降速度方面,有媒體報導稱「2分鐘驟降6000米」,但深航明確表示,實際速度並沒有這麼快。根據飛行軟體也可以查詢到該航班的飛行數據,飛機從7時52分開始緊急下降,7時57分左右改平,大約是在5分鐘左右下降了18000英尺,平均是3600英尺/分鐘。
按照英尺和米的換算,3600英尺/分鐘=1097.28米/分鐘,速度並沒有快到2分鐘驟降6000米的地步。
疑問3 機上乘客感覺如何?
這樣的快速下降乘客會有強烈的失重感覺嗎?瘦駝這樣描述:「頂多像坐過山車,還是兒童的那種。」機長則認為,該速度可以說是快速下降,「但也就是比正常快一點點,有時候正常飛的時候也能達到這個下降率。乘客不會有太大的感覺,跟正常下降差不太多。」
此外,本次航班並未釋放氧氣面罩,也就是說客艙並沒有發生「驟降」下的緊急釋壓。從深航的通報也可以看出,飛機降落後人機安全,乘客更換了飛機繼續旅程,無人受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