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溼地 | 和陳立農一起守護溼地,讓生活在溼地中的瀕危動物有一...

2020-12-17 手機鳳凰網

10月28日,陳立農被授予中國綠化基金會2019-2020年度「溼地守護計劃」公益推廣大使。陳立農,新生代歌手,影視演員。

溼地的警鐘已敲響

溼地是地球之腎,是地球重要的自然資源,溼地在調節氣候、蓄洪抗旱、涵養水源和維持生物多樣性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是地球上三大生態系統之一。

攝影:雷剛

截止到2018年,我國溼地面積共8.04億畝,位居亞洲第一、世界第四。但是,由於盲目開墾和改造導致天然溼地面積減少、功能下降。據資料表明,全國圍墾湖泊面積達130萬公頃以上,因圍墾而消失的天然湖泊近1000個。湖北省50年代有湖泊1332個,總面積達8528.2平方公裡;到80年代,湖泊個數減少到843個,湖泊面積減少為2983.5平方公裡。返灣湖面積從1916年的36000畝,減少為2016年的12000畝。

隨著溼地面積的減小,溼地生態功能明顯下降,生物多樣性降低,出現生態環境惡化現象。

此外,因大量工業廢水、生活汙水的排放,以及農藥、化肥引起的面源汙染等使得溼地受到嚴重汙染,不僅對生物多樣性造成危害,也使水質發生惡化,對人類身體健康產生影響。再加上過多捕撈等行為,使得天然魚類資源受到很大的破壞,溼地生物群落結構發生變化,導致生態失衡。

世界瀕危動物青頭潛鴨現狀

水鳥作為溼地指示物種,是溼地生態系統中的組成部分,靈敏和深刻地反映著溼地環境的變遷,它對生態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攝影:雷剛

青頭潛鴨主要棲息在有蘆葦等水生植物的湖泊中,是全球極危物種。自1998年至2008年十年間,種群數量下降了50% ~ 70%,全球約僅存500至1000隻成鳥。目前,在長江中遊多地發現有小規模的越冬群體,潛江返灣湖就有近100隻在此越冬,達到全球種群數量的15%左右。在武漢府河流域、梁子湖、返灣湖和公安縣崇湖等地也發現不同數量的繁殖群體。

你知道嗎?

0.2元就可以保護1平方米青頭潛鴨棲息地。

我們將在湖北潛江返灣湖國家溼地公園,實施青頭潛鴨保護第一期項目,主要通過棲息地生境改造、減少人為幹擾等措施來提高青頭潛鴨的生活質量。項目的實施將有效改善溼地環境,完善溼地生態系統,健全溼地生態服務功能。

關注中國綠化基金會微信訂閱號,加入我們,和陳立農一起保護溼地,保護生活在溼地上的瀕危動物,為我們生態環境的改善盡一份力量吧。

如果你想進一步了解青頭潛鴨的危機何在,也請移步中國綠化基金會的微信訂閱號。後續還有活動報導和知識問答。答題者還有機會獲得陳立農親筆籤名的海報。

相關焦點

  • 保護修復溼地 守護美好安徽生態健康
    安徽廬陽董鋪國家溼地公園:溼地恢復 守護合肥水源地  安徽廬陽董鋪溼地公園主要以庫塘溼地為主,兼有永久性河流溼地、洪泛平原溼地。公園規劃區域包括南淝河、董鋪水庫及其水源一、二級保護區,生態功能極其重要。保護溼地,保護南淝河、董鋪水庫優良的水資源,對保障省會合肥的用水安全及巢湖流域水生態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 內蒙古:守護溼地、守護丹頂鶴的幸福家園
    扎龍溼地是以蘆葦沼澤為主的內陸溼地和水域生態系統。扎龍自然保護區以丹頂鶴著稱於世,全世界共有鶴類15種,中國有9種,此處就佔有6種, 因此齊齊哈爾又被譽為「鶴城」。從源頭上治理、從保護上恢復,這是生態壞境之福、是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有力舉措、更是世界珍貴鳥類——丹頂鶴的重大利好消息,因此做好溼地保護、助力溼地恢復、生態好轉正當其時、刻不容緩。溼地保護守護的是最美祝願。「仙鶴」的美譽是長久以來人們對丹頂鶴的愛稱,「鶴壽延年」則是以丹頂鶴來寄託美好的祝願,而如今,丹頂鶴作為世界珍貴鳥類,是我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 世界瀕危物種中賊鷗現身劍湖溼地
    中賊鷗:世界瀕危物種專家介紹,中賊鷗為鷗形目大賊鷗屬下的一種遊禽,無亞種分化,屬於大型海鳥,常在飛行中搶劫鷗和其他海鳥捕獲的食物,善飛行,喜遊泳,在陸上行走靈活,主要分布於世界各大洋。中賊鷗繁殖期主要棲息於靠近海岸的苔原河流與湖泊地帶,非繁殖期主要棲息於開闊的海洋和近海岸洋面上,遷徙期間有時亦出現於大的內陸河流與湖泊,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 巴西溼地倖存動物
    巴西潘塔納爾溼地火災持續,2隻獲救的巨嘴鳥正在吃水果,馬託格羅索州。潘塔納爾溼地從7月中旬開始發生火災,迄今延燒面積已超過20%。潘塔納爾溼地是全球生物多樣性最高的地區之一,當地生活著超過3500種植物和1300種動物,包括36個瀕危物種,例如紫藍金剛鸚鵡、美洲豹、巴西貘、大犰狳、巨獺等。
  • 遼寧盤錦:修復濱海溼地 守護淨美海灣
    遼河口的蘆葦濱海溼地棲息著各類野生動物440多種,是丹頂鶴、黑嘴鷗、斑海豹等珍稀物種的重要停歇地、繁殖地。上世紀80年代開始的圍海養殖,帶來了短期的經濟效益,卻對溼地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破壞。「養殖池阻斷了溼地的納潮功能,影響微生物交換,珍稀物種棲息、覓食的面積不斷減少。」盤錦市林業和溼地保護管理局副局長侯軍說。
  • 守護洮河源頭溼地
    2015年8月6日引洮供水一期工程正式運行,為定西、蘭州、白銀3個市轄的7個縣(區)城鄉生產生活用水、工業供水、農業灌溉、生態供水提供了水資源保障。一路走一路看,太陽到頭頂時,來到了公園的觀景臺,觀景臺是用木頭搭建的小亭子,亭子內側的一圈是椅子。觀景臺地處小山丘,是觀看洮河的佳地。
  • 河北灤南省級溼地公園正式獲批建立,SEE推動溼地保護社會化參與
    數十萬瀕危水鳥的中停地 灤南溼地,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態功能和生態系統服務價值。有27種水鳥的數量超過了其全球種群或東亞-澳大利西亞遷徙路線種群總數的1%,達到了國際重要溼地的標準。 灤南溼地還是國家Ⅰ級重點保護動物遺鷗Larus relictus重要的越冬地,也是長距離遷徙候鳥紅腹濱鷸Calidris canutus和彎嘴濱鷸Calidris ferruginea在東亞-澳大利西亞遷徙路線上最重要的中停地。
  • 溼地有哪些生態效益
    溼地不但具有豐富的資源,還有巨大的環境調節功能和生態效益。各種類型的溼地在保護生物多樣性、維持淡水資源、均化洪水、調節氣候、降解汙染物和為人類提供生產、生活資源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溼地的這些重要功能和價值一直是人類社會發展和文明進步的物質基礎。  溼地的生態效益表現在:一是保護生物和遺傳多樣性。
  • 帕米爾高原溼地自然保護區:綠色扮靚美麗高原
    遠眺,雪山、草地、河流遙相呼應;近看,犛牛悠閒地吃著草、野鴨歡快地在水中嬉戲……        帕米爾高原溼地自然保護區位於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阿克陶縣木吉鄉和布倫口鄉至喀什地區塔什庫爾幹塔吉克自治縣交界處,海拔高度在3300—3800米之間,總面積1256平方公裡,主要劃分為4種溼地類型,即河流溼地、湖泊溼地、沼澤溼地、人工溼地,是我國典型的高原溼地生態系統,具有多樣性、瀕危性、典型性特點
  • 把溼地搬進校園 打造溼地景觀自然教室
    「溼地被譽為地球之腎、物種寶庫和儲碳庫,而青海是溼地大省,作為西寧市唯一一所溼地學校中的一員,我將和夏揚環保社成員們一起守護溼地……」西寧市第一中學教育集團志願者代表韓越說。5月21日,在西寧市第一中學教育集團舉行的溼地景觀自然教室立項啟動暨溼地學校成立一周年表彰儀式上,30名優秀中學生溼地誌願者代表受到表彰。自西寧市溼地學校成立以來,西寧市第一中學教育集團通過開展一系列溼地主題生態環保研學等活動,培養了一大批具有一定環保技能的中學生志願者。
  • 鹿鳥和鳴 自然之美!人民網三度聚焦鹽城黃海溼地
    申遺成功的背後,是守護共識的逐漸凝聚,是無數人默默的持續付出。 日前,記者來到生活著麋鹿和丹頂鶴的大豐黃海溼地,通過三個人的眼睛來觀察申遺前後的變與不變,以及感受當地人心中的那份自豪和擔當。
  • 海南新盈紅樹林國家溼地公園「失地」變溼地 紅樹漸成林
    11月30日,在位於儋州市光村鎮的海南新盈紅樹林國家溼地公園,監測站巡護員羅理想如往常一般挎起相機,拿著望遠鏡,在溼地公園的各個角落監測。在他眼裡,溼地公園有一股靈性:灘涂紅樹林叢生,潮汐往來間留下俏皮的小蟹;鳥兒翩躚而來,飛得近時,仿佛一伸手就能夠著它們……棲息在海南新盈紅樹林國家溼地公園的白鷺。
  • 保護溼地,保護智慧財產權……未來之城,我們守護!
    將要率先營造一流營商環境的廣州南沙明珠灣,把自貿區制度集成創新擺在突出位置;深圳前海合作區致力打造深港現代服務業體制機制創新區,重點發展金融、現代物流、信息服務、科技服務及其他專業服務四大產業;珠海橫琴新區將成為粵港澳深度合作示範區,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新載體……劉偉代表欣喜地表示:「百聞不如一見,視覺上有衝擊,心靈上有震撼,真是眼睛為之一亮!」
  • 天津北大港溼地升級保護管理 打造國際重要溼地和世界自然遺產
    中新社天津4月12日電 (記者 張道正)記者12日從天津北大港溼地自然保護區管理委員會獲悉,該保護區內監測到的鳥類已超過276種,下步將通過系統保護、生態修復和科學管理,全面恢復溼地生態功能,把北大港溼地自然保護區建成以觀鳥賞景為特色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地、國際重要溼地和世界自然遺產。
  • 【天山守望】看,生機盎然的帕米爾高原溼地
    雪山、草地、河流遙相呼應;犛牛悠閒地吃著草,野鴨歡快地在水中嬉戲……  帕米爾高原溼地自然保護區位於阿克陶縣木吉鄉和布倫口鄉至塔什庫爾幹塔吉克自治縣交界處,海拔在3300—3800米之間,總面積1256平方公裡,主要有河流溼地、湖泊溼地、沼澤溼地、人工溼地4種溼地類型,是我國典型的高原溼地生態系統。
  • 今天是第19個世界溼地日——溼地:我們的未來
    特別是上海長江口的近海與海岸溼地,既是東亞—澳大利亞候鳥遷徙路線的重要中轉站和越冬地,也是長江流域與東海重要瀕危與經濟魚類的覓食、產卵、育幼、肥育場所和洄遊通道,被世界自然基金會列為具有國際意義的生態敏感地區和全球溼地生物多樣性保護238個熱點地區之一。  保障水資源供應  溼地是上海城市生產和生活用水的主要來源。
  • 在江海溼地守護天空 是他們讓候鳥落腳安歇
    排成人字形紛飛的大雁,在水域暢遊的野鴨,大潮過後灘涂上覓食的鸕鷀……杭州這片53.8平方公裡的江海溼地,正迎來一年中最佳的觀鳥季。而這樣的和諧背後,其實有很多人的心血。錢江晚報記者要跟大家分享的,就是這片溼地以及溼地上的生靈和一群杭州人的故事。
  • 50餘萬隻候鳥飛臨北大港溼地,誰在守護候鳥天堂?
    這些年來,飛臨北大港水庫的候鳥逐年增加,是誰在守護著它們的家園呢?巡護隊員:從餵食到搭巢,全天候護衛從今年10月開始,陸續有候鳥飛臨北大港溼地,保護區管理中心的巡護隊員迎來了最緊張的季節,現在巡護隊員有28人,全天24小時巡邏,尤其到了晚上,更是要徹夜守衛。
  • 為什麼溼地被譽為「地球之腎」?我們一起關注溼地、善待溼地!
    同時,溼地還是水生態循環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具有強大的生態淨化作用,被稱為「地球之腎」。本期我們將一起領略溼地的自然風光,近距離接觸那些來自溼地的可愛物種,探索溼地獨特的生態系統。同時,我們也會一起了解人類曾對溼地造成的「創傷」......讓我們一起走進溼地、了解溼地、保護溼地。
  • 從痴迷觀鳥到守護溼地,他喜歡臨港的理由很特別
    處在秋冬交替之際,季節變換的感受愈發明顯,與此同時,和我們生活在同一星球的鳥類朋友,也開始了日夜兼程的遷徙,延續著千萬年來不變的旅程。在南匯東灘拍攝的黑腹濱鷸。Phoenix 攝張東升是上海海洋大學水產與生命學院的副教授,他不僅愛觀鳥,還喜歡研究鳥。「每年春、秋兩季,一些鳥類會有規律地、沿固定路線、定時在繁殖地區和越冬地區之間,進行長距離往返移居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