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袁藝)昨天,蘇州市教育局公布了蘇州市2019年第一批校外培訓機構「白名單」,包含476家校外培訓機構及教學點。「白名單」是指在教育行政部門取得「辦學許可證」、面向中小學生開展文化學科類培訓且無不良辦學行為的民辦非學歷教育機構。
根據《蘇州市校外培訓機構信用黑白名單管理辦法(試行)》,「黑白名單」每年集中公布一次,「黑白名單」實行動態管理制度。信用黑白名單管理是指將校外培訓機構法人和法人代表的信用檔案,納入市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統。市教育局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領導小組(以下簡稱領導小組)負責全市校外培訓機構信用黑白名單管理工作的指導和監督,各市(區)教育行政部門分別負責所轄行政區域內校外培訓機構的信用黑白名單管理工作。
相關連結>>
這幾種情況納入「黑名單」
1.擅自設立、分立、合併教學點(辦班點),或以虛假證明材料騙取辦學許可證(備案許可),或偽造、買賣、出借、出租辦學許可證(備案許可),或「無證辦學」;
2.擅自改變培訓機構名稱(含不規範使用機構名稱簡稱)、學科的類別或層次、舉辦者等;
3.在房屋、消防、食品衛生等方面存在安全隱患;
4.發布虛假或違規招生簡章、宣傳品或招生中發布虛假違法廣告誤導學生或家長;
5.聘請中小學在職教師、無教師資格證教師以及聘用教師資質不全的外籍人員;
6.惡意終止辦學、抽逃資金或挪用辦學經費,或一次性收取學費時間跨度超過3個月,或通過變相手段收取學費時間跨度超過3個月,或自定涉嫌「非法集資」的收費辦法,或收費不出具正式票據而偷稅漏稅的,退費未按《江蘇省培訓收費行為規範》規定執行;
7.培訓內容和進度存在「超綱教學」「提前教學」「強化應試」、組織中小學生等級考試及競賽等不良辦學行為;
8.內部管理不規範,未按要求公示證照、收費、班級等信息,招生量過大致使同一培訓時段內生均面積未達到3平方米,使用不合規培訓教材,培訓時間晚上超過20:30,培訓班名稱不具體清晰,招收與培訓班次不符的學生,因疏於管理導致損害受教育者或教職工利益的;
9.由學生或家長投訴並經查實存在的其他違法違規辦學行為的。
(袁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