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園高空俯視實景 (請作者與本報聯繫)
效果圖
▲金海灣公園效果圖 (兩江產業集團供圖)
▲公園內部實景 (請作者與本報聯繫)
▲公園入口處 重慶晚報記者 吳娟 攝
▲公園入口處有一座燈塔 重慶晚報記者 吳娟 攝
重慶市民多了一個大公園可以耍!近日,國際風景園林師聯合會公布2018年國際風景園林師聯合會亞非中東地區獎獲獎名單,重慶金海灣公園「嘉陵故事段」規劃設計獲得應對自然災害與極端天氣類卓越獎、文化與傳統類榮譽獎、雨洪管理類榮譽獎、生物多樣性與生境保護類榮譽獎、規劃分析類榮譽獎等5項大獎。
近17公裡長 嘉陵江岸線
重慶晚報記者從兩江產業集團獲悉,金海灣公園位於兩江新區嘉陵江岸,規劃總面積4200畝(不含消落帶區域),總投資約8億元。分布於大竹林至禮嘉組團,有近17公裡長的嘉陵江岸線。
公園由嘉陵故事區、峽江風貌展示區、坡谷水上森林區、濱江文化區、工業記憶花園區、濱水活動體驗區等6個區組成。
最南邊的濱江文化區目前已經建成開放,佔地面積300畝。一進公園大門,便有一處燈塔引人入園。園內至高處設有濱水茶室,遊客可以在其中小憩,同時欣賞江邊景色。濱江文化區內有大約兩公裡的自行車道和步行道,供遊客體驗徒步和騎行的樂趣。
融入嘉陵江 文化要素
這次攬獲5項國際設計類獎項的嘉陵故事區,規劃總面積51萬平方米(不含消落帶),全長約7公裡,目前已完成總工程量的35%,預計將於今年12月完成。該區域設計遵循生態、形態、情態三個原則,創造與環境有機契合的景觀形態,擬構建山林蔥鬱、水草豐美的濱江森林,營造江畔遊憩、遠離都市喧囂的自然體驗,並且在林間融入嘉陵江文化要素。
濱水活動體驗區佔地面積約40萬平方米,全長3公裡,目前已完成總工程量的20%,計劃將於今年12月完工。這個區域以新的生態設計元素融合金海灣原有的自然景觀和工業遺蹟,打造一個具備自我生態修復能力、獨特的水岸公園。
濱水體驗區的入口廣場位於城市道路末端,通過淨水溼地廣場,並結合獨具特色的帆形廊架,來喚起人們對舊時嘉陵江的航運記憶。體驗區內還設置春季低水位時的休憩平臺,供人們烤肉、野餐、戲水等。
重慶首例坡谷 水上森林景觀
佔地84萬平方米的峽江風貌展示區和65萬平方米的坡谷水上森林區目前均已全部完工。坡谷水上森林區結合山地溝谷、自然疊級溪谷的特徵,用大面積的溼生喬木和灌木打造出重慶首例坡谷水上森林景觀,同時在沿江景觀區種植了大面積的彩色片植林,隨著季節變化,遊客可以在江岸看到不同顏色的植物景觀。
在整個規劃上,金海灣公園保留大面積反季節周期性水位漲落的消落帶,可以在保護生物重要棲息地的同時,通過多帶緩衝系統與雨景單元的設計,構建應對水位消漲的彈性濱江景觀空間。
重慶晚報記者
吳娟 實習生 李新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