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圖瓦:中世紀與文藝復興在這裡交織|宮殿|城堡|古羅馬|維特魯威|...

2020-12-11 網易新聞

1459年,君士坦丁堡淪陷五年後,教皇庇護二世決定召集一次全歐洲的宗教會議,商討對土耳其發動十字軍戰爭。教皇決定將會議地點放在義大利北部、波河中下遊的一座小城——曼圖瓦(Mantua),這個消息樂壞了曼圖瓦的侯爵路德維科,他從眾多申請者中勝出,非常珍視這個機會,這將是提升他的城市榮耀的難得機會。歐洲上層的皇帝、國王、貴族、主教將齊聚曼圖瓦,為了做一名令人稱道的主辦者,路德維科將竭盡全力改造他的城市,把它變成一個迎接貴賓的客廳。

2018年,當我來到這座榮獲世界文化遺產稱號的小城,站在視域開闊的廣場上時,主要被兩個看點吸引著。一個是建築師阿爾伯蒂設計的教堂,一個是畫家曼特涅繪製的壁畫。由於門票的誤會,沒能進入曼特涅壁畫所在的古舊城堡中,卻參觀了路德維科為教皇等賓客建造的寬敞的房間和壯觀的新堡。在新堡對面,就是阿爾伯蒂設計的聖安德裡亞教堂。

過去將阿爾伯蒂(1404-1472)作為建築師、規劃思想家看待,但是他在一生中遇到的贊助人,以及他所經歷的那個風起雲湧的時代,才是造就他的真正原因。利用在義大利逗留的機會,我追尋了阿爾伯蒂的足跡,到他生活和工作過的城市探訪,才逐漸走近了他。

曼圖瓦的街道

阿爾伯蒂為曼圖瓦設計的安德裡亞教堂,使用了古典的風格

安德裡亞教堂內部,使用了古典風格的拱券

維特魯威的追隨者

在以一個建築師和城市規劃者的身份出現時,阿爾伯蒂已經將近50歲了。此前的幾十年,他的興趣廣泛,而且不斷轉換,既做過畫家、詩人、雕塑家,也寫過一些論著和文學作品。總之,他的興趣轉換快到所有領域都輪了一遍,都還一無所長。

阿爾伯蒂的背景非常多元化,他於1404年出生於義大利北方,在北方接受教育,直到1428年25歲的時候才到佛羅倫斯。這時期他已經確定了作為人文主義者的名聲,並以其對拉丁語的掌握而著稱。在佛羅倫斯,他結識了布魯內萊斯基、多納泰羅、馬薩喬等人,受到他們的影響,那時的他還痴迷於藝術,甚至將自己關於繪畫的論著獻給他們。1430年之後,阿爾伯蒂為教皇服務。雖然有時進行藝術實踐,但是他的興趣更多的還是在理論和歷史方面。

從15世紀初開始,古羅馬建築師維特魯威的手稿開始受到學者的重視,阿爾伯蒂也不例外,他在1432年開始關注維特魯威。在此後的十餘年裡,他越來越深入地閱讀和理解維特魯威,並將其思想應用到實踐中,如佛羅倫斯的魯切萊宮、裡米尼的馬拉泰斯塔教堂。

維特魯威生活於公元前1世紀羅馬帝國初期,他的重要著作是獻給奧古斯都的《建築十書》。在書中,他提出了建築應當遵循實用、美觀、持久的原則,並認為應當向模仿自然,在他看來,比例最完美的當屬人體。這是後來促使達文西創作《維特魯威人》的靈感源泉。然而,維特魯威沒有趕上他之後的羅馬帝國的大規模建設活動,他在公元前25年去世,而奧古斯都統治到公元14年。在這將近40年的時間裡,羅馬城大興土木,從一個磚頭城市變成了一座大理石的城市。在此後的一兩百年裡,羅馬城還在不斷被建設和擴張,經過諸多皇帝的贊助,變成了輝煌的永恆之城。這些建築活動雖然有維特魯威的影子,但也逐漸脫離了維特魯威的思想,成為帝國和權力的表徵。維特魯威沒有親眼見證這些建設,而到阿爾伯蒂時,這些建築又大都已經淪為廢墟。通過閱讀維特魯威的著作,阿爾伯蒂領會了古典思想,從而在維特魯威千年之後,能夠按照古典原則重塑城市。

阿爾伯蒂寫作了與維特魯威著作同名的《建築十書》,以此向他的前輩致敬。這本著作從1443年一直寫到他去世,花了30年的時間。直到其去世的十餘年後,才在佛羅倫斯首次出版。但在這本書作為草稿時期,它的抄本就已經流傳,對當時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魯切萊宮

佛羅倫斯的這座宮殿始建於1446年,是阿爾伯蒂首次嘗試建造宏大的宮殿建築。

當時正值魯切萊家族與佛羅倫斯各家族爭鋒的時期。在此之前,美第奇家族也建造了獨幢宅邸。這是15世紀以後的大趨勢:大家族搬離了擁擠的市中心,不再跟同族聚居在一起。以前是家族與其眾多附庸聚居在城中心的某一處,形成了密不透風的街區,而且建有塔樓作為家族共同防禦的堡壘。但是到15世紀以後,以美第奇家族為首開了新風氣,搬到了人煙略微稀少的近郊地帶。1444年,柯西莫還在世時,美第奇家族就先後邀請布魯內萊斯基和米開羅佐為其設計宅邸。

布魯內萊斯基的設計比較豪華,宅邸前面有寬闊的廣場,以此襯託宮殿的壯觀。這個設計方案被柯西莫否定,他覺得這個設計太過於奢華而不利於家族的政治生涯,因此採用了米開羅佐的比較保守的設計方案。據說布魯內萊斯基生氣得當場將其設計的模型摔倒地上,而後來柯西莫卻也比較後悔。

但魯切萊宮就不一樣了,它位於佛羅倫斯的西邊,阿爾伯蒂按照古典模式設計這座宅邸,並且,還給它配置了一個涼廊作為對景,位於魯切萊宮前面的馬路(Vigna Nuova)對面,這樣一來,這條馬路就成了天然的廣場,這體現了阿爾伯蒂的智慧。

魯切萊宮對面的涼廊,與宮殿之間的道路構成了自然而然的廣場

當時的佛羅倫斯人認為,論藝術和建築的才能,布魯內萊斯基第一,米開羅佐第二,阿爾伯蒂第三。不管怎樣,這三個人都拋開了中世紀盛期哥特風格的影響,開創了一個新的時代——文藝復興時代。這個排名確實有一定道理,如果就建築來說,聖母百花大教堂的穹頂的確最有名,其次當屬米開羅佐設計的美第奇宮,而魯切萊宮的名聲要小一些。但是,就對其他地方的影響而言,阿爾伯蒂還是非常重要的。他在布魯內萊斯基的基礎上將建築設計進一步地朝前推進,開創了一個新的潮流。

大概同時期,受到裡米尼的馬拉泰斯塔家族的邀請,阿爾伯蒂在裡米尼為領主西吉斯蒙德建造聖弗朗西斯科教堂。教堂的立面使用了古羅馬凱旋門的樣式,容易讓人聯想到君士坦丁凱旋門的三拱門,也與裡米尼保留下來的奧古斯都凱旋門遺址相呼應。但是這座教堂沒有完成,只是個半成品,根據最初的設計,還應該有一座巨大的穹頂,阿爾伯蒂想要仿照羅馬萬神殿的樣式建造這座穹頂,就如同布魯內萊斯基在佛羅倫斯大教堂建造的穹頂。但是,這些隨著阿爾伯蒂的離去而永遠不能實現了,甚至連立面上層的三角門楣都沒有完成,教堂建築的雛形一直保留到今天。

裡米尼聖弗朗切斯科教堂

中世紀的消退

只有到曼圖瓦,才能感受到阿爾伯蒂的偉大,他也為這座城市傾注了心血。

從火車站出來,向東走到南北主幹道上,然後沿著這條不算寬敞的道路向北走,就是朝向城市中心的方向了。在快要走到城市廣場的時候,一座與周邊環境完全不同的聖殿出現了,以其亮色與周圍中世紀風格的暗黃色形成了鮮明對比。這就是阿爾伯蒂為曼圖瓦侯爵路德維科設計的聖安德裡亞教堂。教堂坐北朝南,正對著城市主幹道,仿佛城市的「客廳」,迎接南邊而來的客人。由於其處在南北主幹道的軸線上,很像城市的門戶。正是這個原因,曼圖瓦被譽為「像一座宮殿」的城市。

為了迅速提升城市的聲望,作為領主的貢扎加家族幾乎動員了所有的人力物力,將全部資源投入到這場城市改造中去。原來坐落于波河支流明喬河邊的城堡被大大擴展,在其南邊建成了佔地遼闊的新堡,使其成為貢扎加家族的宮廷,這座城市頓時在規模上躍進歐洲城市前列。

1459年年底,教皇及其隨從住進了新建起來的新堡的豪華房間裡,貢扎加家族則住在侷促的舊城堡。雖然新堡中的房間還沒有完全完工,譬如皮薩內羅宮中的壁畫就還處在草稿階段,但絲毫不妨礙這裡成為接待貴賓的規格。阿爾伯蒂當時作為教皇的隨從,一起前來,住了好幾個月。

曼圖瓦的新宮殿

曼圖瓦新宮殿中供教皇居住的豪華房間

渴望建造出一流城市的路德維科侯爵自然不放過請教專家的機會。對於阿爾伯蒂,路德維科則請求他為曼圖瓦設計兩座教堂。

一座就是聖塞巴斯蒂安教堂,位於城市的南部邊緣區域,1463年動工。另一座是城堡廣場西面的聖安德裡亞教堂,這裡是貢扎加家族保管聖血的地方,在路德維科的強烈要求下,由阿爾伯蒂進行了重新設計。1470年,阿爾伯蒂拿出了設計圖紙。這座教堂堪稱古典建築的再生。阿爾伯蒂借鑑了古羅馬廣場上的馬克森提烏斯巴西利卡,將古羅馬特色的拱券設計運用到教堂內部,在教堂的大門處則大膽地採用了古希臘科林斯柱式加三角門楣和羅馬凱旋門的組合樣式作為立面,在立面頂部,退後一點也建造了一個拱券,使這座建築在當時以其新意和古典風格的再現折服了人們。直到今天,當走過狹窄的道路,眼前突然因這聳立的建築一亮時,依然會讓人感受到數百年前帶給世人的那種震撼。只不過,今天的震撼源於我們都習慣了工業化的現代建築,而那時候的震撼則由於統治了三百多年的哥德式建築。當古典樣式重現於人們的視野當中時,新時代的曙光自然也從這些建築的背後投射出來。

在生命的最後十年裡,阿爾伯蒂在曼圖瓦建造了這兩座教堂,傾其畢生所學,投入到這兩座聖殿的設計中,使其成為文藝復興時期建築的傑作。

聖塞巴斯蒂安教堂位於城市南部的新區,阿爾伯蒂將其設計出來,也動了工,但始終沒有完成。此後也無人敢承接這項工程,因此就成了延續至今的「爛尾」工程,主體部分已經架構起來的教堂靜靜屹立在道路旁邊,灰色的立面還處於剛建成的狀態。如果不留意的話,可能就錯過了這幢建築,直奔更南邊的建於17世紀的泰宮而去了。

為了尋找這座「毛坯」教堂,我頂著烈日從貢扎加家族宮殿向南行走了很遠,筆直的道路使行人無法躲避直射的陽光。只有在這時候,才能意識到中世紀和文藝復興時代的差異,中世紀曲折蜿蜒的道路,有可能也是當時人們的智慧結晶,至少可以躲避南歐的強烈陽光和雨水,而文藝復興時期,為了凸顯君主王侯的權力,在空間上進行了革命,道路被拉直,建築被封閉,一切都體現了理性、秩序和輝煌,再也難以體會到人性的細膩,建築為權力的謳歌,大致就是從中世紀的消退開始的。

曼圖瓦的聖塞巴斯蒂安教堂

聖塞巴斯蒂安教堂採用了希臘十字形式,這應當是受到拜佔庭帝國的影響。教堂的立面則是古典時代神殿的樣式,阿爾伯蒂為其設計了幾個拱門。對於阿爾伯蒂在曼圖瓦建造的教堂,有人評價說看不出它究竟是個教堂,還是清真寺或猶太會堂。然而,這種國際風格在當時義大利以外的帝國相當流行。

1460年,奧斯曼蘇丹穆罕默德二世寫信給裡米尼的領主西吉斯蒙德,請求後者派其宮廷藝術家帕斯蒂(Matteo de 『Pasti)前往伊斯坦堡為蘇丹服務,那時穆罕默德正在建造宮殿託普卡比皇宮,這是一個由具有國際背景的建築師團隊從1460年代開始建造的,蘇丹期望在外觀、規模、成本、優雅程度上勝過以往所有宮殿建築。帕斯蒂的建築風格和經驗都令蘇丹特別感興趣,被認為是最合適的人選。然而,就在帕斯蒂前往奧斯曼帝國的路上,被威尼斯當局當作奸細逮捕了。為了建造託普卡比宮,蘇丹還向阿爾伯蒂的其他追隨者求助,如菲拉雷特、米開羅佐。後來菲拉雷特就前往了伊斯坦堡,並還從那裡前往莫斯科,參與了克裡姆林宮的改造設計。

由此可見,阿爾伯蒂的建築風格不僅是義大利的,還是世界的,他得到了東西方的推崇,這在東西方的交流中也是非常值得重視的。

文藝復興的城市理想

文藝復興時期最著名的城市設計當屬埃斯特家族統治下的費拉拉,在阿爾伯蒂去世20年後的1492年,費拉拉公爵埃爾科萊一世(1431-1505)開始了現代城市的改造,他將城區擴大了一倍以上,邀請建築師比亞喬·羅塞蒂在新城區中設計了寬闊筆直的道路、高大宏偉的建築,使其城市空間顯得極其寬敞,與舊城區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個新區甚至被以公爵的名字命名為埃爾科萊區。南北向和東西向的寬闊的林蔭大道在城中穿插,相交處通常建有宮殿。十年間,新區中有12座豪華的宅邸和十幾座教堂拔地而起,其中最有名的是鑽石宮,宮殿外牆是用切成鑽石形狀的大理石蓋成的。這座新區佔地甚廣,步行很久才能走到城牆處,與中世紀的空間集約的老城截然不同,體現了城市空間的大躍進。

通過這樣的城市改造和空間延展,費拉拉實際上體現了阿爾伯蒂的精神,即為這時期興起的君主提供一個展現權力的空間。在即將拉開序幕的16、17和18世紀裡,這種大規模、大尺度的城市空間將被推到更高的水平。

費拉拉的地圖,北邊淺綠色線條為15世紀末建設的新城區

費拉拉的老城區邊緣處的城堡,在城市擴建後成為城市的中心

費拉拉新城區的鑽石宮

費拉拉的新城區,道路寬敞,但直至今天仍然顯得寂靜空曠


本文來源:私家歷史 作者:朱明 責任編輯:安梁_NN2061

相關焦點

  • 歷史:布達城堡,隱藏的城牆,地下室和中世紀建築!
    布達城堡已被圍困並重建了幾個世紀:布達城堡不僅僅是一座城堡,而是一座巨大而龐大的宮殿,其建築來自幾個不同的時代。城堡建於中世紀,但原有的中世紀建築仍然很少。然而,有一些重要的哥德式建築的例子,包括城堡小教堂和一個特別精緻的肋骨拱頂的大廳。最早的中世紀房間是一組曾經用作監獄的桶形拱形房間。
  • 法國旅遊:昂布瓦斯皇家城堡,是法國第一座文藝復興式城堡
    法國旅遊:昂布瓦斯皇家城堡,是法國第一座文藝復興式城堡法國第一座文藝復興式城堡,昂布瓦斯皇家城堡在距離法蘭西王朝舊都圖爾市只有幾站地的地方,有這樣一座坐落在阿瑪斯( L' Amass)與羅亞爾河交匯處的小城一昂布瓦斯( Amboise)。
  • 發現童話風景和傳說中的中歐地標,見證了古羅馬建築!
    在維也納和薩爾茨堡,探索鍍金的宮殿和精心修剪的花園、自行車經過迷人的紅頂村莊與鬱鬱蔥蔥的葡萄園。在舊世界歐洲的織錦,見證了中世紀、文藝復興和古羅馬建築。第一天抵達布達佩斯,乘坐美麗的琥珀。入住寬敞的套房後,在飛機上享受一頓歡迎晚宴,在夜空下,城市的美景盡收眼底。第二天發現了匈牙利首都,兩個截然不同的側面。
  • 歐洲中世紀城堡真的如童話浪漫嗎?內部骯髒超乎你的想像
    我們一提到中世紀,腦海中就會閃現出幾個關鍵詞,比如城堡、王子、公主、國王、騎士、莊園等等。那些美輪美奐的城堡,掩映在山林之間的奇妙仙境,是燈火如晝的歌舞場,上演著一幕幕王子和公主的愛情童話。不過,這樣的城堡只存在於影視劇和迪士尼樂園中,真實居住在中世紀城堡中的貴族,可完全沒我們想像中那麼舒服。
  • 哈姆雷特城堡亦,是北歐保存最好的文藝復興時期的城堡之一
    哈姆雷特城堡亦即卡隆堡宮,座落在西蘭島北部赫爾辛約市的海邊,與瑞典的赫爾辛堡市隔海相望,是北歐保存最好的文藝復興時期的城堡之一,與1574年至1585年間建造據說由於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是按照克倫堡宮的地理位置和當時的歷史所寫的,所以克倫堡宮又名「哈姆雷特宮」。
  • 香波堡——法國文藝復興時期最雄偉的城堡!
    這裡會讓你遠離日常生活的繁瑣,徹底回歸自然,原生態盧瓦河谷地區的叢林裡隱藏著從未被馴服的獐鹿、野豬,巍然聳立著全法蘭西最恢弘的城堡——香波堡。從巴黎南部出發,不到兩小時的車程就能來到這裡,它是一把打開盧瓦河谷大門鑰匙。
  • 墜入亞得裡亞海的老時光,徜徉中世紀的古老文明
    讓所有人都無法抗拒沿著鵝卵石街道漫步,放佛穿越時光之旅在古樸的世界中感受歷史的每一個細節坐在貢多拉上穿越浪漫的威尼斯,領略文藝復興的文化威尼斯位於義大利的東北部眾所周知是一座浪漫的水上之城我們將從這裡開始
  • 用40頭肥豬攻下城堡?聊聊中世紀城堡攻防戰
    英國國王「御駕親徵」,圍攻一座小小的城堡,竟然連「肥豬流」的招數都用上了,難道中世紀的城堡這麼難打?下面,我們就簡單聊聊,攻破一座中世紀的城堡,是多麼的困難。在一些電視劇中,城堡孤零零矗立著,面前一大片開闊地,進攻方呼啦啦的一大群士兵扛著梯子就衝上來了……這是為了視覺衝擊力,真正攻打城堡的時候,沒這麼簡單。根據英國歷史學家查爾斯·威廉·歐曼所著《中世紀戰爭藝術史》的描述,在中世紀的歐洲,最常用的攻城武器其實是攻城錘和攻城錐。
  • 住在中世紀的歐洲城堡舒服嗎?
    舍農索城堡 Château de Chenonceau,法國當遊覽城堡的時候,除了讚嘆城堡宏偉的外觀和精美的建築內飾外,卻不免對著這些宏大的城堡有著疑問:雖然看起來精美奢華,但是不免有點空洞也有種不適感,更多的感覺是住在這裡的人到底是不是真心的感覺舒適。
  • 住在中世紀的歐洲城堡舒服嗎?
    舍農索城堡 Château de Chenonceau,法國當遊覽城堡的時候,除了讚嘆城堡宏偉的外觀和精美的建築內飾外,卻不免對著這些宏大的城堡有著疑問:雖然看起來精美奢華,但是不免有點空洞也有種不適感,更多的感覺是住在這裡的人到底是不是真心的感覺舒適
  • 託斯卡納,文藝復興之地
    在這裡,高雅藝術與溫暖的陽光和芬芳的葡萄酒交織在一起。歷史滲透在鵝卵石中,極小的景色變成了最大的樂趣。 大約六百年前,文化和政治力量的碰撞,託斯卡納激發了文藝復興永遠地改變了世界。這是一種新的思維方式,在這種思維方式中,藝術和教育受到高度重視,追求幸福是一個崇高的目標。雖然從那時起世界發生了很大變化,託斯卡納的價值觀依舊堅定不移。
  • 宮殿和城堡——你夢想中的城堡打開方式,這裡都有
    德國,是一個矛盾的國家,德意志民族嚴肅而古板,但是這裡卻有著全世界最多的城堡,到處充滿了浪漫主義情懷。新天鵝堡新天鵝堡是德國最有名的城堡,也是迪士尼睡美人城堡的靈感來源,更是許多公主範兒的女孩子們夢想的結婚殿堂。
  • CK小鎮,美麗的中世紀城堡!
    這裡是歐洲最美的地方,捷克的CK小鎮。 捷克的克魯姆洛夫(英文名為 Cesky Krumlov)是歐洲最漂亮的小鎮之一,是捷 克除首都布拉格外最有名的旅行地和必 覽之處,遊客們簡稱它為CK小鎮。「克魯 姆洛夫」字面上的意義是「河灣中的淺 灘」,這生動地描述了小鎮的環境。
  • 古羅馬建築
    古羅馬建築是古羅馬人沿習亞平寧半島上伊特魯裡亞人的建築技術,繼承古希臘建築成就,在建築形制、技術和藝術方面廣泛創新的一種建築風格。古羅馬建築在公元1世紀~3世紀為極盛時期,達到西方古代建築的高峰。  古羅馬建築的類型很多。
  • 尋找英格蘭的老城堡,體驗獨有的文化與浪漫,感受中世紀城堡魅力
    尋找英格蘭的老城堡,體驗獨有的文化與浪漫,感受中世紀城堡魅力這些年來人們舉辦婚姻的時候會更加傾向於西式婚禮,尤其是在古堡或者教堂裡,穿著潔白的婚紗,是生命中最優雅浪漫的事。不過想要尋覓最真實的古堡,那就一定不能夠錯過英倫的這幾座老城堡,既能夠讓你和愛人一起度過一場浪漫的蜜月,在這裡也能夠體驗到貴族人們獨有的歷史文化與浪漫。雖然包下一座城堡去辦一場婚禮是一件難事,但是去這裡旅遊,看看那些古老的建築,並不是很難。
  • 法國「香波堡」——文藝復興的曠世古堡
    法國「香波堡」——文藝復興的曠世古堡法國的宮殿建築成為全世界最矚目國家,生性浪漫的法國人和奢華無度的法國王室共同完成了這些名垂青史的建築藝術。羅浮宮的精妙絕倫,凡爾賽宮的悠悠歷史,楓丹白露宮的富麗堂皇,都是傳世的法國城堡建築,都是人類文明的遺產。坐落在羅亞爾河谷的一處王室行宮,以其精美的中世紀城堡建築風格被譽為「城堡之王」。到底是怎樣的美麗與傳奇,能讓挑剔的法國人都對它嘖嘖稱讚。今天就讓我們飛躍到法國尚博爾的羅亞爾河谷,欣賞這個文藝復興時期的宮殿藝術的佳作。
  • 城堡,歐洲標誌性建築,中世紀的產物,歐洲旅行不能錯過的風景
    葡萄牙的宮殿,自然飽含了葡萄牙經典元素,但它一定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十五世紀以來它融合了,摩爾人的圖騰、曼努埃爾哥德式塔樓,以及巴洛克風格的內部裝潢、阿拉伯風格小院,站在了歐洲浪漫主義派建築的頂端。薩爾茨堡要塞,這是一座中世紀城堡,歐洲最大城堡之一,在山城之上,藍天之下,與天空白雲一起演奏著一篇篇輝煌的樂章,它的出現與音樂不斷摩擦出火花,不僅是莫扎特的發祥成名之地,也與電影《音樂之聲》有不少羈絆。 城堡所在的薩爾茨堡在奧地利西北部,臨近德國邊境古羅馬人也曾經到此駐紮,兩種文化的影響讓城堡有別樣的美景。
  • 中世紀建築,裡昂老城,文藝復興代表街區之一
    漫步老城,許多中世紀、文藝復興式及古典式的房屋彼此相連,街道由鵝卵石鋪設,走在其中,仿佛回到了中世紀。街旁精品店、手工藝店、餐館、咖啡館林立,在逛街的同時別忘了抬頭看一眼街邊的建築,五顏六色的小房子十分明快,怪獸狀的排水口、刻在窗欞上奇形怪狀的石雕裝飾都賦予了老城區別樣的魅力。
  • 德國軍隊炸毀了那座在旅行手冊裡留下深刻印記的中世紀的皇家城堡
    導語:德國軍隊炸毀了那座在旅行手冊裡留下深刻印記的中世紀的皇家城堡1943年,旅遊圖書出版商卡爾旅遊指南( Karl Baedeker)發行了一本關于波蘭總督區( Generalgouvernement)的旅行手冊。波蘭總督區是指波蘭中部和南部地區,名義上仍未納入第三帝國。
  • 解鎖西班牙 | 千面醉美西班牙,城堡 宮殿 小鎮 古城
    1714年菲利佩五世建造了這座城堡,1869年城堡被摧毀。這裡是1888年萬國博覽會的舉辦地,公園門前的凱旋門是當年為博覽會興建的。公園裡噴泉、湖泊、建築相得益彰,加泰隆尼亞議會也坐落在這座公園裡。《午夜巴塞隆納》中Maria Elena教Christina攝影的噴泉就在這裡取景。