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我們介紹了山西平順縣虹梯關鄉的西井山。今天給大家介紹下嶽家寨。
其實西井山和嶽家寨是一條線,由於這裡的交通不太方便,來這裡的遊客一般都是自駕,也有騎行的。一般來的遊客這兩個地方都要走到,或者先到西井山,或者先到嶽家寨。
嶽家寨隸屬於平順縣石城鎮,在距離石城鎮有十幾公裡的南山之上,海拔約1300多米。
嶽家寨原名下石壕村,因村中大都是嶽姓人家,傳說是當年嶽飛的後人為躲避政治迫害隱居在此。直到2010年,村子才改名嶽家寨。
「壕」,其義為護城河或者溝。如城壕、壕溝、戰壕等等。可見,最初的村子起名時是帶有防禦性質的。這麼說來,下石壕,是不是可以解釋為:位於下方的用石頭砌築起來的村壕。
嶽家寨所處環境位置非常獨特。高聳的山體盡頭像是被切去一塊,整個村莊就修建在被切去的那塊平臺之上。如果從空中俯看,其四面環山,三面臨溝,奇險無比。
從村子對面進村的公路上遠眺嶽家寨,只見青山綠樹環繞的山體之上,橫向一字排開,縱向高低錯落有致的石頭房屋緊密相連,雖然不在一個方向,但色調統一,一個個小方窗點綴期間,前臨懸崖,後隔遠山,左有倚崖,右有屏峰,真的像是一幅特美的水墨畫卷平現眼前。
沿路進村,整個一石頭的世界,乾淨整潔。村子的盡頭處是一石砌的桃源古道,據說也是建國後才修建出的唯一一條進出山的通道。
沿著山脊正頂,是一條步道,可以進入村子中央。
石屋與石屋之間,形成了窄窄的巷道。
一幢幢老門老院盡顯古村的質樸。
透過打開著的門和院中的那一株綠藤,給了古村一片生機。街心有一株榔樹,粗壯高大無比,長得特別茂盛,據說已有千年的歷史。
此樹的葉子可食,而且還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和止血的功效,在災荒年間可以說是村民眼中的至寶,是可以救人性命的。
從大榔樹往裡,有一個石砌到頂的二層閣房,二層沒有平臺,卻開有一門四窗,前牆上平掛有兩掛簡易的木梯,門戶緊鎖,旁邊有塊捶布石,裡面靠牆立著一塊青石板,上面寫著「八路軍銀庫舊址」幾個朱紅大字。說是這裡曾經作為過八路軍的銀庫的。
村子畢竟不大,沿著村中的石板小路,不長時間就可以把整個村子逛個遍。整個村落依山就勢,因地制宜,或高臺,
或平地,或山根,
有房有院,還有石碾,清一色的石頭建築,擁而不擠,雜而不亂,如果不是後來的交通發展,真的是與世隔絕,很難與外界能有往來。
嶽家寨的海拔要低於西井山村,但從西井山出來,卻需要先爬一段險峻難走的山路。
記得有一段路開在正山脊頂部,道路很窄,而且兩側都是深溝,開車從中間走過,有種走華山蒼龍嶺的感覺,特別的驚險刺激。
鷹峰嶺算是這裡的最高峰了。
到了這裡便開始了下山的路。其中有一處接近360度的下坡帶急拐彎,拍出來的照片非常震撼,在嶽家寨的宣傳照中最常出現。
嶽家寨是平順縣重點打造的旅遊扶貧項目,2012年,嶽家寨被列入中國第一批傳統村落保護名錄。現在,聽說去嶽家寨需要買20元門票了。希望有關方面能很好地開發保護好這麼美的古村落,不要過度地商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