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專題複習:季節、時間的判斷

2020-12-10 騰訊網

一、季節的出現及影響

影響地表太陽輻射多少的因素——太陽輻射強度(表現在正午太陽高度角大小)、日照時間(表現在晝夜長短上)。

夏季:一年中獲得太陽輻射最多的季節;冬季:一年中獲得太陽輻射最少的季節。

熱帶、寒帶地區季節變化不明顯;溫帶地區季節變化顯著。

太陽輻射的季節變化使地理各要素出現有規律的變化。

二、幾組時間

夏半年、冬半年 夏季、冬季 7月份、1月份 8月份、2月份

夏至日、冬至日

三、季節、時間信息的提取

1.氣溫的時空差異反映季節信息

同一地區,夏半年(夏季)氣溫高,冬半年(冬季)氣溫低;

同一緯度的大陸和海洋,夏季大陸氣溫高於海洋;冬季海洋氣溫高於大陸。

夏季,我國南北溫差小;冬季,我國南北溫差大

等溫線判斷季節

2.降水反映季節信息

夏季降水多的氣候類型有:季風氣候、草原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

冬季降水多的氣候類型:地中海氣候。(熟悉各種氣候類型的典型分布區、代表性城市)注意點:季風地區,如果冬季風經過海域、水域後,變得溼潤,在遇到地形的阻擋抬升後,也能形成較豐富降水。

3.災害性天氣反映季節信息

冬半年常見的災害性天氣:低溫凍害、寒潮、暴風雪、沙塵暴、凍雨、霧霾、華北春旱;

夏半年常見的災害性天氣:江淮6-7月的梅雨、長江中下遊7-8月的伏旱、颱風、暴雨洪澇。

其他:夏季時候(水溫高)容易爆發赤潮。

4.風力、風向反映季節信息

一般來講,溫帶地區冬季南北溫差大,氣壓差大,風力大。如西歐冬季風力大於夏季;東亞地區冬季風大於夏季風。英吉利海峽風力、風浪大的季節為冬半年。

熱帶季風氣候區,夏季風(西南風)風力大於冬季風(東北風)瓊海海峽夏季水流速度快。

5.洋流的方向反映季節信息

風向的轉換常引起洋流的方向變化,稱為季風洋流區,在北印度洋海區非常明顯。

注意點:索馬利亞半島沿岸夏季為寒流,冬季為暖流

6.水文特徵反映季節信息

靠大氣降水補給為主的河流,汛期出現在雨季;

靠冰雪融水補給為主的河流,汛期出現在夏季。

有季節性積雪融水補給的河流,春季有一個小汛期。

注意點:山地的雪線有季節變化,一般來講夏季雪線高,冬季雪線低

7.氣壓分布反映季節信息

冬半年時,大陸中緯度地帶氣壓中心氣壓高,為高壓區,性質屬於冷高壓,如亞歐大陸1月為西伯利亞冷高壓;海洋上中緯度地區氣壓中心氣壓低,為低壓區,如北太平洋上1 月為阿留申低壓。

8.植被景觀的變化反映季節信息

夏半年,多數地區水資源豐富,光照充足,是植物生長的旺盛季節,草原一片蔥綠,亞熱帶樹木枝繁葉茂。

冬半年,多數地區水熱欠缺,天寒地凍,植物生長量小,或處於休眠狀態,草原一片枯黃,溫帶森林落葉。

規律:中高緯度草木:秋枯春榮。熱帶草原草木:溼季榮乾季枯。

9.動物的遷徙反映季節信息

受太陽直射點季節性南北移動的影響,溫帶地區動物冬季南遷,草原地區動物乾季往正值溼季的地區遷移。

如:西伯利亞馴鹿由苔原帶遷往亞寒帶針葉林時是冬半年,為1月前後。

新疆高山牧區夏季在高海拔放牧,冬季向低海拔谷地遷移。

青海湖鳥島賞鳥的季節是春季(3—5月),因北半球大陸自南而北逐漸變暖,北遷的鳥在此繁殖。

鄱陽湖賞鳥的季節是冬季(10—來年2月),因水鳥多在此越冬。

10.農事活動反映季節信息

受氣候的影響,農業生產季節性強,一般春種秋收。

冬小麥:秋種,次年春末夏初收割,如華北收麥季節在5—6月。澳大利亞在11—12月收割。長江流域早稻:4-8月;晚稻:8-11月。澳大利亞混合農業地區,初夏收小麥,冬末剪羊毛。

11.其他

科學家赴南極考察主要在11月到次年3月。

黃淮海平原鹽度:夏季較低(淋鹽)春秋較高(返鹽);冬季鹽分穩定。

北京的旅遊旺季是夏季;海南的旅遊旺季是冬季,廬山、峨眉山、九寨溝等到避暑勝地旺季是夏季;鄱陽湖觀鳥在冬季;拉薩觀光夏季是旺季。

廬山風光

拉薩雪景

鄱陽湖觀鳥

相關焦點

  • 高考地理複習七種方法
    地理學科在高考中難度可以說是算的一號人物的,不過只要經過合理系統的學習,堅持不懈的研究期中所蘊含的規律,再結合地理所特有的特點,就可以制定出適合自己的學習計劃。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2020年高考地理複習方法,簡單實用的複習策略。希望可以幫助大家。
  • 2020高考地理地球小專題
    2020高考即將開戰,你準備好了嗎?高考網小編為各位考生整理了一些高考複習方法,供大家參考閱讀!  高中地理的複習一直是文綜裡面最沒有章法可循的一科,尤其是系統性的總結很少,今天就精心總結了高中複習所需要的專題知識並分成專題,同學們可以對照著知識點來回憶所學內容,如果有忘記的,就標記下來著重複習,希望同學們能夠複習順利,爭取在地理科目不失分。
  • 高考首輪複習:地理助記途徑探討
    在文科綜合的三個科目中,地理知識點的高考試題的難度普遍較大,而且這一科涉及的知識面廣,要求學生理解和記憶的內容多。在教學實踐中,對學生反饋的信息作分析之後,我嘗試就首輪複習中幫助學生理解和記憶地理知識作了多種努力。本文作一階段性小結,以備反思和後續完善。
  • 高考地理小專題——河流特徵
    >高考地理小專題——天文觀測選址高考地理小專題——赤潮高考地理小專題——曲流、曲峽高考地理小專題——牛軛湖、堰塞湖高考地理小專題——河谷夜雨>高考地理小專題——冰川地貌高考地理小專題——凍土高考地理小專題——泉高考地理小專題——冰川高考地理小專題——地面沉降
  • 高考地理「複習秘籍」,抓住最後時間奮力衝擊
    文/北京新東方優能一對一部 魏玉清地理對於高中學生來說,沒有幾個學生感覺掌握得特別好,不論是平時複習時難以找到頭緒,還是在解題過程中感覺基礎知識不夠用,再或是老師課堂提問時總不敢去看老師充滿期望的眼神……北京新東方優能一對一部魏玉清老師表示這些都說明對於高中地理知識掌握不充分。
  • 高考地理一輪複習指導
    高三生地理一輪複習規劃  一、適時調整心態  由於暑假剛剛結束,所以必須及時進行全方位的調整。第一是調整自己的作息時間(由無序到有序),第二是調整自己的學習狀態(由鬆散到控制),三是調整自己的心態(從浮躁到平穩)。
  • 2020高考地理高頻考點之時間和季節判斷
    日出時間=12-L/2,日落時間=12+L/2,L(晝長)=日落時間-日出時間  6. 新舊一天分界線:0:00經線與180度經線(國際日期變更線、新一天的起點)  7. 國際標準時間:格林尼治時間,中時區區時,即本初子午線(0度經線)的地方時。  8. 南北半球天文現象對稱,季節相反  9.
  • 高考地理小專題——描述地理環境特徵
    (1)據圖中等高線特點判斷圖示地區的地形類型,並說明判斷理由。(2分)(2)右圖地貌類型可能出現在圖中A、B、C、D四處的哪個位置,並描述其形成過程。(4分)(3)描述該區域的自然地理環境特徵。2)高考地理小專題——逆溫高考地理小專題——氣溫日較差高考地理小專題——天文觀測選址高考地理小專題——赤潮高考地理小專題——曲流、曲峽
  • 英語、生物、地理高考後期怎麼複習?重慶市教科院專家這麼建議
    高考臨近,重慶高三學生複課在即,各學科的後期複習怎麼做?今(13)日,重慶市教育科學研究院三名教研員就英語、生物、地理學科的高考後期複習,提出了教學指導意見。將疫情適度滲透對相關知識中生物學科的很多內容都可以和當下疫情熱點相聯繫,比如病毒與遺傳的遺傳物質和中心法則、病毒與免疫調節等等都有一定的聯繫,可藉助疫情適度滲透對相關知識的複習,同時注重引導學生參與個人與社會事務的討論,作出理性的解釋和判斷。
  • 2008年高考地理專題複習指導——地球運動
    地球運動部分的知識是歷年高考必考內容,如:黃赤交角的影響,太陽高度及晝夜長短的變化,時區和地方時的換算,日期的變更等,都是考試的重點。由於其圖示方法新穎,與許多地理現象結合密切,對相關地理原理的考查強調判斷、推理過程,因此成為許多學生學習和複習的難點。
  • 【複習技巧】一線名師整理的高考地理區域地理的複習方法
    近年來高考試卷中明顯反映出區域地理內容佔有相當大的比重,特別是許多能力要求的體現,常反映在對基礎知識的思考和運用上,其中有很多是以區域地理內容為載體。這就提示我們:在複習備考過程中,一定要重視對區域地理的掌握。
  • 高考地理小專題——湖陸風
    湖區水位季節變化很大,但近年有減小的趨勢。湖區內湖陸風(在較大水域和陸地之間形成的以24小時為周期的地方性天氣)現象較顯著。多年平均數據顯示,博斯騰湖夏半年陸風轉湖風的時間為11~12時,比冬半年提前兩小時左右。材料二 博斯騰湖區域圖和湖區湖陸風風速月變化圖。
  • [名師答疑]高三地理複習方法指導
    《考試說明》是高考命題的依據。教師在指導學生複習時,首先應吃透《考試說明》,分析其在能力要求和考試內容等方面的變化,以及與教材內容上的差別,在複習時進行合理增減。這樣一方面符合中學教學和歷年高考的實際,另一方面則明確了該方面的能力要求,更符合中學地理教學的實際。因此複習時可大膽進行取捨,做到有的放矢,提高複習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 高考地理小專題——大湖效應
    (2)指出納木錯湖岸風最弱的季節,並說明其形成的原因。 (3)判斷納木錯觀測站與那曲觀測站積雪日數的差異,並分析原因。2)高考地理小專題——逆溫高考地理小專題——氣溫日較差高考地理小專題——天文觀測選址高考地理小專題——赤潮高考地理小專題——曲流、曲峽
  • 高考地理小專題——生物對地理環境的適應
    2)高考地理小專題——逆溫高考地理小專題——氣溫日較差高考地理小專題——天文觀測選址高考地理小專題——赤潮高考地理小專題——曲流、曲峽>高考地理小專題——牛軛湖、堰塞湖高考地理小專題——河谷夜雨高考地理小專題——冰川地貌高考地理小專題——凍土高考地理小專題
  • 高考地理小專題——花崗巖地貌
    2)高考地理小專題——逆溫高考地理小專題——氣溫日較差高考地理小專題——天文觀測選址高考地理小專題——赤潮高考地理小專題——曲流、曲峽>高考地理小專題——牛軛湖、堰塞湖高考地理小專題——河谷夜雨高考地理小專題——冰川地貌高考地理小專題——凍土高考地理小專題
  • 高考地理小專題——海浪地貌
    (3)推測隨著時間的推移,「十二使徒巖」海岸地帶未來將會發生的自然變化。2)高考地理小專題——逆溫高考地理小專題——氣溫日較差高考地理小專題——天文觀測選址高考地理小專題——赤潮高考地理小專題——曲流、曲峽
  • 高考地理小專題——冰川地貌
    往期精選高考地理小專題——節水農業高考地理小專題——泉高考地理小專題——潮汐高考地理小專題——反季節農產品高考地理小專題——地熱高考地理小專題——海綿城市高考地理小專題——河流階地高考地理小專題——凌汛高考地理小專題——生物入侵
  • 高考地理小專題——雲、雷電
    (4)冰雹時間分布上具有突發性強、發展迅速、持續時間短的特點;空間分布上具有影響範圍小、離散性強(大多數冰雹降落點呈點狀分布)的特點;複雜地貌所產生的局地強對流天氣可能觸發冰雹,增加預報難度。典型例題三:(2015·黑龍江高考模擬)(地理——選修3:旅遊地理)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 高考地理小專題——骷髏海岸、飛沙入海、千湖沙漠
    2)高考地理小專題——逆溫高考地理小專題——氣溫日較差高考地理小專題——天文觀測選址高考地理小專題——赤潮高考地理小專題——曲流、曲峽>高考地理小專題——牛軛湖、堰塞湖高考地理小專題——河谷夜雨高考地理小專題——冰川地貌高考地理小專題——凍土高考地理小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