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為有觀測記錄以來海洋溫度最暖年

2020-12-21 瀟湘晨報

來自11個國內外機構的14名科學家聯合發布最新海洋觀測數據,繼2017、2018年海洋創紀錄變暖之後,2019年成為有現代海洋觀測記錄以來海洋最暖的一年。同時,過去五年是有現代觀測記錄以來海洋最暖的五年,過去十年是最暖的十年。

發表在《大氣科學進展》上的這項研究顯示,2019年全球海洋上層2000米溫度比1981-2010年的平均狀態高了0.075℃。中科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員、論文作者成裡京解釋,0.075℃是一個較小的增量,但由於海水巨大的比熱容,這意味著,過去的25年中,海洋已吸收228*1021焦耳的熱量。

與2018年相比,2019年海洋上層2000米熱含量多了25*1021焦耳,相當於廣島原子彈爆炸釋放出能量的3.9億倍,熱含量打破歷史紀錄。這一數據由中國科學院大氣所根據海洋溫度監測數據計算得出。而美國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剛剛更新的數據也基本一致。

數據同時顯示,1987-2019年期間,海洋平均增暖速率是1955-1986年的450%,顯示出持續的海洋加速暖化趨勢。從海表到2000米的深海、從大西洋到印度洋和太平洋、從北極到南極海域,均已觀測到海水變暖。

不斷創紀錄的全球海洋升溫表明了無可辯駁的全球變暖事實。全球變暖主要是由於大氣中的溫室氣體不斷增加,而它們中的絕大多數被海洋吸收。2019年發布的IPCC海洋和冰凍圈特別報告表明,全球變暖導致的地球系統能量增加中,有90%以上儲存在海洋中,使得海洋熱含量增加。其餘不到10%的能量用於加熱陸地、大氣,融化冰蓋、冰川和海冰等。

「目前,海洋吸收溫室氣體帶來的能量正處於過渡態,可能在百年甚至千年尺度後才會達到平衡態。」成裡京說。因此這些能量可能在千百年尺度上,不會被釋放到大氣中。

【來源:中國氣象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2020年成為有現代觀測記錄以來海洋最暖一年
    原標題:2020年成為有現代觀測記錄以來海洋最暖一年1月13日,由中科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牽頭,聯合全球13個研究單位的20位科學家組成的國際研究團隊,發布了國際上第一份涵蓋2020整年的全球海洋環境(溫鹽)變化研究報告。
  • 2018年海洋升溫又創新高 成為有現代海洋觀測記錄以來最暖的一年
    據來自中科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的消息,由該所聯合多個國內外機構發布的最新海洋觀測數據顯示,2018年海洋升溫又創新高,成為有現代海洋觀測記錄以來海洋最暖的一年。數據顯示,2018年全球上層2000米海洋熱含量比1981年至2010年的平均狀態高了19.67×1022焦耳,比歷史第二高的年份2017年高出0.91×1022焦耳——相當於廣島原子彈爆炸釋放能量的1億倍。全球海洋熱量升高的主要原因是海水溫度上升,新的數據表明:上層2000米海水過去60年大約平均變暖了0.13攝氏度,表層比深海變暖更劇烈。
  • 中外科學家聯合觀測 2019年全球海洋溫度再創新高
    海洋吸收了大部分的溫室氣體,導致海表溫度升高。中國科學院供圖新華社北京1月15日電 (記者袁全) 中外多家科研機構聯合發布的最新海洋觀測數據顯示,2019年全球海洋溫度再創新高,成為有現代海洋觀測記錄以來海水最暖的一年。
  • 有現代觀測記錄以來2017年是海洋最熱的一年
    光明圖片/視覺中國  記者1月18日從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所獲悉,該所研究人員通過海洋分析數據顯示:2017年是有現代海洋觀測記錄以來海洋最熱的一年。據介紹,由於海水比熱容較大,海洋累積了全球變暖的主要信號:90%的全球變暖能量儲存在海洋中,表現為海洋熱含量增加。同時,相對於地表和大氣中的指標來說,海洋熱含量受厄爾尼諾等氣候系統中的自然變率影響較小。因此,全球海洋熱含量變化是氣候變化的一個穩健的指針。不斷創紀錄的全球海洋增暖表明了無可置疑的全球變暖事實。
  • 中科院大氣所:2017年是現代有觀測以來海洋最熱年
    中國氣象報記者申敏夏報導 1月18日,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獲悉,2017年全球上層2000米海洋熱含量比1981年至2010年的平均狀態高出19.19×1022焦耳,成為有現代海洋觀測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年
  • 2020年將成為有記錄以來最暖的三個年份之一 - 警告! - cnBeta.COM
    溫度與熱量2020年1至10月,全球平均溫度比1850-1900年的基線溫度(作為工業化前水平的近似值)高出約1.2°C。2020年極有可能成為全球有記錄以來最暖的三個年份之一。現代溫度記錄始於1850年。WMO的評估基於五個全球氣溫數據集(圖1)。
  • 世界氣象組織:2020年將成為有記錄以來最暖的三個年份之一
    溫度與熱量2020年1至10月,全球平均溫度比1850-1900年的基線溫度(作為工業化前水平的近似值)高出約1.2°C。2020年極有可能成為全球有記錄以來最暖的三個年份之一。現代溫度記錄始於1850年。WMO的評估基於五個全球氣溫數據集(圖1)。
  • 2019年是有記錄以來第二熱的年份!地球已無法恢復到以前的溫度?
    2019年是有記錄以來第二熱的年份!地球已無法恢復到以前的溫度?年是有記錄以來第二熱的一年。這是根據兩項獨立分析得出的結果:其中一項由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進行,另一項由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進行。每項研究都將2019年的地球溫度數據與科學家自1880年以來的歷史記錄進行了比較。在這140年中,只有2016年比2019年更暖;分析還顯示,有記錄以來最熱的5年是2015年之後的5年。
  • 美氣象機構:2019年7月是全球有記錄以來最熱月份
    美氣象機構:2019年7月是全球有記錄以來最熱月份 2019-08(NOAA)15日指出,2019年7月是全球有紀錄以來最炎熱的月份,證實之前歐洲聯盟的觀測結果。
  • 2020年將成為有記錄以來最暖年之一
    當地時間12月2日,世界氣象組織(WMO)發布2020年全球氣候狀況臨時報告指出,氣候變化仍在今年不斷持續,2020年將成為有記錄以來最暖的三個年份之一。2011年至2020年將是有記錄以來最暖的十年。
  • 世界氣象組織:2020年仍將是有記錄以來最暖的年份之一
    中新社柏林8月27日電 (記者 彭大偉)世界氣象組織(WMO)27日公布的一份關於厄爾尼諾/拉尼娜事件的最新通報顯示,2020年9月至11月期間發生微弱拉尼娜事件的機率為60%。該組織指出,儘管拉尼娜現象總體上對全球氣溫有降溫作用,但高於平均水平的氣溫預計將佔主導地位,2020年仍將是有記錄以來最暖的年份之一。
  • 臺灣氣象專家:2019年恐創臺灣觀測史最暖冬天
    原題 臺灣氣象專家:2019年恐創臺灣觀測史最暖冬天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2月還沒結束,但臺灣氣象專家彭啟明就表示,2019年臺灣的冬天將有機會創下,有觀測紀錄以來最暖的冬天,平均溫度恐將比第二名高出近1
  • 2019年,海洋增加熱量為廣島原子彈爆炸的36億倍……
    【2019年是有記錄以來海洋最暖一年,增加熱量為廣島原子彈爆炸的36億倍】1月14日,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發布最新海洋觀測數據顯示,2019年全球海洋溫度創新高。過去5年是有現代觀測記錄以來海洋最暖5年,過去10年也是最暖10年。2019年海洋增加的熱量,相當於廣島原子彈爆炸釋放出能量的36億倍。另外,從9月持續至今的澳大利亞山火不僅造成嚴重的植被毀滅、生靈塗炭,也為海洋加了點溫,全球變暖的氣候問題也被指為火勢洶湧的原罪之一。
  • 研究發現2019年全球海洋溫度達到有記錄以來最高水平
    隨著地球持續變暖,海洋受到的影響無疑是最大的,其吸收了溫室氣體排放所帶來的大部分額外熱量。現在,一項新的研究揭示了這一趨勢令人擔憂的現實,該項研究顯示,2019年全球海洋溫度比人類歷史上任何時候都要高。
  • 世界氣象組織:今年將為有記錄以來最暖年份之一
    世界氣象組織:今年將為有記錄以來最暖年份之一 2020-12-03 08:45:43 參與互動   世界氣象組織:今年將為有記錄以來最暖年份之一
  • 世界氣象組織:2020年將成為有記錄以來最暖年份之一
    來源:央視網當地時間12月2日,世界氣象組織發布《2020年全球氣候狀況》臨時報告指出,氣候變化仍在繼續,2020年將成為有記錄以來最暖的三個年份之一。世界氣象組織發布《2020年全球氣候狀況》臨時報告。根據最新報告,2020年海洋熱量處在創紀錄水平,全球80%以上的海洋均在某些時段經歷了海洋熱浪,對已因吸收二氧化碳而遭受更多酸性水域的海洋生態系統產生廣泛影響。
  • 2020將為有記錄以來最暖年份之一 極端天氣加劇疫情影響
    2020將為有記錄以來最暖年份之一 極端天氣加劇疫情影響時間:2020-12-03 23:04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20將為有記錄以來最暖年份之一 極端天氣加劇疫情影響 當地時間12月2日,世界氣象組織發布《2020年全球氣候狀況》臨時報告指出,氣候變化仍在繼續
  • 研究顯示:2018年是有記錄以來海洋溫度最高一年
    人民網訊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導,數據追蹤國際科學家團隊稱,自1958年開始記錄海洋狀況以來,2018年是海洋溫度最高的一年,此項研究結果發表在16日的科學雜誌《大氣科學前沿》上。過去五年,海洋一直維持高溫,2018年再次突破了2017年創造的紀錄。
  • 2019年是全球有氣溫記錄以來第二熱!「史上最熱年」或在5年內出現
    新華社資料圖新華社北京3月11日電 世界氣象組織10日發布最新報告說,2019年是全球有氣溫記錄以來第二熱的年份,僅次於2016年。由於溫室氣體水平持續上升,新的「史上最熱年」可能在5年內出現。這份名為《2019年全球氣候狀況聲明》的報告顯示,2019年全球平均溫度比工業化前水平高出1.1攝氏度,僅次於2016年創下的高溫紀錄。2016年,強烈的厄爾尼諾事件促使全球平均溫度升幅高於整體變暖趨勢。如果剔除該因素,2019年則是全球有氣溫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年。
  • NOAA:2019年7月被發現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個月
    2019年7月被發現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個月,而這個消息實際上並不會讓任何在今夏被熱浪席捲的歐洲、北美甚至北半球大部分地區的人感到驚訝。最新的這一結果延續了長期以來的上升趨勢。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最新的月度報告呈現了這幅地球狀況相當嚴峻的圖景,但這樣的結果卻又並非出人意料。今年7月,全球陸地和海洋表面的平均溫度比20世紀的平均溫度15.8攝氏度高出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