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百度百科上線本人詞條編輯服務。據官方介紹,該服務是百度百科為了提高人物詞條信息準確性,方便本人便捷修改自己詞條的錯誤而推出的免費服務。已收錄的人物詞條,詞條本人可在完成身份認證後籤署保證函,可以通過上傳線下證明材料來編輯、補充詞條內容。該項服務不收取任何費用。
開通本人編輯服務 便捷修正個人詞條
百度百科是開放編輯的,為了確保內容準確,百度百科詞條要求編寫的內容都有權威媒體報導做為佐證,而由於媒體環境變化、媒體關注度不足、歷史報導不準確、信息更新不及時等原因,有些人物詞條中存在部分內容無法及時修改,在這一規則下,即使是詞條本人明知內容有誤,無法提供可靠的證據也很難成功修改。
顯然百度百科官方也關注到了這一情況,此次推出本人詞條編輯服務,正是對媒體報導不足和不準確的一個修正和補充。所有在百度百科已經擁有詞條的人,均可在完成身份認證和詞條綁定之後,獲得上傳紙質資料電子版的權限,可使用僅本人擁有的一些資質證明、執業證書、獲獎憑證等更便捷的編輯修正自己詞條的內容。這個服務是完全免費的,更加人性化。
需要注意的是,這個服務本身是為了給本人提供一個修改詞條錯誤更合理便捷的渠道,並不會降低詞條收錄門檻,因此目前僅適用於已有詞條的人物。
本人需完成身份認證 編輯內容仍將嚴格審核
為確保本人身份,用戶申請本人詞條編輯服務前,需要首先完成百度帳號的身份認證。為避免詞條被重名者冒領,申請者還需要選擇正確的詞條名稱和義項。也就是說申請者擁有百度百科個人詞條,且詞條人物姓名與申請者身份證姓名、詞條描述的人物經歷和職業都和申請者一致才可申請,申請者可提供工作證明、技能證書等有效憑證,以供確認身份。
(百度官方微信給出的服務流程說明)
開放本人編輯並不等於本人可以按照自己意志隨意修改詞條,在使用本人詞條編輯服務編輯詞條前,申請者需籤署承諾函,承諾對其對發表的內容真實性作出保證並承擔由此引發的法律責任。據悉,承諾函僅可擔保個人信息、生平履歷等風險較低的基礎內容,而本人成就、學術代表作等仍需提交相應的資質、證書或新聞報導等證明,以保證詞條內容真實性。
本人編輯不會壟斷詞條 人人都是線上督察員
有人擔心本人編輯是否是「特權」,詞條會否被本人掌控而失去客觀性?百度百科相關負責人表示,「本人編輯是開放了一種參考資料的形式,因為有些證明材料只有本人掌握,這部分的材料也是真實的,所有上傳到本人編輯的證明材料都會對網友公開展示出來,任何人都可以對本人提交的資質和內容進行質疑,從法律和公眾兩個層面對編輯者進行約束。」「同時本人編輯並不是詞條只能由本人編輯,它的開放性是不受影響的,普通網友在有充足的權威報導的情況下也是可以隨時對詞條進行修正補充的。」
本人詞條編輯服務主要是修正詞條錯誤和補充內容不足,不支持隨意刪除原有內容,尤其是負面信息。如果要刪除詞條中已存在有權威來源的內容,必須提供能證明該內容錯誤或過時的證明,以保證內容客觀全面。
此次上線的本人編輯服務,是百度百科為同時提升詞條準確性和用戶編輯體驗而做出的變革與嘗試。對於百度百科平臺來說,詞條準確性和權威性是第一追求;對於擁有人物詞條的用戶來說,需要更便捷的修改方式,而本人詞條編輯服務則成為可以達到雙贏的全新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