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實務是醫護類職業資格考試的重要內容,需要考生對基礎知識有準確的記憶。今天我們來複習一下上消化管的構成和分層,大學基礎醫學及教師資格證考試也會覆蓋該知識點。
消化管包括哪些器官
口、咽、食管、胃、小腸、大腸和肛門組成消化管。其中小腸分化出十二指腸、空腸和迴腸。大腸分化出盲腸、結腸和直腸。小腸是消化管中最長、最重要的一段,消化作用和全部消化產物的吸收幾乎都是在小腸內進行。
消化管一般結構可分為哪幾層
消化管各段的形態和功能不同,其構造也各有特點,但從整體來看,卻有類似之處。消化管的一般結構(除口腔和咽外)由內到外分為四層:即黏膜、黏膜下層、肌層和外膜。
消化管四層各有哪些組織?
黏膜是消化管壁最內層結構,由上皮、固有層和黏膜肌層構成,上皮主要有兩種:復層扁平上皮和單層柱狀上皮,固有層為疏鬆結締組織,可有腺體和淋巴組織,黏膜為平滑肌。黏膜具有保護、吸收、分泌等功能;
黏膜下層由疏鬆結締組織構成,內含血管、淋巴管和神經叢,在食管和十二指腸還含有腺體;
肌織膜(肌層)除食管上段和肛門處為骨骼肌外,其餘大部分均為平滑肌。多由平滑肌組成,一般可分為內環、外縱兩層。環肌、縱肌交替收縮,可推動食物逐漸下移;
外膜是消化管的最外層,有兩種:即由薄層結締組織構成的纖微膜和由結締組織和間皮共同構成的漿膜。腹腔內大部分消化管外膜主要為一層間皮,稱為漿膜。漿膜能分泌漿液,減少器官之間的摩擦。
試題範例
簡述消化管的分層結構特點。
以食管為例敘述消化管壁四層結構和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