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安苒
許多讀過《平凡的世界》的人,對書中印象深刻的,除了少安和少平那苦難又勵志的青春奮鬥故事,最喜歡討論的,就是這兩個人的愛情故事了。
如果說少安與潤葉青梅竹馬的初戀讓人感覺到美中遺憾,那麼,少平與曉霞之間的愛情,則是讓人感覺到美中有痛,不能自已。
因為他們始終是一對用高貴靈魂去交往的生物,懂得對方的需求和愛好,也懂得自我的滿足和期望。
在當時那樣一個物質和經濟都匱乏的年代,能懂得並理解這些的人並不多,所以,他們的愛情才更讓人羨慕。
記得納蘭容若和盧氏,李清照和趙明誠,賈寶玉與林黛玉,都曾是這樣靈魂愛情的寵兒,所以他們至始至終,都是相愛的。
而孫少平與田曉霞,從一開始的相遇,到之後的相知,再到彼此之間沒有距離的坦率和依賴。
這一對戀人之間的愛情,也讓我們看到了青春童話般理想的愛情模樣,他們是我們普通人青春的見證,也是我們青春中最終走向成熟的階段。
生活始終是殘酷的,因為一場洪水,無情地奪走了田曉霞年輕的生命,讓這段人人羨慕的愛情戛然而止。可憐的孫少平,在剛剛找到一縷生命的陽光之後,又被現實的無情深深的打敗了。
從此,他陷入了極度的悲傷和痛苦之中,不能自拔……
這不由得讓我想起了楊絳先生在《我們仨》裡的那句話:「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
或許,我們喜歡看的那些愛情和愛情中的人,最終都會因為他們本來就存在的各種缺陷,逃不脫他們應有的現實和命運,雖然曾經相愛,但是最終又以各種理由默默的離開。
盧氏如此,趙明誠如此,林黛玉如此,對于田曉霞,也是如此。
但是,他們依舊還是靈魂中最相愛的兩個人,他們也都各自為對方渡著那人生中最灰暗的日子和最需要的時光。
第一:皮囊之下,誰最終是我們靈魂的擺渡人?
有人說,人的一生中會遇到四個愛人,第一個,是你愛的人,第二個是愛你的人,第三個是你埋葬你的人,第四個是最終埋葬你的人。
這四個人裡,初戀、紅顏、知己、結髮,註定了人一生的感情歸宿。
而我們,在一生裡,曾經又真正遇到了幾個人?
《擺渡人》中有這樣的句子:如果命運是一條孤獨的河流,誰會是你的靈魂擺渡人?
或許少平和曉霞真正的在靈魂處相遇過,他們曾經,有過靈魂中的風花雪月和詩酒茶的聚集。
所以他們,最終活成了我們期待的愛情的模樣,也成為了各自靈魂的擺渡人。
01 相遇便知是知己
孫少平第一次遇見田曉霞,是在田曉霞的家裡,那時候孫少平是一名窮得叮噹響的高中學生,因為潤葉姐叫他去找她的原因,偶然地去了田曉霞家裡。
剛到田曉霞家裡,潤葉姐就給他做了一大碗豬肉燴粉條,又放了一盤饅頭,這讓已經飢餓了很多天的孫少平,在看見白花花的饅頭時,口水直往肚子裡咽。
在潤葉姐再三的叮嚀下,他一口氣把這些菜和饅頭全都吃完了。當他真正的體驗了一把把肚子滿滿填飽的滋味的時候,他覺得吃飽肚子的生活真是太美好了。
由於吃得太飽,他剛想起身踱著步子走一走時,他遇見了田曉霞。
他有點驚慌失措,因為他面前站著的是一位穿著整齊,模樣俊俏的女孩,與自己全身穿著各種補丁的衣服相比,他真的是自慚形穢。貧窮的自卑感在這時候壓倒了他的自尊心,他有點不知所措,害怕這個女孩笑話他。
然而田曉霞卻跟他熱情地打著招呼,她明媚的雙眸中似乎透露著一種善意,她熱情開朗,與少平沒有任何的生分感,她有著酷似男孩的打扮,還把外衣輕輕地披在了肩上。
這一切,都讓孫少平感覺既新鮮又吃驚,瞬間產生了愛慕感。
這是它們第一次的相遇,我們似乎能感覺到,這兩個人之間的那種眼神交流後的期待,或許,他們自己也並沒有發現,他們以後可能會發生什麼故事。
02 讀書成就了彼此的愛戀
假如沒有郝紅梅和孫少平的那段青春期青澀的愛情往事,也許孫少平永遠也遇不到田曉霞,正是因為與郝紅梅的不再交集,才讓孫少平的心裡空出了位置,也給他與田曉霞創造了機會,於是,他們有了第二次的相遇。
因為學校組織文藝宣傳隊,去各公社巡迴演出,少平在參演一部戲劇的時候,學校安排田曉霞演他的妹妹,於是,他們真正的認識了。
這次的交集,讓孫少平對田曉霞的印象一下子清晰起來:這不僅僅是一個開朗熱情的女孩,更是一個見多識廣、思想開闊、堅持自我、自帶人氣流量的女孩。與郝紅梅相比,田曉霞有著豐富的頭腦,有著大方的舉止,更重要的是,她還有著從心底不歧視少平的思想觀念。這讓少平對田曉霞產生了格外的好感。
在一起演出的日子裡,他們朝夕相處,終於在這種交往中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孫少平喜歡讀書,田曉霞鼓勵孫少平不僅要讀書,還要讀的廣一點。他們經常在一起,談論著書,談論著人生,談論著理想,這是一種美妙的青春經歷。這讓孫少平感覺,與郝紅梅相比,田曉霞似乎是讓自己看到了更廣闊的世界,讓他自己的精神世界一下子豐富了起來。他們經常像朋友一樣交流、談論,心靈之間突然沒有了距離感和拘束感,各自都很歡愉!
因為這一次深入的與曉霞接觸,讓少平在精神上有了新的精神支柱,讓他困苦的生活中增添了很多的光亮。
03愛情總是在轉角相遇
高中畢業後,孫少平回雙水村當了一名小學老師,這樣跟曉霞就自然的斷了聯繫,他以為以後都不可能再跟這個女孩有什麼交集了,他把他們在一起那段時間的回憶,滿滿的裝在了自己的記憶裡。準備迎接自己的新生活。
面對農村教書的那段日子,少平的心裡是不安分的,他想要掙脫這看不到精神希望的農村,這時候,他想起了田曉霞的話,想起了她鼓勵他不要放棄讀書和奮鬥。他不願讓自己的青春在每天的按部就班的農村日子裡消逝,於是決定自己出去闖一闖。
他闖蕩的第一站就是省城,為了生存,他找了一份工地上臨時工的差事,然後在那種嘈雜的環境裡堅持著自我,用每天堅持讀書這樣的行動鞭策著自己勇往直前。
就這樣過了很長時間,他似乎遺忘了與田曉霞交往的日子,唯一能記住的就是田曉霞說過讓他堅持讀書的話。
命運就是這麼可愛,當他不再想關于田曉霞的事情的時候,他第三次遇見了田曉霞。
曉霞穿著一條漂亮的裙子,微笑的站在了她的面前。
這一次,他們真正的成為了彼此的依戀。
04靈魂世界裡,只有你能讀懂我
確定戀愛關係後,兩人就經常在一起談論理想,談論讀書。在曉霞的鼓勵下,少平一直堅持讀書,努力工作,他最終謀得了一份當煤礦工人的正式工作。
在煤礦工作這樣艱苦的工作環境中,少平一直沒有放棄自己,他心中的信念和力量,則絕大多數來源于田曉霞。
雖然他也因為自己所處的環境迷茫和彷徨過,覺得他和田曉霞的差距太大,然而當田曉霞再一次的站到他的面前,用堅定的目光看著他的時候,他幸福的接受了這段戀情。
至此,少平和曉霞,才真真正正的走近了對方。
如果對於孫少安和潤葉的愛情,我們認為是青梅之緣,而這一對,則真正的是互渡之緣,靈魂伴侶!
從他們的故事裡,我們可以看到他們精神的高度契合,這一對人,以看書作媒,互相自渡,成為靈魂真正的擺渡人!
第二:感情中的幻滅,不是壞事,它可能是禮物!
面對田曉霞不幸的離去,我們總會覺得這樣的結局太悽慘,我們安慰自己看向未來,好好活著,所以我們有了慢慢平靜的心情。
樊登老師在有一期聽書短視頻中說:感情中的幻滅,不是壞事,是禮物。
王子和公主的童話也僅僅是存在於童話中,在真實的生活中,愛情總是有許多的瑕疵,這提醒我們可以幻想,但不能把它當做生活來對待。
對於孫少平來說,田曉霞的離去也許在一開始讓他十分心痛,但是透過真實平凡的生活的磨練之後,再來看這件事,或許並沒有那麼壞,因為這樣的愛情的消失,讓孫少平清醒了,他明白了自己的處境,自己的家庭,自己的身份,以及自身的缺陷,他雖然跟田曉霞有著共同的精神追求,但是最終還是不能繼續跟上田曉霞的腳步。僅用自己負重的家庭和現實生活來看,他們之間始終還是有那樣一種無形的鴻溝存在,這讓少平最終落地。
路遙先生讓這場轟轟烈烈的愛情最終在高處萃然跌落,讓少平的心真正的歸於了平凡的大地。
我們來說一說田曉霞,田曉霞的離去雖然讓人感覺心痛又遺憾,但是終究,像田曉霞這樣的女孩,在生活中是否存在,並未可知。至少,在我們平凡的生活中,我們似乎很少有機會能遇到。
從她奮不顧身投入到搶救洪水中老百姓的事情上,我們可以看出,這個人最終是要離開孫少平的,他們之間所缺乏的東西,並不是愛情這麼簡單,而是一種人生信仰的選擇。
而孫少平,他苦難的家庭決定了他的宿命,他首先是要擔負起家庭的責任和自己如何生存下去的責任,以及用諸多努力建立起來的那一點點人性的尊嚴,然後才能再考慮其它,對於信仰,他或許有,但並不是非常強烈。這也是他一直猶豫了好長時間是否要與田曉霞交往的最主要的原因。
他們雖然心有靈犀,靈魂相碰,但是面對現實的眼,誰都逃不脫所謂的宿命。
然而他們之間又真實的存在了那種動人又完美的愛情,到最後,這種愛情,到底要以何種方式來收場?
路遙先生覺得,只有讓田曉霞用這樣一種方式離開,才是最好的選擇。這既成就了田曉霞的信仰,又成就了孫少平理想的愛情。雖然有遺憾,但卻依舊完美。
這算是真實的生活最終饋贈給少平的一種人生禮物和青春的見證。
所以,他們雖然離散,但是他們的心始終還是有了溫暖的交集,他們各自成全,也互相自渡。
人生中,總有那麼一個人在你的青春中留下了一種美好,又留下了一些遺憾,這也許是每個人必須經歷的一種青春和一種人生。有如孫少平和田曉霞這樣的美,又這樣的遺憾。
第三:有一種愛情就是為了渡人渡己,相互成全!
田曉霞的最終離去,讓我們想到了愛情的美,也想到了愛情不得已的悲傷。
於是,有人問,路遙先生把這兩個人的愛情寫得如此完美,卻又為什麼最終讓田曉霞死去?
或許,愛情對於路遙先生本身就是一種不能觸摸的青春理想,在現實生活中,經歷太多的路遙,始終也是明白「世間好物不堅牢」這句話的深意:有了愛情,未必就能有婚姻,有了婚姻,又未必都能遇見愛情。讓他們中的一個人在始終相愛的愛情中死去,總是好過在歲月中被柴米油鹽的無情腐蝕,讓這段愛情最終沒了顏色。
路遙先生是悲傷的,關於他的愛情經歷中,哪一段更像少平與田曉霞的這段?作者並沒有告訴我們,但是,我們從這個故事中知道了,路遙先生對現實生活始終是有自己清醒的認識。
因為這僅僅是一種青年人對愛情的理想和夢,也是一種青年人對生活真正的期望。
蔡崇達在《皮囊》中說:「生存現實和自我期待的差距太大,容易讓人會開發出不同的想像來安放自己。」
這便是,少平和曉霞愛情中我們所能明白的真實道理。
然而我們不得不說,孫少平與田曉霞之間的愛情,是真正的讓人羨慕,因為這種靈魂相交的愛情,總是比任何愛情讓人舒服,又讓人心動。所以,路遙把他們的愛情寫給了我們這些平凡又普通的人。讓我們通過這樣的愛情去自渡,並試著去渡人。
看完田曉霞與少平的愛情後,我們終究認為,他們是各自命運裡的靈魂擺渡人。因為他們有著自古愛情的典範,有著互相對彼此真實的尊重,有著相同的愛好和靈魂之趣的相交,有著自我約束的君子之愛,有著在困難中相互鼓勵扶持的患難真情,也有著彼此成就和成全的高貴靈魂。
這讓我們在看到現實生活中的殘酷後,又能在心中升起一束光,能讓我們期待更好的自我和更好的愛情。
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在文字的世界裡,忘了初心,我們就忘記了回家的路!遇見安苒,遇見讀書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