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女士等12名遊客通過旅行社去歐洲旅遊,認為旅行社偽造機票信息,導致赴歐洲旅遊團籤證被「集體拒籤」,吳女士等人將中國太和旅行社有限公司告上法庭,索賠44萬餘元。近日,該案在東城法院開庭。
歐洲遊被集體拒籤
北京晨報記者了解到,吳女士等12人於2014年6月25日與太和旅行社籤訂合同,約定由對方代辦12人的歐洲申根旅遊籤證和赴德、意旅遊的地接服務,並為此支付了人民幣123422元。同時,吳女士等人向旅行社提交了機票和酒店預訂單。
2014年7月11日,吳女士等人收到旅行社業務經理陳某的郵件,告知籤證材料已遞交給德國使館,並附上了旅行社遞交給使館的行程單。2014年7月29日,太和旅行社通知吳女士等人,全團的旅遊籤證被德國使館「集體拒籤」,所以原定8月4日啟程的歐洲遊無法按時成行。吳女士等人趕緊向德國使館發郵件諮詢,得到明確的答覆,「是太和旅行公司偽造了虛假機票信息,導致我們被集體拒籤」。
起訴旅行社索賠44萬
原告訴稱,從德國使館獲知因旅行社偽造虛假機票信息被拒籤後,他們又親自向德國使館遞交了第二次籤證申請,此次申請僅提交了原來提供給被告的機票預訂單及改籤後的機票、酒店預訂單,所有的信息均為此前提交給德國使館的信息,結果全團12人成功獲得籤證。
獲得籤證後,原告隨即與被告聯繫歐洲地接服務事宜,但被告說之前的地接已取消,並向原告提高報價。原告被迫通過其他方式聯繫了新的地接服務。
吳女士稱,由於改籤後的機票、預訂酒店及地接服務在旅遊旺季,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達數萬元,並留下了被拒籤的汙點,而這一切都緣於被告提供偽造的機票信息這一欺詐行為。據此,吳女士等12人將太和旅行社訴至東城法院,索賠各項損失共計44萬餘元。
被告稱團員過錯致拒籤
對於原告的說法,太和旅行社卻持另一種說法。庭審當天,其代表辯稱,吳女士等人被集體拒籤的原因是其中一位團員在籤證資料申請表中填寫的出境記錄不實,致使整團被拒籤。但被告方未在庭上拿出相關證據。
而吳女士向法庭提交了一份德國使館的答覆郵件,該郵件為德國使館對於拒籤一事的官方回復。根據這份回復,籤證被拒籤是因旅行公司提交了虛假材料,偽造了機票信息。此案當庭未作出判決。
庭後,記者採訪到吳女士,她稱被拒籤後,被告不但沒採取補救措施,反而在原告不知情的情況下,第一時間單方面取消了與其歐洲合作夥伴的地接服務。被告則匆匆離去,拒絕採訪。記者就此致電旅行社客服聯繫採訪,但接電話人員均表示「不知情」。
北京晨報首席記者 嶽亦雷 實習生 王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