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從產狀上來講,分為子料、山料、山流水和戈壁料。隨著和田玉籽料價格的一路上漲,市場上的仿子料也層出不窮,以假亂真的現象非常普遍。本文就從看形狀、看皮色、看毛孔、看瑕疵、看料性等幾個方面來講一講和田玉籽料的鑑別
一.看形狀
和田玉籽料形狀各異,常會有一些凸凹感,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不做作,極少見形狀完美者。
和田玉籽料的形狀
仿籽料往往呈渾圓或橢圓形,常是先切塊後用滾筒或磨具做出,形狀較完美,更有甚者做工粗糙,還存在未磨圓的生硬平面或磨痕。
仿和田玉籽料的形狀
二.看皮色
和田玉籽料的真皮真色往往很有親和力,搶眼不礙眼,沁料有時會在皮與玉肉之間有像翡翠賭石中「霧」似的過渡段,可用來做綜合判斷。
和田玉籽料的皮色
假皮色往往顏色浮誇,無根無神,有時也有過渡但不太自然。
仿和田玉籽料的皮色
三.看毛孔
真毛孔往往大小不一,形態各異,有時很像人的汗毛孔,自然柔和,且某些特徵有時會跟玉肉特點息息相關,比如玉肉粗則毛孔常較粗大等。
和田玉籽料的毛孔
假毛孔則較死板,多為滾筒或噴砂做出,缺少靈動性。
仿和田玉籽料的假毛孔
四.看瑕疵
和田玉子料極少見完美者,大多伴有一些瑕疵,如裂、僵、棉、水草沁、黑點、水線等,可結合一些瑕疵來判斷子料的真偽。
和田玉籽料的一些瑕疵
五.看料性
眾所周知,廣義和田玉(在這裡我們主要說白玉)有很多產地,而每個產地和田玉的油性、細度、透明度、老熟度等等都有其特點,這些特點我們綜合起來稱為料性。比如青海料常透明度較高,韓料常結構較粗等。因此,充分了解料性可以輔助鑑別子料,比如拿到一塊較典型韓料特點的「子料」就需多加注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