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堅持移動優先策略,讓主流媒體藉助移動傳播,牢牢佔據輿論引導、思想引領、文化傳承、服務人民的傳播制高點。」這已經成為新聞媒體的共識,旅遊新聞也不例外。旅遊新聞是以反映旅遊業動態為主要內容的新聞,是適應旅遊業發展而生的新聞樣本。在文旅融合發展的當下,以文促旅、以旅彰文,已成為發展現代旅遊業、促進文化傳播的必然選擇。2020年8月11日,「遊山西·讀歷史」活動在大同雲岡石窟啟動。2020年5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親臨山西視察,在雲岡石窟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讓旅遊成為人們感悟中華文化、增強文化自信的過程。的確,身處山西,這裡從來都不缺乏歷史、不缺乏故事,怎麼做好旅遊新聞報導?本文嘗試探討如何從文化歷史內涵提升旅遊新聞含金量,以期引發更有深度有價值的思考。
以文化歷史情感共鳴提升遊新聞含金量。「讀萬卷書,行萬裡路」已經成為現代人的生活默契,讀書是為了積累知識,行路則是以實踐開闊眼界,而旅行之於人的意義也不僅是打卡拍照,如今,出行的攻略很輕易就能在旅行類的App上獲取,而新聞媒體對旅遊景點的報導則擔負了文化輸出、價值輸出的責任。因此,旅遊新聞的撰寫不能等同於景點介紹,從文化角度切入更容易提升遊新聞含金量。
以山西省文旅廳主辦、山西日報承辦的「遊山西·讀歷史」第二屆全國主流媒體山西行報導為例,在寫到雁門關時,稿件《長城在民族在,雁門關裡鑑往知來》突出了古長城背後的文化歷史,點出了讀懂雁門關,其實讀得是一部長城軍事鬥爭史、民族融合發展史、古代建築藝術史、匯通天下晉商史、中國紅色革命史和勞動人民創造史的過程。
當然,一篇報導不足以全面呈現,但從文化歷史的角度來做旅遊新聞報導,景區就不僅是個旅遊景點,而成為一個見證歷史的文化符號,且這個符號通過新聞形式呈現,更容易激發讀者和網友的信賴感與共鳴。「對景點的報導不能停留在表面,文化提升內涵,情感引發共鳴,這才是旅遊新聞該有的水準。」這是參加該活動的一些媒體記者的感受。
挖掘5G數位化帶來的保護與創新。要樹立創新意識,著力創新方法手段,推進融合發展,只有這樣才能提高黨的新聞輿論傳播力、引導力,真正擔負起黨的新聞輿論工作的職責和使命,鞏固和拓展黨的新聞輿論陣地。山西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歷史悠久、旅遊資源豐富,有文字記載的歷史達三千年,被譽為「華夏文明搖籃」,素有「中國古代文化博物館」之稱。越是古老的事物,越需要有新的看點,而現代科技賦予古文物的新變化和對比反差,這就為旅遊新聞的可讀性以及由此輸出的文物保護和文化創新提供了很好的角度。我們要繼續加大力度推動媒體融合發展、藉助新媒體傳播優勢,對傳統採編流程再造,升級技術手段,創新話語體系,抓住新時期新聞報導工作的大趨勢,這樣才能在新媒體平臺上講出好故事。
一個是朝氣蓬勃的青年,一個是1500歲的「老頑童」,當這兩者相遇,會碰撞出什麼樣的火花?主流媒體山西行稿件《1500年前的「混血兒」雲岡石窟,拍了拍你》在網端發布後,引發了強烈反響。文章標題設置兩個懸念,一是雲岡石窟為什麼是「混血兒」,二是雲岡拍了拍你,究竟想說什麼?原來,石窟是本土佛教文化與希臘、羅馬、波斯等文化交融的「混合體」,石窟「拍了拍你」用了社交平臺微信的新功能,來介紹數位化帶來的科技創新,講述雲岡石窟何以「行走世界」,「全景漫遊」又是怎樣讓遊客足不出戶遊雲岡。講述雲岡石窟的數位化虛擬修復、數位化考古調查,是在講述文物保護、文化創新擁抱5G大時代,賦能文博新未來,是踐行「讓文物活起來」「走出去」的具體行動。
用融媒體產品突出趣味性、互動性。今年8月21日,光明日報發表文章《忠實踐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西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打造「遊山西、讀歷史」文化旅遊品牌》,文章提到,遊山西,就是在讀地質構造運動史,就是在讀中華文明演進史,就是在讀黃河文化變遷史,就是在讀長城軍事鬥爭史,就是在讀民族融合發展史,就是在讀古代建築藝術史,就是在讀匯通天下晉商史,就是在讀中國紅色革命史,就是在讀勞動人民創造史。這幾個方面的高度總結和凝練,為媒體報導山西文化旅遊資源提供了方向。
如何體現移動優先,做好旅遊新聞報導?山西日報新媒體連續推出了《山西有多「紅」?》《打開這個H5,順流而下感受黃河之魂》《山西古建探「殿」之旅》等集趣味性與互動性為一體的新媒體產品。例如,《山西有多「紅」?》是一個帶有懸念的標題,山西最近在全國又紅了嗎?哪些紅了?打開一看,是一組精美的海報,海報選取了八路軍太行紀念館、黃崖洞革命紀念館、麻田八路軍總部紀念館等山西的紅色旅遊景點景區,通過對他們的介紹,突出山西的紅色文化,繼而牽出山西作為革命老區,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作出的貢獻。
《打開這個H5,順流而下感受黃河之魂》則用H5的形式,以船夫帶你遊黃河,串起了母親河在山西流過的標誌性景點。移動端的融媒體產品還表現在用短視頻、直播等形式對旅遊資源進行新聞報導。旅遊新聞尚未形成完善的報導機制,這種不完善使旅遊新聞報導充斥著一些亂象,同時也讓這類型的新聞報導有了較大的探索空間。如今,中國從旅遊資源大國走向旅遊大國,目前正在邁進旅遊強國,文旅融合已經成為國家層面的戰略要求,新聞媒體理應用文化引領旅遊,通過旅遊促進文化傳承發展,通過講好中國故事提升旅遊吸引力,增強文化自信,推動文化和旅遊業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作者:山西新聞網 郝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