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改革開放的到來,我國經濟進入了高速增長的快車道。短短幾十年間,我國已超越德國和日本,一躍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並且正在逐漸縮小與美國的差距。
不過,雖然我國發展迅速,但依然屬於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相比,在某些方面依然存在著一定的差距。一直以來,歐洲整體經濟較為發達,同時也是發達國家的聚集地,全球共計31個發達國家,其中23個均是來自歐洲。
歐盟經濟總量達18.7萬億美元,人均GDP則是超過了3.5萬美元。歐洲人均GDP最高的國家為盧森堡,除了製造業發達之外,依靠地理優勢,盧森堡的金融業和旅遊業同樣十分發達,整個歐元區內大量私人銀行匯集於此,也讓盧森堡積累了海量財富。
那麼,人均GDP更高的歐洲國家的工資水平是多少?歐洲人的平均收入又是多少?
由於歐洲經濟較為發達,人均收入自然也相對較高。據歐統局發布的數據顯示,摩納哥是歐洲人均收入最高的國家,平均月收入為5900歐元,折合人民幣約4.5萬元,即每年54萬元人民幣。
瑞士的人均收入位列歐洲第二,平均月收入為5323歐元,折合人民幣約4.1萬元,即年收入約50萬人民幣。盧森堡、丹麥和冰島的平均月收入也均超過了5000歐元,即年收入3.8萬元人民幣。
作為歐洲第一大經濟體,德國的收入水平卻未能排入前列,平均月收入約為3771歐元,折合人民幣約2.9萬元,即年收入35萬元。而作為曾經6大帝國之一的英國,經濟水平有所下滑,平均月收入為2498歐元,折合人民幣約1.9萬元;義大利的人均月收入為2189歐元,折合人民幣約1.68萬元;西班牙的人均月收入為2189歐元,折合人民幣約1.6萬元。歐洲平均收入水平最低的國家為烏克蘭,月平均收入約為262歐元,折合人民幣約2000元。
我國平均收入放在歐洲處於什麼水平?
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人均可支配收入為30733元,相當於月均收入2561元。當然了,由於這份統計數據中包括了老人、小孩等0收入群體,只可當作參考。不過,如果按照此前「6億國人月收入不足千元」來看的話,與歐洲國家相比,的確還存在著一定的差距。
如果從地區來看的話,2019年,上海人均可支配收入為69442元,月均收入5786元;北京則為67756元,月均收入5646元,位列國內前兩位。也就是說,即便是經濟最為發達的北上廣,和歐洲相比也存在著不小的差距。
目前,中國雖然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經濟快速發展,綜合國力迅速提升,但更多的還是依靠龐大的土地資源與巨大的人口紅利。與發達國家相比,仍有許多需要追趕的地方。勤勞肯幹,踏實建設,相信我們的國家一定會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