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圳市龍華區教科院附屬幼兒園內,有兩個灶臺,有菜地,還有小豬、兔子、小鳥、小魚等動物。沙池與水池相伴,中間還有亭子,孩子們可以在戶外肆意奔跑、攀爬,累了還可以坐在亭子裡聊天、吹風、聽鳥叫聲。這是深圳創新辦園機制的成果,力爭「辦一所優一所」的縮影。近年來,深圳以公辦園為核心、普惠園為主體、選擇性學前教育服務為補充,創辦了普惠優質多樣化的學前教育公共服務,努力實現「幼有善育」。
    
    荔園小學學生身著漢服揮毫潑墨,漢字之美躍然紙上。 (攝影:陳玉)
    2020年,深圳更是在教育領域加足馬力:2月10日,深圳市高中「空中課堂」在線教學如期開課。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深圳延期開學期間開展了「空中課堂」,確保了「停課不停學」;7月9日,通過新建、改擴建、挖潛擴容等多種方式,深圳較2019年新增幼兒園學位3.3萬個,「民轉公」幼兒園原招生規模基礎上新增小班學位9812個;12月3日,深圳市副市長聶新平宣布,到2025年深圳將新建學位近百萬個,其中公辦義務教育學位74萬個,新增幼兒園學位14.5萬個,加上此前規劃新建公辦普高學位9.7萬個,合計將新建基礎教育學位近百萬個。在2020年這不平凡的一年中,深圳教育也奮力書寫著自己的不平凡篇章。
    停課不停學 「空中課堂」一樣精彩
    疫情防控期間,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深圳市教育局提前謀劃開通「空中課堂」,確保「停課不停學」。全市教育系統以疫情防控期間在線教學為契機,查漏補缺,化危為機,大力推進教育信息化、智能化,創新教學方式,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同時,深圳教育系統向全國免費開放了大量優秀線上課程資源,展示了新時代深圳教育的高超水平和深厚實力。
    各區(新區)教育行政部門根據深圳市教育局部署,成立在線教學工作領導小組,制定在線教學工作方案,做好在線教學資源保障,組織轄區內學校開展線上教學技術培訓,排查師生在線教學準備情況,對薄弱學校給予重點關注和幫扶,並要求所轄學校制定「一校一策」的實施方案和應急預案,區教研員開展網上巡課。
    各學校按照教育行政部門要求,組織教師進行了最低兩輪的在線教學演練,採用多種教學平臺(至少一主一備)支撐,保證教師能夠熟練操作在線教學設備;組織最優秀的教師設計課程內容,保證課程資源質量。對師生在線教學準備情況進行了全面摸底排查,確保學生能正常接收相關教學資源。
    考慮到在線教學與課堂教學的差別,以及中小學生的身心特點,深圳市教育局特別強調,在線教學要堅持正確的育人目標,落實立德樹人和「五育」並舉,確保學生的身心健康。「校長第一課」「在線升國旗」等創新舉措得到學生、家長、社會的一致好評。
    深圳市教育局建議在線教學文化類的科目總量及課時總量要比日常教學量減少三分之一,嚴防增加學生負擔;要增加時事新聞、以網絡選修課等方式統籌安排愛國主義教育、道德修養、疫情防護等公共安全和生命教育、藝術欣賞、改革開放成就、自主探究、學習方法類課程;要切實加強體育和勞動教育,每天至少開展1次廣播體操、2次眼保健操,並指導學生開展各類室內健身項目,積極參加家務勞動……
    由於準備充分、培訓指導到位,深圳在線教學反響良好。約98%的學生參與了在線教學,大多數學生對在線教學特別是對教師在線教學態度表示滿意。
    改編「地理歌」、製作地理MV……在線教學期間,深圳教師都戲稱自己化身成了在線「主播」。既然責無旁貸地做了教學主播,便要有自己的妙招吸引學生的注意。深圳科學高中高二年級地理教師吳仕宇發現歌曲改編類視頻十分受學生歡迎,便在課堂教學前,時常播放網上的地理趣味視頻作為導入。這類視頻是對流行歌曲進行歌曲改編,改成地理學科語言,再由學生演唱。
    為了調動大家的地理學習熱情,鼓勵學生在家培養更豐富的興趣愛好,吳仕宇組織部分主動報名的學生,自編自導自演,完成了地理MV錄製。歌曲改編、演唱、鋼琴伴奏、視頻剪輯、開場白等各環節均由學生分工合作,視頻在網上發布。吳仕宇通過引導學生用地理知識改編歌詞,並配以相關的地理圖片素材作為視頻內容,促進學生運用所學的地理知識,用地理的視角觀察生活,品悟地理學科獨有的魅力。
    2020年新增3.3萬個幼兒園學位
    自2016年全面開放二孩政策實施以來,深圳適齡兒童入園人數在近年達到高峰,幼兒園學位需求也隨之激增。根據數據顯示,2020年全市報名需要接受學前教育的兒童約24萬人,較2019年增長12.9%。
    在此背景下,深圳市、區教育局通過新建、改擴建、擴班挖潛等多種措施,解決學前教育學位供需矛盾,全面保障學前學位供給。
    一組亮眼的數據可以說明2020年深圳在「幼有善育」方面作出的努力。2020年,深圳新建幼兒園76所,新增學位2.4萬個。此外,公辦園帶頭擴班挖潛。2020年「民轉公」的413所幼兒園在確保與2019年相比不減少招生規模的基礎上,通過各種方式挖潛小班學位9812個,總計新增學位3.3萬個。經過各方努力,全市學前教育在2020年提供了24.3萬個小班學位,總體能滿足學位需求。
    自2019年5月6日,深圳市政府召開全市學前教育工作推進會,提出了公辦幼兒園建設「5080」工作計劃(即到2020年底,公辦園在園兒童佔比達到50%、普惠性幼兒園在園兒童佔比達到80%的任務目標)後,深圳便加大馬力發展公辦幼兒園,使得公辦幼兒園數量大幅提升,讓公辦幼兒園在園兒童數從原有的4%提高到37.9%。近兩年來,學前教育公共投入大幅度增長,全市財政公共預算學前教育投入從2018年年初的20.79億元,增長至2020年年初的72.14億元,年均增長率達86.28%。
    由於公辦幼兒園收費不高、辦園質量有保障,家長對幼兒入讀公辦幼兒園的訴求強烈。深圳市、區教育部門採取了一系列措施,深圳市教育局2020年還印發了《深圳市教育局關於做好2020年秋季學期全市幼兒園招生工作的通知》,明確招生對象、招生原則、招生程序和工作要求,要求全市幼兒園就近招生、免試入園。對於有些片區存在的學前教育學位供需不平衡問題,市、區教育局針對學位緊張的社區和小區制定了詳細的分流方案。
    家住深圳市大鵬新區的黃女士的女兒原來就讀於亞迪幼兒園,該園如今已經順利實現「民轉公」,更名為亞迪新村幼兒園。「公辦幼兒園收費低,辦園質量老百姓放心,深圳2020年在學前教育建設方面加足馬力,十分惠民!」黃女士說。
    打響新一輪基礎教育擴容提質攻堅戰
    12月3日,深圳召開全市基礎教育改革發展大會,對加快學位建設、推進基礎教育優質發展作出全面動員部署。隨後,深圳市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就日前深圳市委、市政府印發的《關於加快學位建設推進基礎教育優質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進行相關解讀。《實施意見》明確了深圳新一輪基礎教育大擴容大提質的任務書、時間表和路徑圖,吹響了基礎教育學位建設攻堅戰的衝鋒號角。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辦好基礎教育,是政府義不容辭的責任,是決定城市未來的基礎戰略,也是彰顯城市溫度的民心工程。
    綜合未來人口增速、班額標準、教育先行示範等方面因素,經深入調研和測算,《實施意見》明確,到2025年,深圳全市新增公辦義務教育學位74萬個,新增幼兒園學位14.5萬個,加上此前規劃新建公辦高中階段學位9.7萬個,到2025年,深圳共將新建基礎教育學位近百萬個。
    此目標將分為2個階段實施:第一階段(2020至2022年)全市新增公辦義務教育學位29萬個、幼兒園學位6萬個;第二階段(2023至2025年)全市新增公辦義務教育學位45萬個、幼兒園學位8.5萬個。建成後,全市公辦義務教育總規模將接近翻一番,預期能有效緩解學位供需矛盾。
    學位建設涉及市、區兩級政府和多個職能部門職責,深圳有擔當有魄力,提出要舉全市之力協同推進。打贏學位建設攻堅戰,教育用地規劃是關鍵中的關鍵。為此,深圳將對已規劃未建成的教育用地進行全面梳理核查,提出實施意見,特別是對於規劃實施性差、土地整備難度大,2年內無法啟動建設的教育用地將就近置換調整規劃,確保規劃用地及時建成學校。同時,深圳還將規劃新增100公頃教育用地。國有儲備用地、新增用地、盤活存量土地、閒置用地及現狀為空地的地塊等優先用於學校規劃建設。
    加大規模建設基礎教育的同時,如何讓新建校「辦一所優一所」,實現優質發展,也是深圳市教育局考量的方面。為此,深圳市教育局將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加快學前教育優質普惠發展並推動民辦中小學優質特色發展。
    深圳市教育局局長陳秋明表示,深圳將努力推動基礎教育整體規模提升一個新量級、整體質量水平邁上一個新臺階。為保障新建學位師資配備,未來五年是學校建設的高峰期,市教育局將繼續加強師資隊伍建設,保障優質師資。在資源配置方面,深圳市教育部門將堅持教師是教育第一資源,優化基礎教育各類學校設計和建設標準,高水平規劃、高質量建設,做到「辦一所、優一所」,把每一所學校都辦成「百年老校世紀精品」。
    (作者單位:深圳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